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曲艺舞台上的京剧清唱|吴小如

(2023-07-31 21:48:09)
标签:

杂谈

分类: 图文:大千梨园
曲艺舞台上的京剧清唱|吴小如

        近承倪钟之先生惠赠大著《中国曲艺史》。在阅读过程中使我回想起一些往事。如曲艺舞台很长时期都保存着京剧清唱这一节目,便是现代曲艺演出史上今昔不同的一个显例。
        我是一九三四年春随家长自北京迁往津门的。同年秋,我又遄返北京读书,至一九三六年暑假再到天津,一住十五年。中间虽屡次到京暂住,后来更在北京上大学,但大本营一直在天津。因此,对天津曲艺舞台演出的升沉盛衰,也还不完全陌生。这里只就曲艺舞台上演出的京剧清唱节目谈谈个人的回忆。
        一九三四年,在天津的曲艺演出地点主要位于泰康商场楼上,后来便以曲艺团体的名称做为剧场的名称,所谓“小梨园”的便是。另外,中原公司楼上每逢暑期,也有曲艺专场演出,而规格则略逊于小梨园。……这几场节目几乎是雷打不动的“镇台”段子。至于王佩臣、马增芬等青年女演员,虽受观众欢迎,节目却不得不排在前面。而中原公司则每以花四宝的梅花大鼓列大轴,倒第二照例是小蘑菇(常宝堃)和乃父常连安的对口相声,再往前则有朱玺珍、马增芬等。阵容虽强,演员的年龄、资历却都比不上小梨园的老一辈艺人。但不论是哪一台曲艺演出,中间必插入一两段京剧清唱。这个节目的演员大都是妙龄女郎,所唱亦多为普通旦角戏。唯独小梨园有一场京剧清唱最为突出,演员名周菊娥,工老生。我三十年代见周演出时,她已徐娘半老,上台不涂脂粉,亦不讲求衣饰。所会唱段不多,我只听过《七擒孟获》和《扫松下书》的汉调,以及《捉放宿店》的二黄三眼等。然而周在曲艺界唱京戏却享有盛誉。
        一九二一年在百代公司,一九二九年在高亭公司,均为她上述几个唱段录过钻针和钢针唱片,且很有销路。三十年代末,曲艺舞台上已不见周的踪迹。自四十年代后,由于曲艺团体也靠演京戏或文明戏卖座,京剧清唱节目在曲艺舞台上才逐渐消失了。

        原载一九九一年十月二十九日《今晚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