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3】关门擎天之栋梁-记京剧表演艺术家关栋天(谢柏梁)

(2019-03-15 09:00:22)
分类: 图文:粉墨人生
【转载3】关门擎天之栋梁-记京剧表演艺术家关栋天(谢柏梁)

    四、“金牌搭档”尚、关配

    除了自己的传统保留剧目和新创大戏之外,关栋天还是在与一代名角们的相互映衬与同台竞艺过程中,在京剧界打拼出响亮的名声来的。
    一般认为,当今京剧界老生与花脸行当最好的艺术搭档,就是尚长荣和关栋天这对“金牌搭档。只要有他们俩在,这戏就好看,这冲突较劲的精气神就会“铆上”,观众就会在审美过程深感过瘾。
    早在1994年,《曹操与杨修》将赴台湾演出。那时,言兴朋已去了美国,杨修扮演者已无人担纲。没有杨修在,曹操的戏就没法唱;但是只要尚老板演曹操,其他的人的戏就难唱。尚老板乃名门之后,家学渊源,在台上一站一唱便虎虎生风,威风百面,但凡差一点的人,怎敢与他唱对手戏?
    考量再三,尚长荣先生还是找到了关栋天,希望他能出演杨修一角。时过境迁之后,心怀更显博大、人格趋于成熟的关栋天,立刻放弃从前的成见与顾虑,哪怕放弃自己手头上的要紧生意,也欣然参演,因为他认为能与尚长荣老师演对手戏,能够扮演杨修这一奇才,此乃人生之机遇,艺术之盛会。
    尚长荣与关栋天都出生于梨园世家,尚长荣乃“四大名旦之一尚小云之子,五岁登台,是目前活跃于舞台的第一花脸名家。与尚长荣配戏,既是难得之机遇,又是巨大之挑战!
    尚长荣很有眼光,也知道自己适合演什么角色,“京剧三部曲”——《曹操与杨修》、《贞观盛事》、《廉吏于成龙》都是他亲手选定剧目,甚至一手操办全部演出事务,由此三度问鼎中国戏剧“梅花奖而终获大奖,三度手捧“白玉兰奖”而入主中国戏剧家协会。
    同样,在尚老板的这名相廉吏三部曲中,除了《曹》剧中的杨修曾经一度由言兴朋等人扮演过之外,其余对手戏皆由关栋天一人接演。摆在关栋天面前的不仅是一般艺术上的强者,还是父执辈里勇于创新的佼佼者。可他却下定决心,铆足劲道,一直在与尚长荣同台竞技,争奇斗艳,各显身手,相得益彰。
    在《曹操与杨修》中,丞相于处斩杨修之前,杨修机智地以死到临头,丞相你还害怕我高你一头的诘问,使得两人渐次登高,彼此具备了平等对话的平台。背靠着一轮皎洁的明月,二人从相对而坐到相向而坐,从互斗心机到杨修的一语道破天机,相映成趣,相反相成。丞相的三次要杀但又三次不杀,直到实在不想杀但又不得不杀,其实曹操的这一切心理行动都在杨修预料之中,而杨修却也总是不改其逞才使气的脾性。这就把一般意义上的事件冲突提升到性格与人格的冲突上去。“哼哼……”、“哼哼……”的相视而笑,笑中包含人生百昧,也饱含着冲突与和解、斗争与和谐,是那种生死两道理解深透的大彻大悟。两人在剧中是斗智斗谋斗胆识;在舞台上,就是斗演技、斗感觉,斗到极致,却可以相逢一笑泯恩仇,于是红花绿叶,蓝天白云,相映成趣,合璧成双,达到了彼此双赢的艺术境界。
    在《贞观盛事》中,关栋天与尚长荣的戏份变成了君臣关系,“议谏大夫”魏征以民为本,朴实刚正,进谏释放三千宫女,引得龙颜大怒;但最终李世民还是回嗔为喜,接纳进谏,营造出一派歌舞升平、下情上纳的祥和气氛。关栋天的华丽富贵之气,尚长荣的忧患谨慎之心,正好整体衬托出大唐盛世的万丈光焰,体现出帝国气派的理性支撑,展示出审美品格的动态平衡。
    在《廉吏于成龙》中,于成龙与康亲王斗酒的场面十分精彩。“玉液琼浆香味浓,百杯下肚”, “百杯下肚”,“我岿然不动”,“我也岿然不动”,“不动”,“不动!”两人在剧情中是斗酒量、斗海量;在舞台上,是斗气度,斗嗓子,争光彩,争风采,一高一矮,一胖一瘦,一黑一白, 一俊秀一老成,恰好达到了落差互补、相依相存,在鲜明对比中取得深度和谐的美学境界。
    关栋天说:“我不怕别人比我好,我就怕别人比我差,与好演员演戏,是学习的好机会。”尚长荣的表演很出色,正因为他在舞台上太有震撼力,太有光彩,一般人也不敢与他演对手戏,演好了,是双赢;演不好,就是失败,是陪衬。尚长荣一上场就有压倒一切之势,这给关天设置了难关,但关栋天不是只以绿叶来配红花,他们是双赢。尚长荣在舞台上具备震撼力,有稳重的气度, 而关栋天有俊逸之气,潇洒之态,这种潇洒不仅仅是外形之上的,更是一种从精气神中透出的自由、洒脱之感。尚长荣将传统技法运用得如鱼得水,信手拈来,同时也注意从话剧中吸收养分;关栋天不拘一格,跨出流派的约束,在自然之态中,尽显传统的底气,恰如行云流水一般收放自如。 这一老一少可谓平分秋色,珠联璧合,强强联手,相得益彰,真不愧“金牌搭档”之称号。
    早已年过花甲的尚长荣表示,今后很有可能不再排演新戏,这一“金牌搭档”将面临二缺一的断档局面。关栋天说:“我敬佩他。演戏要受到包括年龄在内的客观条件的约束。哪怕他不再演新戏,我们也演过了,享受过了,我很会知足常乐。当然如果有好的本子、强的演员,我也会继续上台”。
    天下自无不散的宴席,但是也还会有更多更好的宴席再重新开张:那么,谁将是关栋天新一轮实力相当的黄金搭档呢?关栋天目前还处于四顾茫茫的寻觅状态中。

