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2】“林妹妹”的三段情——纪念王文娟老师逝世一周年(王悦阳)

(2022-08-07 22:07:26)
分类: 图文:粉墨人生
【转载2】“林妹妹”的三段情——纪念王文娟老师逝世一周年(王悦阳)
王文娟与徐玉兰耄耋之年登台演出《舞台姐妹情》

        2013年6月,越剧界迎来一件难得的大事——纪念越剧改革七十周年。为此,上海逸夫舞台上演了大型史诗越剧《舞台姐妹情》,在这场九代同堂,空前绝后的演出中,王文娟与老搭档徐玉兰再次亮相,为久违了的观众献上了一次全新的合作——在全剧快到尾声时,徐玉兰和王文娟随着移动的舞台慢慢靠近。92岁的“宝哥哥”徐玉兰蓝衣黑裤,风采依然,举手投足透着潇洒;88岁的“林妹妹”王文娟身着紫红色的旗袍黑色披肩,温婉端庄,神情中仍露出一点点娇羞。徐玉兰向越来越靠近的王文娟笑着挥手示意,王文娟也笑盈盈地远远伸出手牵住徐玉兰。观众们热情的掌声还未平息,王文娟那极具韵味的“王派”唱腔在剧场响起:“当年春花一点红,今日满园笑春风……”紧接着,徐玉兰也亮出身段开唱:“蓦然回首心潮涌,风云百年看苍穹……”中气十足,声声送听。二人虽已耄耋之年,唱腔韵味一如往昔,舞台上那份气度震慑全场,只四句唱词,却让台下如炸雷一般的掌声迭起。
        谢幕时,徐玉兰看到久违的场景有些激动地说道:“我们好久没上台了,很想念观众朋友们,你们想我们吗?”台下的情绪被一下引爆,观众们纷纷涌到台前,激动地大喊着“徐老师”、“王老师”,久久不肯散去。一些老人激动地抹起眼泪,因为她们知道,这场演出或许是这对舞台姐妹一生舞台演出的绝唱。
        此时此刻,所有的一切都那么熟悉,仿佛从舞台的这端穿越到舞台的那端:在满目繁华的上海滩,在枪林弹雨的潮鲜战场,在天按门阅兵时的“上海小姐”方阵……无论在哪里,只要剧场灯光闪烁、人头攒动,幕布被慢慢拉开,一生一旦,唱念做打,演尽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徐玉兰与王文娟这对舞台姐妹,并没有被岁月浸染的暮气沉沉,反而浑身散发着“温润如玉石”的气质风度,而她们对为之奋斗一生的越剧事业的热情却依然能让你感受到“荣暖如日光”。
        2017年4月19日深夜,徐玉兰不幸逝世,享年96岁。第一时间得知消息后,已是91岁高龄的王文娟难抑悲痛,第二天一清早,她便第一个来到徐玉兰家中,悼念越剧好姐妹,舞台好搭档的离世。当时,王文娟满面悲容,泪流不止,据身边的阿姨告知,得知这一噩耗后,她的情绪、血压一直很不稳定,为此,徐玉兰的家人、弟子再三劝说,希望王老师务必节哀,毕竟自己也是耄耋之年,何况心意已到,一周后的追悼会就千万不要勉为其难前来参加了。
        谁能想到,4月25日的追悼大会上,大家都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不出所料,“林妹妹”还是亲自赶来送别“宝哥哥”,见她最后一面来了。就在追悼会的前一夜,王文娟夜不能寐,心情久久无法平静,于是半夜起身,提起笔写下一幅永远也送不出去的字——“玉兰大姐,您走好。”回想往事,她感慨良多,哽咽着说道:“我们从1948年开始合作,玉兰大姐一生为越剧奋斗。我们一起迎接解放,一起在抗霉援潮战场慰问志愿君战士,一起努力争取立功。我们在战场共同度过8个月,不是一般地演一个戏,没有一个剧团像我们在战地演出了那么久。大家劝我今天不要来了。但是,这最后一程,我还要来送一送。”
        就是这与舞台姐妹的最后一别,回到家中,王文娟病了许久。面对前来慰问的亲友弟子,王文娟丝毫不谈自己的病痛,言语间都是对玉兰大姐的追忆与怀念:“每次去医院探望她,大姐总惦记着越剧,她嘱咐我,许多事她管不了了,让我多关心。有时候她病情不稳定,睡着了。我就在边上看看她,回想起我们曾经的岁月,点点滴滴,历历在目,如何能忘?”

