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5】经典是怎样炼成的—纪念87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播出30周年(周汝洪)

(2022-05-26 08:55:05)
分类: 图文:菊坛轶事
【转载5】经典是怎样炼成的—纪念87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播出30周年(周汝洪)
史延芹和她设计的87版红楼服装手稿

        七、服装

        87版《红楼梦》的服装设计师是自告奋勇来的史延芹。剧组成立时本已聘请了服装设计师。当时在山东省话剧团搞服装的史延芹听说央视要拍《红楼梦》,从济南来到北京,千方百计打听到王扶林家的地址,把自己设计的服装拿给王扶林看,要求做《红楼梦》的服装设计。剧组领导嫌其资历不够,但王扶林还是让她留下来,让她先打杂。史延芹说只要能留下来为《红楼梦》剧组服务,做什么都行。后来原定的服装师离开了,才由史延芹正式担任。
        87版电视剧的服装指导是大作家沈从文和民俗大师邓云乡。大作家沈从文40年代末起就受到错误批判,不能写小说了,就改为研究文物,重点研究古代服饰,成为古代服饰权威。1981年,沈从文出版了历时15年编写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专著。
        在沈从文和邓云乡指导之下,87版《红楼梦》最终确定以宋明两朝做为人物造型与设计的基础,同时还大胆加入了清代服饰的细节特征。
        史延芹按此原则,一头扎进《红楼梦》服装设计工作。为了使自己的设计最大限度的符合上述要求,和历史真实,生活真实。她严格考证,对自己设计的各个朝代的服饰,无论是在服饰质地上,款式、图案色彩上都做到各有出处。为了找出各个历史时期民族服饰的不同特色,她跑遍了9省18个市县的图书馆、博物馆、文物和考古等部门,不但查阅了大量的文史资料,而且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实物资料。有一次,她为了弄清明代官袍的样式,到江苏省博物院地下室仓库去看出土实物,那里阴森幽暗,异味扑鼻,但当她看到那些服装实物时,高兴地叫了起来,一旁的工作人员不断说“脏、脏”,而她一边掏出皮尺一点一点地测量,一边连连喊“棒”。在设计和复制历代服饰的过程中,她不仅自己设计画图稿,而且往往自己去选料采购,而且动手参与裁剪和缝制,对染、绘、印、绣、裁、缝等各道生产工序都十分精通。
        史延芹为87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共设计了2700多套多姿多彩的服饰。其中林黛玉的服饰46套,实穿44套;王熙凤的服饰41套,实穿39套;薛宝钗的服饰31套;史湘云的服饰16套,实穿15套;贾元春的服饰4套,实穿2套;贾迎春的服饰19套,实穿16套;贾探春的服饰25套,实穿23套;贾惜春的服饰14套;李纨的服饰16套;秦可卿的服饰5套;妙玉的服饰3套,实穿2套;巧姐的服饰6套。金陵十二钗的服饰总计226套,实穿213套。不论是服装还是配饰,都基本还原了原著描述,很好的契合了人物的身份气质与精神。
        87版本的服装,仔细看实际效果,上到皇宫妃子,下到贩夫走卒,甚至厨娘杂役,他们的服饰不但合乎身份,而且看起来就是量体裁衣,对比其他古装影视剧,看起来就是一团布包裹在身上的感觉。效果天差地别!
        87版本《红楼梦》的服饰可以说是一部宋明清服饰教科书。
        然而,也由于三年时间太专心于工作,与丈夫感情破裂离婚。
        史延芹为87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设计的2700多套服饰,曾使亿万观众大饱眼福,也受到了老一辈服饰专家和历史、民俗学专家的好评,被称之为中国电视剧从通俗艺术走向精品艺术转折点的标志。
        87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服装后来曾到香G展出,可惜回途中不慎失火大部烧掉,仅剩的几套服饰后来放在北京大观园永久展览,供人观赏。
        《红楼梦》服装设计成功后,史延芹名声鹊起,之后《孔子》、《水浒》、《范仲淹》、《李清照》、《汤显祖》、《聊斋》等历史电视连续剧均聘请她为服饰设计师。多次荣获国家级服饰设计大奖。1991年,她作为高级服装设计师从山东省话剧团调到北京中国服饰研究设计中心,负责筹建“中国眼饰艺术博物馆”。

        八、化妆

        87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化妆设计师一开始聘的是著名化妆设计师王希钟,因王在已开拍的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分不开身,红楼梦剧组便缺了化妆设计师。远在兰州的杨树云从别人处听到消息,便立即带上自己的一些著作和舞剧《丝路花雨》中化妆作品赶到北京红楼梦剧组所在地,毛遂自荐要求担任红楼梦化妆设计师。经过试装,为剧组肯定,于1984年7月28日,杨树云被剧组正式聘任。
        导演王扶林对杨说:你设计的舞剧《丝路花雨》造型很成功,贴切地体现了唐风唐韵,但不能用于《红楼梦》。电视剧《红楼梦》要再现明清时代妇女的真实生活,要一些创新的艺术真实,还要考虑到今天观众能否接受。要闯出电视剧《红楼梦》特殊风格的妆。
        杨树云,满族,北京人,中国著名化装艺术家,在业界以塑造古代造型著称,有“天下第一梳”之美誉。87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之前,任1979年舞剧“丝路花雨”的化妆设计师。对中国古代化装造型有深入研究。
        电视剧《红楼梦》众多人物的造型设计是杨树云花费了巨大心血的作品。曹雪芹对大观园人物大多有具体的艺术性的描述,但如何把这些艺术性描述展现出来,杨树云进行了许多大胆的探索和创造。

