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杜近芳的真性情(徐淳)
| 分类: 图文:粉墨人生 |
魅力,深深地吸引着我。
的“范儿”,不经意间流露于举手投足,一扫之前传闻中说怹“似傻如疯”的形象。怹就是85岁
的京剧名家杜近芳先生。
不绝地说:“啊呀呀,我的徐爷爷,怹老人家对我可好了,带着我去吃烤鸭,怹最爱去广德楼旁
边的那家全聚德。怹是先吃鸭皮,再吃鸭肉,然后抹老虎酱卷饼,那叫一个讲究。怹不坐雅座,
就爱坐在过道靠边的座位上,吃饭时不许说话,不许问问题,有什么问题饭后再说。那真叫‘吃
不言’啊。”言谈之间,我也似乎得见曾祖父的样貌神采。
但该找谁给我说戏去呢?我得去找我的徐爷爷,怹会得多,是梅派正宗。我师父(梅兰芳)告诉
我要‘学源不学流’,学就学最正宗的,所以我就让徐爷爷给我说戏。怹说,你就不怕我给你挑
毛病吗?我说,我就是来让您给我挑毛病的,好让我这个小孩提高啊,要不然观众不买票。”说
到此处,怹已是忍俊不禁了。
还巢》,怹说我唱得好。怹问我是怎么把梅先生的发音位置找到的,我说我是听梅先生的唱片,
反反复复、仔仔细细地听。梅先生跟我说不让我学怹晚年的唱,而要学怹盛年的唱。徐爷爷告诉
我哪儿唱得再软点儿,哪儿再硬点儿,让我既要唱出梅派的甜美、柔和,又要把王瑶卿老师的亮、
脆、快唱出来,还让我要有自己的特点。”杜近芳先生是正宗的梅派传人,进而又形成了自己独
特的表演风格,怹以《凤还巢》为例,强调演戏一定要重视理解人物,深刻体会台词。演人物,
唱念做打只是手段,目的是准确表达人物的情感。
体学派,发明创造;综合智囊,唱念做舞;六场通透,弹拉吹击。”怹一边写一边向我解释。怹
说梅派不应该称“派”,而应当说是“表演体系”,梅派的大多数唱腔都是徐爷爷创造的,所以
是“梅体学派,发明创造”;徐爷爷是梅先生的“高级智囊”,不仅懂唱,还精于表演,所以是
“综合智囊,唱念做舞”;怹会得多,在京剧领域是个全才,所以说“六场通透,弹拉吹击”。
怹最后写道:“徐兰沅爷爷教授我真经,我永远温习!”字斟句酌地打完草稿后,怹又恭恭敬敬
地誊写在一张花笺上,并钤上印章。整个过程,神圣得如同一个仪式。如今,知恩图报,做事认
真,往往会被有些“聪明人”说成“傻”,但到底是谁真“傻”呢?
是培养我啊!我感激怹!还有李少春、张云溪、张春华,他们都跟我合作过,帮助过我,我感激
他们。”叶盛兰是我奶奶的四舅,奶奶从小又是在叶家长起来的。奶奶说:“在叶盛兰的追悼会
上,我亲眼看见杜近芳远远地看着叶盛兰的遗体,一动不动,没有号啕大哭,而是眼泪一滴一滴
不停地往下落,哭成了泪人。那是内心的痛苦啊!”我能理解当一个人失去合作伙伴、事业上的
领路人时,内心会有怎样的痛……
话令我久久难忘,陷入沉思。谈及自己的艺术风格时怹说:“言慧珠师姐是形似梅先生,我是神
似梅先生。”这话也许会让一些人觉得怹太狂妄了,而我感受到的却是一个率真可爱的老小孩。
怹不是满口官腔的老艺术家,不装、不矫揉造作,总是真情流露。怹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守着本
心,依心而行,不活给别人看,戏里戏外皆真人。
不起腰了,毕竟花边新闻、奇谈怪论和个人隐私永远都是大众茶余饭后最爱咀嚼的谈资。我奶奶
曾言之凿凿地否认过“私生女”的说法,并向我详细说过杜近芳先生的身世。
说错了什么,都愿意认错改正,但我希望梅派要团结。”我知道怹话中的深意。一个人疯魔地把
京剧看得比自己生命还重要,不会热衷于经营人际关系,在“聪明人”眼里,怹是个“疯子”,
可我真希望这样的“疯子”能多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