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周作人:京剧“没有存在的价值”(邓小秋)

(2022-03-16 09:01:11)
分类: 图文:菊坛轶事
【转载】周作人:京剧“没有存在的价值”(邓小秋)
周作人和他的孙子

        我国的京剧艺术,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审美价值。它那独具个性的写意性、虚拟性与程序化的表现形式,一直受到世界各国戏剧专家的欣赏与赞美。
        但在清末民初一段时期,正当京剧迅猛发展、走向繁荣之际,却有一些留学归来的知识分子与专家学者,对京剧艺术的内容与形式,都相当不满,横加指责,坚决反对。他们推崇西方流行的写实的话剧形式,以及它们所表现现实生活的内容。认为西方的话剧是“新剧”,是进步、文明的。而中国的戏曲则是缺乏“真实性”,是“旧戏”,是愚昧、落后的。他们将京剧列为“旧戏”,批评它宣扬封建的道德观念与神鬼迷信,思想落后,诲淫诲盗,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应该废除、淘汰。尤其是鲁迅的弟弟周作人所发表的有关言论,更为极端与偏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918年,周作人在《新青年》杂志发表了《论中国旧戏之应废》一文,在文中,他公开表示,中国的旧戏(京剧),根本“没有存在的价值”。他所以作出这种粗暴的断言,有着两点理由。首先是形式上,他认为京剧的表演与技艺,不仅是落后的,甚至是“野蛮”的。“五光十色的脸,舞蹈般的动作,夸张的象征的科白”,这些写意的、虚拟的、象征性的表现形式,在他眼中, 彷佛都是原始时代的野蛮民族,在发泄情绪时手舞足蹈的低劣表现。他极端武断地将京剧与“野蛮戏剧”划上了等号,觉得其中的表演技艺,“在野蛮民族的戏中,无不全备”。他的见解是:如果在“野蛮时代”,野蛮的戏剧还有存在的理由。然而,时代进步了,现在还在看这种“野蛮”的戏,就好像在看小儿的游戏,这便是“违反自然的事,是病的现象———退化衰亡的预兆”。按照他的说法,唯一的结论,中国就只有废除戏曲,消灭京剧。而替代它的,便是应该提倡学习演出欧洲式的“新剧”——话剧。
        其次是在内容方面,周作人认为京剧的“有害思想”太多。在他的归结下,京剧所表现的是 “淫、杀、皇帝、妖魔”,四种内容,一无是处。第一种是“才子佳人”戏,表现 “男情女爱”,他归结为“淫戏”。第二种是激烈开打的武戏,他指责为“打打杀杀”。第三种是“帝王将相”戏,他的理解便是为封建制度“招魂”。第四种是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他则贬抑成宣扬迷信的 “妖魔”戏。总之在他眼里,京剧的表演技艺太差,没有一出好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