    五、“南关北于”之比较

    京剧界的“南关北于之说,是指上海的关栋天与北京的于魁智,两人如今的魅力相较,真有些像老一代的“南麒北马之誉。
    关栋天是世家子弟,爷爷关紫云是评弹名家,父亲关正明是武汉京剧团著名老生演员,母亲李蔷华是著名程派演员。父亲就是关栋天的老师,同时也请众多名家在家教习。
    于魁智并非梨园世家,他不满十岁就被选入沈阳京剧班学戏,后来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戏曲学院,在校期间得到众多名家指点。
    要说最初走红的时间,还数关栋天早一些。1981年至1988年,是关栋天京剧事业的急速发展期,从上海红到北京,在全国也享有盛誉。1987年,关栋天与于魁智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奖赛上,并列第二,同获最佳演员奖”,关栋天是当时参赛演员中,唯一用原创新戏来参赛的演员。他唱的是《乾隆下江南·书房自责》一折中的反二黄唱段。而其他演员都唱的传统折子戏。
    但不久之后,关栋天走了,言兴朋也走了。老生于魁智在京剧界近乎于“一枝独地红了起来,这其中有天分和机遇,也有更多的勤奋与汗水。
    关栋天主要演新编戏,于魁智主要演传统戏。 关栋天的代表作《乾隆下江南》、《潘月樵传奇》、《贞观盛事》、《廉吏于成龙》,每部都是原创戏,并都获得了殊荣。《潘月樵传奇》获1988年全国京剧新剧目汇演“优秀京剧新剧目奖”。他凭《贞观盛事》中的李世民一角获“上海戏剧白玉兰主角奖、第六届中国艺术节“优秀表演奖”、第三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优秀表演奖”和第七届中国戏剧节“优秀表演奖”。《廉吏于成龙》获第四届中国京剧艺术节金奖,他凭康亲王一角获得“优秀表演奖”。关栋天认为,自己唱传统戏至多得到一句“挺像”之类的称赞,终究不是自己的作品。他继承着麒麟童及海派京剧勇于创新的精神,主要以新编剧目为重,传统戏除非是尚长荣要唱,他才肯陪唱。1999年他与尚长荣合演《贞观盛事》,还合演了《将相和》、《满江红》、《赠绨袍》、《青梅煮酒论英雄》等一些传统戏。特别值得称道的是《赠绨袍》,这是一出绝迹舞台将近半个世纪的传统骨子老戏,乃当年前辈大师高庆奎和郝寿臣的拿手之作,如今两人合演,可谓一时之盛。
    于魁智获得的奖项和荣誉更多,包括第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全国中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奖赛青年老生第一名;梅兰芳金奖大赛生角组榜首;国家一级演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全国十六大#人#大代表等等,但这些奖项主要靠出演《打金砖》、《满江红》、《响马转》、《野猪林》等传统戏获得。
    按理说,于魁智的新编戏也不少。他在最近十多年中陆续排演了《弹剑记》、《兵圣孙武》、《大唐贵妃》、《梅兰芳》和《袁崇焕》等新编戏,但他塑造的形象性格比较单一,不复杂,基本上还是走传统的路子。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新编剧目都还不大成熟。
