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锐画说京剧:李逵探母

(2022-11-11 22:00:57)
分类: 图文:大千梨园
周锐画说京剧:李逵探母

        这出戏演了《水浒传》里的一段故事。
        黑旋风李逵下了梁山去接母亲。他边走边念:“一路行来静悄悄,斜阳老树鸟归巢。几间茅屋破欲倒,李逵的家中好萧条。不敢高呼咱轻声叫:老娘,老娘!老娘不应好心焦。”
        这时李母拄着拐棍从里屋冲出来大骂:“李达,好奴才!狠心的奴才把娘抛!”原来,李逵的哥哥李达是个赌棍,家里的东西被他卖尽了当赌资,却常让母亲忍饥挨饿。
        李逵连忙说明:“妈,我不是李达,我是您孩儿铁牛回来啦。”
        李母一听大喜,可是刚刚抱住李逵又把他推开:“你是何人,前来骗我,我那铁牛孩儿哪来的胡须。”
        “啊呀娘啊,”李逵急呼,“孩儿离家十余年了,焉能不长胡须。老娘请看,孩儿的面目还未曾改变哪。”
        但李逵立刻发现,老娘的双目已经失明,没法看他的面目了。这怎么办?
        李逵急中生智:“妈,您别着急,您想想,我五岁的时候,上树摘枣,脑袋摔了个大窟窿。你摸摸,我这儿不是还有个大疤瘌吗。”
        李逵拿娘的手摸他脑后的疤。
        “妈,您再想想,我小时候净招您生气,气得您不吃饭,我就哄着您。我还给您唱,我唱:打花巴掌嗨,正月正,老太太要看莲花灯。烧着香儿捻纸捻儿——”
        听到这儿,老娘再不怀疑,李逵也跪倒了,母子抱头痛哭。
        这时看戏的我也忍不住流下泪来。
        从戏曲的行当来分,演李逵的是花脸,演李母的是老旦。京剧原有“生旦净末丑”五个行当,有句顺口溜叫“生旦净末丑,神仙老虎狗”。
        不过这种行当的分法是元朝时的,后来就把“末”并到生行了。生行再分老生、小生、武生、娃娃生、红生。红生一般只演一种戏,就是关公戏,关公的脸就是红的。
        旦行呢,主要分青衣、花旦、刀马旦、武旦、老旦、彩旦等。彩旦也可以演老年妇女(或者演大妈),但不能演李母,彩旦一般演的是活泼有趣的老年妇女,像媒婆什么的。
        净行就是花脸了,主要分铜锤花脸和架子花脸。李逵就是架子花脸,偏重做工。因为《二进宫》里的徐延昭捧着铜锤站在那儿一直唱,后来就把偏重唱的花脸叫作铜锤花脸。还有一种花脸会武打,像《打焦赞》里的焦赞老是被小丫头杨排风打倒在地,就叫作“摔打花脸”。《李逵探母》里的李逵虽然也腰插双斧,也曾打败李鬼,但那不算有功夫的武打,只能叫比划比划。
        丑行也分文丑和武丑,各自还有细分,咱们后面慢慢说。那么“神仙老虎狗”是什么意思?这指的是一些很少有唱念的龙套演员和武行。《武松打虎》里得有人演老虎,演员表上称为“虎形”。演狗的呢?对,就叫“狗形”。
        从李逵的扮相也可以说说京剧的一些特点。
        首先是脸谱,李逵的脸谱以黑色为主,黑色一般代表勇猛和鲁莽,所以张飞也属于这一类。黑色也代表刚直,包公也是黑脸。其他的红、绿、蓝、黄各色都有,咱们也慢慢说。我两岁时第一次看京剧就看到蓝脸,那是《盗御马》里的窦尔墩。对了,可以提一下白色,曹操和一些奸臣的脸谱就是白色的。那么,李逵的脑门上为什么有一块红?那红是代表正直,是好人。曹操早期行刺董卓时,在《捉放曹》那出戏里他的脑门上也有一块红,因为那时他被认为还是有一点正直的。
        再说髯口,就是胡子。李逵和张飞都是戴“黑扎”,就是黑胡子中间少了一绺。如果是满满的呢?就叫“黑满”。如果是三绺胡子,就叫“黑三”。关羽是美髯公,他的髯口就特别长。戴黑扎的人物还要戴“耳毛子”,你们看插图,李逵的耳边有一对朝天的毛发。小时候听广播里的滑稽(类似北方的相声),说演《水淹七军》时,扮周仓的演员在候场时把髯口摘下来抽烟,后来上场时忘了再戴上了。演关羽的演员一见周仓没胡子,便问:“你是何人?”演周仓的回答:“俺乃周仓——”边说边捋胡子,这才发现忘戴髯口。但他机智地补救:“俺乃周仓的儿子周保。”演关羽的就说:“小小年纪,懂得什么,快叫你的爸爸前来。”“得令!”演周仓的赶紧回后台戴好髯口,又出来了。
        还要说一说念白。京剧人物一般都念湖广音、中州韵的“韵白”,但有时也会出现“京白”,就是北京话,比较有生活气息,活泼一些。比如李逵一开始是念韵白的,“焉能不长胡须”,生活中我们很少会说“焉能”的。可是到了向老娘撒娇时,“净招您生气”,“大疤瘌”,这就都是京白了。京剧里偶尔也有别的方言,比如《十五贯》里的娄阿鼠和《西厢记》里的小和尚都说苏州话,《李七长亭》里的大盗李七说山西话,等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