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20】姥姥语录|倪萍著

(2022-05-27 08:12:57)
分类: 图文:现代诗文
【转载20】姥姥语录|倪萍著

        母亲的日子

        八十岁的老太太,中指戴着钻戒,手里补着袜子,已经是第三块补丁了,还要往上缝。给一米八六的外孙买一套睡衣花十五块。一条三十五块钱的毛裤说是纯羊绒的,愣要给家里每人买一条。四个人吃饭,坐五站公交车上小南街买菜——那儿便宜。
        这个老太太就是我妈。
        一摞一摞的大钱放在她抽屉里,可她就这么省着小钱。当了一辈子会计,最多的时候都掌管过几千万的资金,怎么这么把钱当回事?这是她心疼我的方式。
        “挣个钱多不容易!”
        我已经很夸张地告诉她,我挣钱不用出大力、不会汗流浃背,天下哪有比这还便宜的事?我妈不信,也不肯信。爱超越了一切。
        看着母亲把一团火红的日子过得“破破烂烂”,我心里的那个起急无法用语言表达。你看嘛,十五块钱的睡衣我儿子一宿就睡开了,裤腿撕成了一个片儿。顺子穿上“羊绒裤”,噌噌生电。我说快脱了吧,待会儿再自焚了。
        只有我妈,一冬天都穿着“三十五”,三十五块钱要是能买条纯羊绒裤,那得倒闭多少羊绒厂啊!我看着心疼,却也来气。真的羊绒裤在柜子里躺着,八十岁了,什么时候穿?花十五块比她花一百五心里舒服,穿三十五块比她穿三千五舒服——心里舒服。这么一捋,我也就不纠结了。每个人心里舒服的那根筋都不在一条线上,何必用常规去拧巴呢?
        我在房间的地板上给我妈盘上了东北大炕,这是为了舒服。日子不就是舒服才符合人性吗?我妈由大炕说服了我。大炕的墙上挂着俄罗斯油画,我妈打太极拳的时候耳朵上挂着我儿子扔了的。
        不管是否情愿,每个人都被时代裹挟着往前走,自己绊自己,自己推自己。总是摸着自己的心活着,不也挺好吗?什么是孝顺?先顺吧!
        给我妈屋里搬上皮沙发,很快就被两只猫抓成翻毛皮沙发了。野菜刚一露头,她就开始到处挖,像野人一样,挖着野菜、摘着野菜、吃着野菜,找着事把自己的一天安排得满满当当。
        她多羡慕那些每天上班的人啊,退休近四十年了还不习惯闲下来,多么有事业心的一位老同志啊!每天饭桌上是我妈给我们说新闻的时间,即使知道了的事也让她从头说去,人老了得有人交流。我在银行里所有的账都是我妈打理,我也真佩服她,八十岁了,清清楚楚地把我的账全管了起来。经常有车把她送到家门口,偶尔也会带些礼品回来,全是银行的商标。八十岁的母亲还热火朝天地炒着股票,几个老太太开一大户室,我们从来不问她赚了还是赔了。密密麻麻的股市行情我妈全用放大镜来看,那份认真一辈子影响着我们,可她又发自内心地不愿意让我们也这么累。
        去年她和家里人去OU洲旅游,回来后说再也不去了。我们笑她是不是找不到十五块钱一套的睡衣,她说不是,是舍不得花我的钱。
        “我留那么多钱干吗?”
        “将来上个世界上最好的养老院!记住,孩子,孝顺这事啊,一代不如一代了。”
        这是母亲对当下的失望,也是母亲的清醒。难道以后就只有自己孝顺自己了?

