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因“无聊”而被禁的京剧《盗魂铃》

(2022-07-15 22:19:16)
分类: 图文:菊坛轶事
【转载】因“无聊”而被禁的京剧《盗魂铃》
1975年拍摄的内参片
《盗魂铃》,李宗义、李慧芳主演

音频链接:京剧《盗魂铃》李慧芳、黄世骧点击打开

        《盗魂铃》,又名为《八戒降妖》《二本金钱豹》。
        据前辈李洪春先生讲述,爱看戏的慈禧太后点名谭鑫培先生演唱,可是谭先生不会,于是扮妆时间请教王长林先生,王先生说了个梗概。因为猪八戒丑角应工,戏开始演后,未出场先来一句《大登殿》的导板,为了合辙押韵,后面还接其他戏的原板,一句不挨一句。太后没有见过,反而被逗乐。
        《侠公谈戏》称:“谭扮此自行勾脸,自台上视之极耐睹,其后乃婿王又宸演三本《金钱豹》亦效前法,盖是戏八戒重唱,不能按普道戴假嘴,当如斯”。
        后来名伶为了演出的效果,甚至加了翻五张桌子的绝活和四个猪八戒同台上场,唱遍生旦净末丑南腔北调。当然,更离谱的事情,都知道这个戏好卖座,甚至有一天台上同时出现21个孙悟空,21个猪八戒,21个妖怪,足以说明此剧红火度。
        当然也有不喜欢演出的,如马连良、谭富英等前辈都曾公开发言过不唱《盗魂铃》。梅兰芳先生更是评价为“闹剧”。
        在查阅相关史料时,小编还在陈定山所著《春申旧闻》中找到件有趣的事:
        一日,杨贴《猪八戒盗魂铃》,学唱各种生、旦、净、末、丑兼翻四只台,沪人空巷往观。谭本擅武功,不甘示弱,次日亦贴《猪八戒盗魂铃》,沪人亦空巷而往。及唱,无学南北腔调,观者已渐哗矣。及登四只台,以年老失功,竟无法翻腾,而缘着桌脚子爬下。有小报界人刘束轩者,少年气盛,在包厢中大呼倒好。时许少卿为新新舞台主,亦恃势气盛,自后掴束轩颈,而风波轩然起矣,次日小报界无不攻击谭鑫培,至于体无完肤,刘许亦相见公堂。谭大愤,不终约而北返,立誓不再至沪唱戏。
        康熙时曾有剧本集《昇平宝笺》,记录了西游相关戏曲,而《盗魂铃》故事来源虽然并不来自于《昇平宝笺》,背景却发生在《昇平宝笺》狮驼岭。而据学者考证,程砚秋先生藏有《窃铃》一书,与《盗魂铃》故事大有相同之处,但要比后者完整。如八戒为何盗铃,为何盗了假铃。人物也丰富到有孙悟空、猪八戒、土地公公、狐精与女妖。并且在故宫戏画中有有一部叫《性理精义戏画》的,记述了此戏其中一画面,为孙悟空猪八戒与两个妖怪争斗场景。
        此画完成时间肯定是要早于谭鑫培先生的,所以可以肯定在谭先生之前,这个戏已经存在了,而多方考证后确实是经谭鑫培先生临时创造后才成了一出玩笑戏。
        而在表演方面,程先生的本子上描述说此戏的特色是戏谑女妖,后半部开打亮点。唱的方面多为昆腔。
        到民国时期,《盗魂铃》的演法有所变化,以《戏考》第十五集里的《盗魂铃》为例首先演唱变为皮黄老生展示唱腔,此前的几种宫廷抄本里,无论是昆腔还是皮黄,皆有男女对唱的场面。但《戏考》本里,猪八戒由武丑变为老生反串,并演唱老生经典唱段猪八戒与女妖之间依然有常规的戏谑场景。
        结尾是火炽且激烈的大开打。这一开打场面,在宫廷抄本里只有简单叙述,但在《戏考》本里,则有较详细的描写。
        戏考对该戏的描述:是剧情节,无甚精彩。沪上各舞台,每逢排演,座为之满。推原其故,本应武丑串八戒,而易以鼎鼎大名之文武须生,其魔力之入人深,有不期然而然者矣。谭鑫培在中年时,最为拿手之剧。盖于角斗时须高台方桌四五只,由上反跌而下。艺员中之能力薄弱者,不敢轻于尝试。近来杨四立王又宸所演,亦颇可观,其唱做工夫,并皆佳妙。
        从描述中看到,杨四立先生的《盗魂铃》是翻五张桌子的,而谭鑫培先生首演时,已经是不能玩命的年纪了。所以改为爬下桌子去。
        再谈接下来的历史,在1957年,李万春先生演《盗魂铃》《盘丝洞》,将两出戏接上,丰富情节动作,使更加完整。
        后续便没有什么新奇的出现,即是后来拍的李宗义先生、李慧芳前辈《盗魂铃》电影。删节了许多开打与剧情,直接成为第二种《戏迷传》。
        如果说到被禁,在1941年已有些苗头,当时的官方下达命令:《盗魂铃》、《溪皇庄》等戏不可以加入杂耍。
        1948年,由于此剧演出没有任何意义,北平和平解放时,文化接管委员会就封禁此类。
        1949年,官方在《戏曲新报》陆续刊《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旧剧改革工作》《略谈改造旧剧服务政治》《谈平剧工作态度》《沈阳旧剧改造联谊会成立》《大家动手改造旧剧》等文章,最主要在同年又刊登文章《谈禁演的和可上演的旧剧剧目及说明》里直接提道《盗魂铃》,理由是封建。这才彻底让这个戏退出舞台。
        而再次上演已是1975年拍摄的内参片了。

        (转自公众号:薛麟郎的书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