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青衣张慧芳—粉蝶儿觅归处(冯岚)

分类: 图文:粉墨人生 |
曾经有位令我敬慕的师长说:“美好的东西都令人不安,如读黑格尔,看歌德,听贝多芬。”我勉强读了几页的黑格尔与歌德,没觉得不安。但看台下素颜的张慧芳,却能叫我稍稍不安。她生得长挑身材,鹅蛋脸儿,俊眼修眉,文彩精华,见之忘俗。她静若处子似不食世俗烟火,眼底眉间的灵动婉转婀娜,赞叹哪里修来的玉颜色!
张慧芳来北京不到一年的时间,已逐渐跟上正迈向国际一线院团的北京京剧院的步调。她接连参与了院内几项大型品牌活动。
2011年11月和2012年3月,张慧芳分别在“唱响之旅”大型巡演活动上海站、台×站,与著名京剧老生杜镇杰合作《珠帘寨》;5月,她作为北京京剧院青年团演员参加到与长安大戏院合作的剧目《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与张慧芳同台演出的是著名京剧花脸演员孟广禄;6月,张慧芳配合“九大头牌”巡演到天津站,参与《龙凤呈祥》《四郎探母》等经典剧目的演出;8月,张慧芳将在“2012每周一星”系列演出中呈现代表剧目《谢瑶环》。
作为一个好的演员,入戏快是标准之一。张慧芳不仅入戏快,作为新近加盟北京京剧院的优秀青衣演员,她融入院团、进入角色的速度更是令人瞠目。
在一个良好的过渡之后,院领导班底为她和老生杜镇杰开创了崭新的演员、剧目运营模式——组建杜镇杰、张慧芳工作室,打造明星演员、明星剧目,逐步发展成为北京京剧院的明星品牌。
馥郁芬芳
京剧是角儿的艺术。那年一场《玉堂春》群英荟萃,囊聚了张慧芳、李宏图(著名京剧小生)、杜镇杰(著名京剧老生)、黄柏雪(著名京剧丑角)等。台上真可以说是百花齐放了,然而最美丽的花,还是张慧芳。
在她唱完起解、会审两折后,在台下观戏的王铁成啧啧称赞。王铁成是饰演周××的特型演员,他也是响当当的京城名票。张慧芳的爱人张晓波转述了王铁成这番话:“慧芳的扮相娴雅稳重,台风成熟,而她的声音又很年轻,悦耳动听。不像有的年轻演员,声音年轻,但扮相稚嫩;还有的演员,声音过于苍老,扮相成熟有余,不似二三十岁的妇人。所以说,慧芳可贵啊!”
张慧芳深得人心的不仅是外形、嗓音,她对人物的塑造更是精准细致。尤其她的《谢瑶环》,受到众多戏迷、票友的认可。他们认为张慧芳就是谢瑶环,而谢瑶环就是张慧芳。
“《谢瑶环》是我在电视大赛上的金奖剧目,全国直播让很多观众认识了我。”张慧芳对剧中人物的喜爱是她成功塑造舞台形象的重要基础。“谢瑶环既有女人的诗书才情,又有男人的政治智慧。她刚直不阿,正义凛然。尤其她女扮男装审案的故事,角色塑造反差很大。一面是女性的恬静沉稳,另一面是扮小生后的正气英姿,表演起来很有张力。”
一个人,想要优秀,必须接受挑战;想要尽快优秀,就必须寻找挑战。这出戏要求演员兼并青衣和小生的唱段,唱功、体力都需优于常人。不然别说气力不足唱不上高调门,就是不间断地换装赶场也会令体力严重透支。
张慧芳不仅钉满全场,而且诠释的角色还有她独到的韵味。丰富的人生经历令张慧芳能准确地把握人物特征,明显年轻于实际年龄的相貌更为舞台形象增色不少。她音域宽广,轻松驾驭男女反串,声音高亢激昂,整场下来前后无异。张慧芳在台下练功极为刻苦,穿着厚底走圆场,一走就是大半天。她说这是找准人物的过程。
虽然唱《谢瑶环》的京剧名家不胜枚举,但在2005年电视大赛之后,很多人开始学张慧芳的唱法、身段。“《谢瑶环》是杜近芳老师的代表作,她是梅派,唱得好,扮相也好。李维康老师的版本对唱腔做了改动,也非常好。我跟她学,就按照她的路数走。”
是块戏料
其实,最早看好张慧芳的不是别人,正是她的父亲。
“我从小体弱,老师都说我是猫音(有嗓没声)。但爸爸当时就说:‘你一定是条好嗓子。’”张慧芳现在也不明白,父亲怎能这么笃定。张慧芳的父亲是月琴琴师,喜欢唱旦角,但70年代已经不流行男旦了,于是父亲教女儿唱。五六岁的张慧芳,学着青衣旦角,哼起戏来。正是读书的年纪,她爱的却是戏。
