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最好的年华最好的乔玄|著名马派老生朱强专访

分类: 图文:粉墨人生 |
我作为观众,也算看过不少现场演出,买票时首先考虑的当然是有什么角儿,朱强是我会选择去看戏的一个"角儿"。他的参与,是戏好看的一个稳定的因素,无论是他的马派代表剧,还是司职非本派大戏的男一号,或者配戏,甚至插科打诨的反串。前者有他在梅兰芳大剧院演出《赵氏孤儿》;中者,看过他在《西施》演范蠡,《西安事变》扮演周恩来;后者,小年夜封箱戏长安看过他在《打侄上坟》里演陈大官,舞台上自在挥洒的多面手,每见一次都给人舒服惬意的感觉。春天里梅兰芳剧团进社区,李宏图先生演《罗成》,相当认真;朱强老师主持,非常幽默,我们坐在台下,看这些著名演员如此热切地普及京剧,心中只觉感动。
在正在众筹的2017年1月3日北展剧场“十年之约”京剧全明星《龙凤呈祥》演出中,朱强先生扮演乔玄,这是马派最好的角色之一,亦是朱强演得最多的人物,《龙凤呈祥》每每在节庆作为大戏上演,流水的其他角色,铁打的乔玄,这是我的印象。
朱强:过去刘备是《龙凤呈祥》的第一主角,因为他从开场到结束,一以贯之;乔玄只有半出戏,为什么也成了第一主角?因为戏的分量,人物身份,很重。马连良先生创作了《劝千岁》的唱段,在大佛殿夸将,就这样把人物的分量立起来,让这出戏成为流派代表作。他演出时又一身二角,前乔玄后鲁肃,这么做一为展现才能,二是为了市场,观众喜欢看他;虽然鲁肃戏份少一点,但也很讨巧。这是角儿留下的活,通过技术技巧,通过表演的方法把人物提升了,归功于马先生。
Q:《甘露寺》是马派名作,您作为马派传人,为我们说说这出戏的看点。
朱强:《龙凤呈祥》说的就是结婚娶媳妇,《甘露寺》是议亲的过程,是个喜剧,老百姓过年过节都喜欢喜剧。这个戏角儿多,每个人戏份不是很重,但都有展示的机会;如果演员的功力不到,跟一堂好角儿一起就会被淹没掉,对演员是个考验,所以一定是强强联合,要求每个人拿出自己最好的技艺表现人物,这么多好角儿拴在一块,当然好看。每到年节,北京的剧团肯定唱得最多的就是这出戏。
Q:您的乔玄也是演得最多的。
朱强:这得感谢祖师爷,创造了《甘露寺》,人物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我作为马派再传弟子,演这出戏体会最深,演得多了,每一场都有不同的感受。我合作过的演员从老一辈到小一辈再到同辈,不同的合作者激发出的感觉也不同,技艺就在这些历练中越来越娴熟。尤其是“劝千岁”,你说这里并没有嘎调之类,为什么却是个高难度的唱段?因为要把它唱圆满了,唱得有滋有味,唱出身份,味道,很难;老生演员对这段多少有些忌惮,气口之间衔接太紧,我们说“倒腾”,如果前一句气没储存好,后边就唱不下去。演员既要有气力,有好嗓子,还要演出这个人物的身份;尤其和孙权争执的那段,非常风趣,观众看了发出会心的笑,如果两人之间没有斗起来,就没意思了。我演得虽多,每演一次,还觉得有发挥想象的余地,也还会通过现场观众的反应刺激我表演。我想再演十年二十年还能有进步,活到老学到老。
Q:过去十年您觉得您有哪些变化?您个人对于未来十年有怎样的期许?
朱强:演戏更成熟一些,演得多了,熟练了就自如了。未来十年我想《龙凤呈祥》还会是我演得最多的戏。现在京剧的形势向好,因为我们国力增强,百姓的收入在增加,喜欢戏曲的孩子也在增多,我在外地演出常有年轻人追到后台,他们对戏的如痴如醉让人感动,我相信未来喜欢传统文化的人会越来越多,会有更多的年轻人走进剧场看戏。
Q:今天您回望自己从事京剧的44年光阴,有怎样的感怀?
朱强:我在学戏之前,也是个成绩非常好的学生,因为那个年代没有别的选择,就进了样板戏学习班,一路走过来很辛苦。这一行想出息个演员是很难的,个头、扮相、悟性、环境等等主客观要求太多,一个班里六十几个学生能出一两个就很好了。因为京剧是个实践的艺术,即使自身条件具备了,没有实践的环境也不行。我们这代演员之所以这么多年都在进步,因为有研究生班,“空中剧院”,有很多舞台的机会,人演着演着就出来了。年轻人没有捷径可走,要想成角儿一定要认真刻苦,付出精力,守得住寂寞。演员受那种寂寞、那种委屈的事,太多了,只有经过这些,才有可能成就一个好演员;当然也可能经受了这一切,也没能成角儿,但没经过这段一定不能成就。
朱强说自己从小学戏,演戏,表演不觉得紧张,有一份自信,他喜欢舞台,喜欢不同的角色。他这样禀赋的人,如果做别的行业也会是优秀的,而他在1970年代的少年迷惘中选择了京剧,从此,京剧就出来一个马派的好角儿,
我们的时代,才有了这样好的乔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