【转载5】经典是怎样炼成的—纪念87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播出30周年(周汝洪)
1987年央视中秋《红楼梦》晚会上,陈晓旭的烟熏妆

        例如,曹雪芹描述林黛玉的两行“似蹙非蹙罥烟眉”是林黛玉的主要特征之一,这个“罥烟眉”到底是什么样的眉?为了眉形,杨树云查阅大量古籍资料,从《红楼梦图咏》、《晓雨即事》、《西京杂记》、到《杨太真外传》到《后汉书》、《庄子·天运》等等。杨树云从中理解到:罥,即挂。罥烟眉,指眉毛像中国山水画中挂在山腰上的青烟。于是他大胆设计出细如一根线的一字眉。从而很好表现了林黛玉那种似蹙非蹙的气质。这种一字眉,杨树云广泛用在所有大观园女孩子们身上,取得了古典美女造型的很好效果。

【转载5】经典是怎样炼成的—纪念87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播出30周年(周汝洪)
王熙凤(左)、平儿(中)、秋桐(右)的不同眉形和发饰

        对不同人物,眉形处理也根据人物性格有变化。例如王熙凤的造型是参考了《雍正十二妃》中第七妃的造型,这一点当时还是沈从文建议他的。他经过多次试妆,确定王熙凤一定要画那种上扬的挑眉。并且化妆时,还将演员的鬓角两边头发编成小辫,往后拉吊于头顶以显原著中“柳叶吊梢眉”之效。这种眉形出来,王熙凤的强大气场就有了。
        在其他人,如薛宝钗的冷静温婉,晴雯的活泼、袭人的温良、紫鹃的义气,都在杨树云的化妆下都得到很好表现。
        同一人物在不同环境、情绪下的化妆,杨树云都做了细致的处理,使人物形象与环境、情节、情分有了高度协和。
        杨树云的化妆技术真可说是炉火纯青,有点石成金的功效。在欧阳奋强正式试镜的那天,杨树云将一个生活中几乎完全没有贾宝玉影子的欧阳硬是化妆成风度翩翩的富贵多情公子,可见其功力之深。也就是那天杨树云的表演征服了剧组,拍板正式聘请他为《红楼梦》剧组化妆设计师。
        杨树云的化妆也决定了另一位演员的命运。当时贾母的演员尚未确定,初步选出的演员试镜都不大满意,这成了王导的心病。杨树云来后,王导对杨说:“(老演员)李婷的戏很好,用你的化妆手段使她外形接近贾母,我就用她”。李婷当时已61岁,在剧组原分配角色是水月庵姑子静虚。她也是演员培训班的表演教师。当时李婷刚从鼓浪屿拍完《玉石麒麟》外景地回来,皮肤又黑又粗糙,确实与《红楼梦》中的养尊处优而又极具威严的贾母形象相差较远。杨树云施展功夫,将李婷皮肤化妆成具高贵感觉的细白,将下垂的眼角拉起成古典却月眉,加高鼻梁,精心梳理满头银发,终于,一位福寿双全、安福尊荣的红楼梦老祖宗出现了,当即惊动全场,王导也满意地放下了心。李婷也从静虚变成贾府最高掌权者——贾母。加上李婷本人的出色演出,使得87版《红楼梦》的贾母成了经典的贾母形象。

【转载5】经典是怎样炼成的—纪念87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播出30周年(周汝洪)
杨树云为李婷化妆(左)及化妆完成的贾母(右)

        杨树云的梳头技术也是一绝,有“天下第一梳”之美誉。大观园众姐妹的头型变化极多,都美到极致。王熙凤的超高头髻,对拔高王熙凤威严形象起到良好作用。
        杨树云自己说:“黛玉的发型,吸收了古代“百合分髾髻”的式样,又揉进了“反绾髻”的梳法,犹如一朵盛开的百合花。除此而外还采用了“齐眉穗”、“小垂髫”、“步摇鬓”、“两博鬓”来衬托脸型,表现年龄。黛玉所梳“百合分髾髻”和“步摇鬓”的发型在黛玉进府一集里就可以看到。”
        对杨树云的化妆,开始有些年轻女演员们不是都理解。特别是那时港台影视开始在内地普及,女孩子们多喜欢那种港台烟熏妆。少数演员甚至悄悄将杨树云化的妆私自改为港台妆。王导发现后予以坚决制止。林妹妹陈晓旭私下对杨树云说,她也喜欢那种烟熏妆,杨树云拗不过她,答应在非演出场合给她画一次。于是在1987年央视中秋《红楼梦》晚会上,杨树云给陈晓旭画了烟熏妆。当时应邀来参加演出的香G演员利智看到陈晓旭的烟熏妆,非常羡慕,也来央请杨树云给她画了同样的妆。由图可见,这种妆确实是漂亮,但就不是《红楼梦》大观园的人物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