1979年,11岁的张慧芳顺理成章地考上河北省艺校京剧科,工青衣。有些人学戏天资优渥,然而刚进戏校的张慧芳甚至是先天不足的。
“小时候家里条件困难。听妈妈说,我几个月大的时候,本来已经可以扒着小饭桌自己站起来了,突然有一天就不行了。每次想撑着站起来,腿一软就坐下。”虽然张慧芳对幼年的记忆很模糊,但正是那段经历导致她青春期体弱。几个月的张慧芳被确诊为营养不良。虽然不久后恢复过来,但她的肌肉能量一直比较差。
在校期间,张慧芳最缺乏信心的就是基功课。经常踢腿踢一半,心跳就飙到每分钟两百多下,被老师送去医务室治疗。但张慧芳比一般的学生用心。她不仅专业课、文化课的平均成绩都保持在奖学金分数线之上,而且学戏很有灵气,记词的速度惊人,是块戏料。什么叫戏料?那是一种或天生或训练得极其精致的舞台感知力与审美能力。
在老一辈京剧教育家金雪琴、齐兰秋、宋德珠、李燕等的培养下,没出几年,张慧芳的嗓子练开了,通透圆润、音域宽广,并且掌握了唱、念、做、打等综合性技艺。七年后从艺校毕业的张慧芳,出落得修长又苗条,艳丽又纯洁,眉宇间荡漾着一股英气。难怪人家说,她一看就不像南方的闺阁千金或小家碧玉,而是个绝代的北国胭脂,燕赵佳人。
换了人间
世事难料,没想到毕业分配到河北省京剧院,却换了人间。院团内论资排辈的气氛使得年轻人很难有独挑大梁的机会。张慧芳深知,作为演员,没有舞台上的锤炼,几乎就是断送了演艺生命。所以即便只是跑宫女、丫鬟,她也竭心尽力,偷偷学习着当家青衣们的本领。
这期间,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大专班招生,年轻的张慧芳很想继续学习。但院领导担心流失优秀的年轻演员,没给张慧芳开具报考介绍信,只答应她随大专班进修一年,实际就是旁听。
“一轮明月照窗下,陈宫心中乱如麻。”求学未能完满,在张慧芳心底留下了毕生的遗憾。所以在她由河北省京剧院调入湖北省京剧院后,她紧紧抓住了第三届研究生班的招考机会。
从2002年开始,属于张慧芳的舞台展开了。她充分利用三年的研究生班学习成果,先是举办了个人专场演唱会,又借用研究生班在中国戏曲学院的现成班底,配合她以一出《杜十娘》夺得京剧界的“奥斯卡”——梅花奖。研究生班结束两年后,张慧芳参加2005年“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电视大赛”,实至名归被授予金奖,她又一次给全国戏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09年,张慧芳继续精进自己在艺术上的深造,投入到京剧流派班,跟随著名京剧旦角李玉芙学习梅派京剧,现已结束两年课程。
今时今日的张慧芳,已有多出代表剧目深受国内外戏迷追捧,如《谢瑶环》《秦香莲》《望江亭》《玉堂春》《四郎探母》《白蛇传》《大探二》《红鬃烈马》等。她在《徐九经升官记》饰演的李倩娘、在《膏药章》中饰演的小寡妇别有新意;一出《秦香莲》,深得著名京剧旦角王婉华的真传。
张慧芳与北京的缘分着实不浅。
在她参与研究生班学习的时候,与同期的北京京剧院著名老生杜镇杰相处融洽,二人台上搭戏心意相通,几场下来已深得观众戏缘。演员与演员同台唱和,演员与琴师同台合作,能找到彼此契合的实属难能可贵。张慧芳性情温婉谦卑,杜镇杰为人直率严格;师兄悉心指点,师妹虚心求教。一来二去,二人成了默契搭档。于是,在张慧芳未到北京京剧院时,就已被借调多次,与杜镇杰搭戏演出。
日子长了,张慧芳逐渐感受到北京京剧行当的良好氛围和戏迷的热情,她希望自己在艺术道路上更进一步。
北京京剧院向来有着广纳良才的用人模式,双方一拍即合。张慧芳夙愿得偿。她这只粉蝶儿终于找到了好归处。
后一篇:【音频链接】尤继舜京胡伴奏62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