    从师承上和嗓音看,关栋天的嗓音高亢华丽,以中高音区域为主。他主要学习余派,由他父亲亲授。关栋天从“乾隆”、“潘月樵”到“李世民”、“康亲王”,可以看出长足的进步。从唱腔上来说,“乾隆”的嗓音仍有点生,不圆润,有亮度,但厚度不够;“杨修”的嗓音厚度加重,传统味也浓了一些;“康亲王”的嗓音有立体之感,宽,亮,圆,有着金属音色,底气十足。
    于魁智师从著名杨派传人叶蓬等人,学的是地道的杨派唱腔,加上天赋佳嗓,勤奋刻苦,走的是正宗传统的路子。他还学了李少春的几出戏,如《打金砖》、《野猪林》、《响马传》。文武皆学,都很出色。杨派的声腔特点是雄浑苍劲,气势磅礴,唱腔以中低音区为主,所演多为带有悲剧性的人物,例如《李陵碑》的杨继业,《伍子胥》的伍子胥,《洪羊洞》的杨延昭,《乌盆记》的刘世昌等等。于魁智的嗓音清亮纯正,高音区亦有穿透力,尽管与杨派不尽相应,但他唱的传统戏在当前京剧界的确首屈一指,不愧为头牌老生。
    从表演风格上看,关栋天喜欢创新出新。他虽然多数演皇帝、王爷这类身份的人物,但人物的性格侧面一般较为复杂。乾隆假扮大夫下江南,体恤民情,为民伸冤;李世民在魏征与国舅之间周旋,既重用魏征,励精图治,也被魏征的屡次进谏弄得心烦意乱;康亲王虽心地善良,但也爱面子。此外,还有革命党人潘月樵的形象,他不畏强暴,机智勇敢;而“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杨修, 他对曹操的感情更为复杂,既有知遇之恩,也有杀友之恨;虽是一介书生,但却偏不会审时度势, 自我保全;现代戏《江姐》中的大反派人物沈养斋诡计多端而又穷凶极恶……就舞台上这一系列人物造型言,不论是主角,还是配角,是好人,还是坏人,关栋天都能流畅自然地塑造人物,因人而异地表现人情,恰到好处地凸现角色。
    于魁智对关栋天的声音魅力和创新魅力都颇为感佩。他说:“我第一次看关栋天的表演是电视连续剧《潘月樵传奇》,当时就感叹,这个老生的声音真漂亮!现在一些媒体评价我的嗓音爱
‘高低不限、收放自如’这两个词,而这正是我对关栋天嗓音的第一感觉。那以后又陆陆续续看了他的《奇冤报》《曹操与杨修》《贞观盛事》,觉得他虽然以‘创新’著称,但在舞台上的表演非常严谨;而严谨,一直是我的目标。”(吴海云《关栋天、于魁智南北对话“侃”京剧》。《解放日报》10月22日)
    相对而论,关栋天的台风潇洒飘逸,多一份风流感与书卷气,而于魁智的台风是沉稳大气,有时却少了一份生气。关栋天是海派京剧的代表之一,追求的是新颖变幻、光彩靓丽的表演效果,和贴近真实苦乐的艺术风格。于魁智是京朝派京剧的代表,推崇的是中规中举、根底扎实的传统技巧。
    关栋天曾经十分谦虚地说:“于魁智是一名全国性的演员,而我只是一名区域性的演员。于魁智基本功扎实,他演传统戏,像杨宝森的《伍子胥》,李少春的《打金砖》《野猪林》,还有《失空斩》等骨子老戏,都非常好。在他这辈的演员中,于魁智拥有的演出机会和舞台经验最多,曝光率也最高,这让他拥有出众的实力和影响力。京朝派京剧在天子脚下,自然受到更多的聚焦,在北京红了,等于在全国红了。
    海派京剧在万国码头,商埠云集,文化多元,有着特殊的地域特点和观众口味,因此也便有了需要不断创新的海派京剧。媲美名角,别有洞天。自创新戏,再铸辉煌。什么时候关栋天再凭借一系列大轴好戏,更上一层楼,独撑一面旗,再现一片天,成为一名既能体现出海派京剧鲜明特色, 又能展示出关家军独特审美韵味,从而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更有影响的京剧名角呢?
    希望在人间。我们大家都在翘首期盼这一天的早日到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