        儿子的画

        儿子是上学比较让人省心的那类学生。我却是给儿子添麻烦的那类家长。
        三天两头地被偷拍,有事没事都能在网上被娱乐一番。儿子打篮球被撞流鼻血了,两块棉花塞在鼻孔,被拍成是流着两行鼻涕的傻子。
        去面包店咨询怎么做吞拿鱼三明治,从头到尾被网友直播。带孩子去理个发,儿童三十,我们得九十,说孩子高,给他理的是成人头。我说给我们再剪回三十块的吧,我们才十一岁,又在微博上被揶揄了一番。
        冬天下雪接孩子,家长们都拿着围脖手套,三十秒就能像捆行李一般把孩子打成一暖包,怕的是孩子受冻。我们想在风雪中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冷,想让孩子自己体会暖的反义词是什么,再次遭遇说三道四。
        带孩子坐地铁,在人将要被挤成照片的车厢里还被强行拍了,拍得不清楚,说得更不明白。如今我和儿子都习惯了。
        篮球比赛回来,儿子说:“快跑,对面有个拿照相机的叔叔!”
        几乎所有的安慰都是那句“谁让你是名人呢”,慢慢地,“谁让你是名人呢”也成了我和儿子相互宽慰的一句话。
        突然有一天,儿子说:“我将来不当名人。”我们都笑了。我笑他幼稚,谁让你当名人了?认真地问儿子为什么,儿子也认真地回答:“名人不能做坏事,不爽!”
        孩子看事有时比大人更透彻。想替孩子选一个好未来,这是当爹当妈的一个基本愿望。我盼望儿子画画。像拿着条小鱼引着猫往前走一样,我的画室永远对儿子开放着,他啥时进我都欢迎,怎么涂抹我都不嫌乱,画得多差我都说好,可他依然没多大兴趣。偶尔画两张,我们就大表扬特表彰,但一切都无济于事。
        鱼太多了,鱼腥味早就变质了。今日的猫可不是昨日的猫,各种口味的猫粮早就把猫的胃口搅乱了。除非你是游戏机,把一切可能都推向极致,一关一关的新游戏,把人性中能挑动的神经都给挑出来了,于是就欲罢不能了。
        这就是着迷?儿子曾好几次等大人都睡了再爬起来,坐在马桶上关着门打游戏,门缝里的贼光一闪一闪的。
        这就是爱好?要是画画这么着迷,那一定能成事。要是一个孩子半夜起来画画,也挺吓人的。