【转载2】“林妹妹”的三段情——纪念王文娟老师逝世一周年(王悦阳)
1962年与电影演员孙道临结婚

        伉俪情:一首合写的交响曲

        王文娟与电影表演艺术家孙道临的艺术姻缘,堪称一段佳话。数十年来,这对艺术夫妻伉俪情深,琴瑟相谐,相濡以沫,谱就了一段长达半世纪的“舒伯特与林黛玉的交响曲”,感人至深。
        成婚那年,孙道临39岁,王文娟35岁。婚后,一对艺术伉俪相亲相爱,比翼齐飞。无论顺境逆境,王文娟与孙道临始终相濡以沫,携手并肩。白头欣逢艳阳天,尽管两人不复当年的意气风发。即使如此,两位视艺术为生命的大家,依旧争分夺秒地进行着艺术创作,迎来属于自己的艺术第二春。孙道临不仅是好演员,更是好导演,作为妻子,王文娟总能从丈夫那儿得到最坦率的批评和诚挚的关怀。王文娟的嗓子开过刀,喉音较重,发声方法总是拿捏不好。为此,孙道临就帮助她练习,让她学会用气,以气带情,以情带声。他还介绍了程砚秋和荀慧生以唱腔传神的特点,帮助王文娟掌握新的演唱方法。

【转载2】“林妹妹”的三段情——纪念王文娟老师逝世一周年(王悦阳)
孙道临与王文娟的婚姻被媒人黄宗江赞为“舒伯特与林黛玉合写的诗”

        不仅如此,每每孙道临的影片拍出来后,王文娟总是“首映式”上最忠实的观众,最坦率的批评家。到了晚年,孙道临除继续演戏外,还开始转向导演,并且自己选题材、写剧本、改剧本,忙得不亦乐乎。有时遇到一个题材迟疑不决,王文娟常常能当个好参谋。孙道临的眼光总是很独到,他想拍摄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想要拍三国题材的大型电影……常常有人劝他,何必呢,到了这个年纪还去冒这样的危险?对此,孙道临心中不是没有矛盾,没有烦恼。但作为妻子,王文娟总是鼓励他说,这样的题材是有意义的,我就渴望在银幕上看到这些精彩的历史人物,这样的险值得冒。妻子的信念,坚定了孙道临的信心。
        平时在生活上,夫妻俩更是节俭朴素,毫不讲究,只要简单随意就好。他们常吃一种杂菜饭,各种蔬菜、肉类、豆类一起煮,或者把腌白菜、豆芽、萝卜之类凉拌在一起,美其名曰“八宝菜”。除了演出或出席重要场合,两人平时穿着也十分简朴随便。记得王文娟在香岗给孙道临买过一件深绿色的茄克衫,他一直穿到磨破开线也舍不得扔,把衬里的布料剪出来,缝补好了继续穿。那些年,夫妻两人几乎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扑在了工作上,把光鲜和讲究都留在了舞台和银幕上。

【转载2】“林妹妹”的三段情——纪念王文娟老师逝世一周年(王悦阳)
上世纪80年代与孙道临

        到了晚年,孙道临与王文娟更加相互关心体贴。孙道临怕冷,而上海的冬天偏偏低温潮湿。为此,王文娟为丈夫买了暖气。每当孙道临远出归来,王文娟总是挤出时间亲自跑菜场,准备好可口的饭菜。王文娟的演出活动常在晚上,中午需要休息。孙道临在家总是蹑手蹑脚,唯恐吵醒了妻子……耄耋之年的孙道临后来由于面部三叉神经痛而卧床不起,尽管如此,昔日影幕上的“萧涧秋”,依旧把仅存的一点记忆力全献给爱妻王文娟。2005年盛夏,孙道临重病住进华东医院。年已八十的王文娟连日在家与医院之间来回奔波,发起高烧持续不退,也只能住院治疗,她在十楼,孙道临在九楼。本来想瞒着孙道临,但他两天没有见到妻子,就知道一定出事了……那时他身体十分虚弱,还是抱了一只西瓜颤颤巍巍地上楼,蹒跚着来到爱妻的病房,坚持要喂王文娟吃西瓜……2006年,孙道临最后一次接受采访,此时的他已剩下不多的人生记忆,尽管如此,当谈到爱妻王文娟时,他却说出了自己的肺腑之言:“我主要就是觉得她非常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非常认真,而且确实也是在困难里头走出来,在她那个周围里头也不容易。所以我对她说你有今天的成就,不是靠你自己,是靠了很多人帮助你才能走到今天这一步。这是真话……不一定因为我给她什么,我实际上没给她什么,她自己也做了很大的努力。”
        2007年12月28日,孙道临先生逝世。孙老走后,已是82岁高龄的王文娟难掩悲伤之情,只要一上香,甚至一走进丈夫的房间,就忍不住哭泣。在告别仪式上,孙道临身着黑西服、白衬衫,打着深红色的领结,安卧在鲜花丛中。他身上的礼服,是王文娟亲自挑选的,从袖扣到领结,从衬衫到袜子,一丝不苟。王文娟本人则身穿蓝绸缎的对襟小褂,她说,因为道临不喜欢看她穿黑衣服。在告别大厅正中,王文娟献给丈夫的,是用红玫瑰制成的心形花束,代表了她一辈子的爱与感恩,她永远不会忘记自己与孙道临长达45年的夫妻情深。

【转载2】“林妹妹”的三段情——纪念王文娟老师逝世一周年(王悦阳)
坐落于宋庆龄陵园的孙道临、王文娟墓

        2022年7月,在王文娟老师逝世一周年前夕,她与一生的挚爱孙道临先生最终团圆,从此,一对艺术伉俪,长眠于宋庆龄陵园之中,却将这首林黛玉与舒伯特合奏的动人乐曲,永远地留在了人间。
        (原载《新民周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