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悼念 名票杨永树先生逝世

(2017-05-31 07:12:19)
标签:

杂谈

分类: 图文:粉墨人生

【转载】悼念 <wbr>名票杨永树先生逝世

    惊闻名票杨永树先生逝世!

    杨永树先生(1937-2017),北京人。自高中时就痴迷张派艺术,参加工作后,在本单位、宣武

区工人俱乐部、崇文区工人文化宫等业余京剧团中演出,常演剧目《龙凤呈祥》、《红鬃烈马》、

《探母回令》、《女起解》、《玉堂春》、《法门寺》、《凤还巢》、《三娘教子》、《春秋

配》、《状元媒》等。

    杨永树先生虚心好学、刻苦钻研,演唱颇具张派韵味,当年以一段张派《女起解》,一举夺

得“首届京昆票友电视大奖赛”青衣组的第一名,惊动了张君秋先生,张先生亲自为其颁奖,并

得到张先生的肯定、赞赏和喜爱。杨永树先生虽未行拜师之礼,但与张先生建立了极为深厚的师

徒之情、演唱水平得到内外行的认可,多次参加重大京剧票友比赛,均获得优异成绩。

    杨永树先生和张君秋先生之间还曾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在17岁之前,杨永树一直是喜欢梅派唱腔的。可是当他看到30多岁的张君秋演出的《祭塔》

后,便被张君秋俊美的扮相、细腻端庄的表演和宽亮甜润的嗓音深深打动,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了

张派青衣的学习当中。1961年,杨永树先生在著名画家孙菊生先生的带领下曾经到过张君秋先生

家里,可惜由于当时到张君秋先生家里登门请教、拜师学艺的专业演员太多,张君秋先生无闲暇

时间给当时只是京剧爱好者的杨永树先生说戏,在没有听到杨永树先生唱腔的情况下只留给他一

张剧照。没想到这一次的拜会,竟使这对师生相会推迟了整整四分之一个世纪。

    小小的挫折并没有摧毁杨永树先生学习张派的决心,在以后的日子里,只要一有时间,杨永

树先生便去看张君秋先生及其弟子吴吟秋先生的演出,把能找来的唱片反复听,模仿,悉心揣摩

张派唱腔奥妙和演唱特点,在日积月累中深得张派之真谛。也许是因为1961年登门无缘得到张君

秋先生的指点,加上张君秋先生已是名满天下的京剧大师,因此当张君秋先生在“首届京昆票友

电视大奖赛”上为其颁奖,并连说三遍“有空到我家去”时,杨永树先生却没有及时去张君秋家

中拜访,反倒是张君秋先生事后多次打听杨永树先生的消息,使得杨永树先生感动不已。一次在

杨淑蕊的引荐下,一对本应该在25年前相会的师生终于见面了。见面当日,两个人都十分激动,

张君秋先生连说几遍“怎么不早来! ”以示其期盼之情。由此,杨永树先生和张君秋先生结下了

深厚的师生情谊,张君秋先生也毫无保留的为杨永树先生指点迷津,指正其在唱法上的瑕疵。

    张君秋先生逝世后,杨永树先生悲痛欲绝,每天都去灵堂为张君秋先生守灵,圆润的嗓子生

生哭哑,使得在场的人无不为其动容。而每年的清明节,杨永树先生都会和吴吟秋先生一道去张

君秋先生的墓前扫墓、献花。

    斯人已逝,愿二人在天堂再续师生情谊!

    (转自梨园精舍论坛,发帖:津然 2017.5.30)

 

    链接本博:票界旦行翘楚张派名票—杨永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