        青海奶奶

        姥姥活着的时候经常说:“你这个工作好啊,叫人家高看一眼。人哪,就得抬着往前走,越抬人越高,人就怕压着走,走着走着就掉地上了。”
        主持人这个职业真是把我抬高了,不断地规范着自己,修正着自我,向着人们期待的那个人的方向走着,有的时候走得自己都快不认识自己了。哪个是本性?哪个又是后来生成的?就这么来来回回快三十年了。
        想给自己画一幅真实的肖像,却怎么也画不出眼睛,拿起笔来画出的都是背影。背影拯救了我的画笔,也给了赏画者想象的空间。我现在画谁都是背影,什么时候能转身呢?没有眼睛算是人吗?
        一直想画一画青海奶奶,却怎么也画不了。是不是因为太不熟悉?确实陌生啊。
        第一次知道青海奶奶还是小倩跟我说的。青海台播了个节目,说有个老太太先前一个字都不认识,后来因为想看我写的《日子》才开始认字,那年,她七十二岁。翻着字典,一个字一个字地学,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三年时间,她把《日子》上所有的字都认下了。老人家读完了《日子》,读懂了倪萍。
        天下竟有这般传奇的故事,我半信半疑,却也收藏了这份珍贵。
        忽然有一天,《鲁豫有约》的编导那那找小倩要我写的《姥姥语录》,说他们联系了青海奶奶。八十高龄的奶奶表示,只要我愿意,她可以来北京,前提是不打扰我。
        就这么着,我和青海奶奶在节目中见面了。
        我们拥抱的时候,不知是奶奶抖还是我抖,我们一直在颤抖中说着话,许久没有分开。
        也不知为什么,那一刻我难受得不能自制。她既不是生养你的父母,也不是提携你的上司,可她却像父母、上司一样爱护着你、关注着你。这是什么?这是一份沉重的爱啊!我的职业让我享用了多少这样的本不该享用的爱啊!拿什么才能偿还这份今生今世也偿还不了的爱?
        青海奶奶是个太内向的老人了,她坐在那儿,很少说话,却一直用心看着我。当鲁豫把老人三年里看《日子》学认字的一大堆纸条、纸片摆在我面前的时候,我的那个心啊,真的跳出来了。
        我经历过太多的感动,承受过太多的被爱,但这次不一样,内心里所有的良善、美好都被青海奶奶撩起了。纸条大大小小,纸片长长短短,钢笔、铅笔、圆珠笔……三年了,《日子》这本书在这些纸条、纸片里被青海奶奶翻透了。
        奶奶说她当了一辈子裁缝,钉了一辈子扣子,养了三个闺女,日子过得平平静静,啥爱好没有,就是闲下来看看电视。因为在电视上认识了倪萍,就想知道这孩子的日子是怎么过的。不想麻烦女儿,于是就想自己认字,退了休在家就把这本书读下了。
        朴实的话是如此打动我,我却也张不开嘴说声谢谢,像是面对家里人一样。一个谢字,哪儿跟哪儿啊?天下有那么多本好书,为什么要读我啊?心疼奶奶的年岁,舍不得她那宝贵的日子为我浪费着,真的不值得啊,奶奶!那本小书算什么?倪萍的日子过得怎么样算什么?你为什么那么把她看重啊?
        因为知道自己四两重,才害怕千斤背在身上。欠观众的债太多了,如今又背上一份,活得沉重却也幸福。摸着良心说,在人与人之间冷漠、无端不信任的当下,有这样一份无所求、无私利的爱,你花多少钱买得到?
        我被人间少有的爱煎熬着,真不该请奶奶来北京啊,面对面地接受这份清泉一样的爱,情何以堪!
        靠着奶奶坐,像躺在早年间姥姥的炕上,永远温暖着。奶奶话不多,偶尔冲我说一句也是再平常不过的“别太累着了”“挺好的吧”。这么普通的话,我也赶紧像拾到宝贝一样收藏着。那话的语气像姥姥,那份认真像姥姥。原来天下善良的老人都是一样啊,平淡如水、如空气,却是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生命之源。这样的源越多,我的泉越清纯,于是笔下的画从来都是明亮的、欢喜的、充满希望的。
        奶奶的脸庞很好看,因为胃不好,很瘦。我和小倩商量了好几次请奶奶吃顿什么饭才合她的口味,三个女儿说吃什么都行,“我妈吃得很少,一块儿坐坐就好”。
        烤鸭吧,青海奶奶第一次来北京,八十有一了,全聚德,吃份纪念吧。
        这哪是吃饭啊,奶奶一开始就催我:“快吃吧,吃完了早点回去,孩子在家等着吧?你这么忙,别耽误你。”这哪是粉丝啊?粉丝是分分钟都想跟你待在一起的,奶奶不是。
        奶奶很少动筷子,我也吃不下,连一句合适的话都找不出,我不停地喝水。
        “谢谢你,还让小倩给我买了这个手链。”奶奶翻开秋衣的袖子。天哪,奶奶把这条小手链用针线缝在了袖口里面!这是我今生今世见过最珍惜手链的人了……我鼻子酸酸的,泪水直往心里流。
        奶奶的秋衣袖子晃得我睁不开眼,也不想睁。这样的画面在我人生经历里永远定格了,震撼哪!
        “岁数大了,丢了都不知道,就缝上了。”奶奶笑自己岁数大了,我哭了,近似泪如泉涌。
        这么细的一条链子,这么轻的一份小礼物,奶奶如此地看重它,我又背上了一笔“债务”。
        这辈子只敢做个好人了,奶奶这样纯真的人生态度不是时时刻刻在映照着你吗?四个九的纯金啊!
        许久许久我才说出:“奶奶,缝在这秋衣上,换洗的时候多不方便啊!”奶奶又笑了:“你忘了我是个裁缝?钉了一辈子扣子。”
        什么是金?什么是贵?哪样算值钱?哪样算不值钱?昨天我还说小倩抠门儿,不如买个镯子,一条手链,丁零当啷的。小倩说手链好看。呜,真是好看,看得我心碎。
        送走了青海奶奶,怎么也忘不掉那条缝在袖口上的手链。中秋节,望着同一个月亮,我捎去了北京的月饼,告诉青海奶奶,我们都记着她,盼着她长寿。最近又收到了奶奶寄来的青海高原才有的野生黑果枸杞,沉沉的一大包足有五六斤。小倩上网一查才知,这是好几千一斤的东西。天哪,这可怎么得了……
        如今物价涨得这么厉害,奶奶的退休金会涨吗?可在心里,涨得最快的还是感动。岁数大了,该麻木了吧,感动这根神经却在我心里日益旺兴,实在是滋养它的青海奶奶们太多了。
        于是画了这幅画,盼着青海奶奶长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