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丑行三大士与四大名丑

(2016-11-29 10:22:37)
分类: 图文:大千梨园

      丑行是京剧里的重要行当,虽然在大部分剧目中丑行都属于配演,处在从属地位。但是其重

要作用是有目共睹的,有“无丑不成戏”之说。同时,由于表演的需要,丑行演员又需要旁通一

些其他行当的表演,才能胜任自己的角色。所以一些著名的丑行演员都是一专多能,颇受同行的

敬仰。

      “三大士”是佛教用语,指的是如来佛座前的观音、文殊、普贤三位菩萨。“丑行三大士”是借用这一概

念指代三位丑行泰斗。即萧长华、郭春山、慈瑞泉。


【转载】丑行三大士与四大名丑
萧长华教中国戏曲学校的学生排三国故事“群英会”中的“蒋干盗书”。

      萧长华是著名的京剧丑角,戏曲教育家。他出身梨园世家,自幼学戏。12岁登台, 15岁专攻

丑行。27岁应富连成科班之聘任总教习。除主教丑行外,生、旦、净诸行戏也遍为教授。任职36年,中间一度

为了专心教学曾舍弃丰厚收入辍演8年。从第一科到第七科经他开蒙指导的学生不计其数。京剧界杰出人才雷

喜福、马连良、李盛藻、小翠花、李世芳、侯喜瑞、刘连荣、袁世海、马富禄、叶盛章、叶盛兰、艾世菊、曹

世才等等都出自他的门下。在科班,萧长华主持编剧、整理和教排了大量传统剧目,计约400余出。建国以后,

曾经任中国戏曲学校副校长,校长。为京剧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郭春山坐科在小荣椿科班,与杨小楼,程继先等人为师兄弟。对昆曲研究甚深,尤以《醉皂》最为拿手。

曾经为杨小楼、陈德霖、梅兰芳、尚小云等大师同台演出,被倚为左右手。同时曾经在富连成、中华戏校、荣

春社等科班任教多年,也是一位著名的戏曲教育家。


【转载】丑行三大士与四大名丑
龚云甫 慈瑞泉《钓金龟》剧照

      慈瑞泉为前辈名丑罗寿山之徒,先后在玉成、同庆、喜庆搭班演戏。开始为谭鑫培配戏,后

为梅兰芳、杨小楼、余叔岩、谭富英配戏,晚年参加高庆奎、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等剧团演新戏,尤其是

一直为尚小云所重用,直到因病辍演。慈瑞泉有一条横宽响亮的“大喇叭嗓子”,颇有真率质朴的韵味。他的

白口大小音结合,以吸气转换语意,“数板”则硬砍实凿。他演丑角的特点是演老年、平民或好人更为出色,

并且还擅演丑婆戏。其子慈少泉也演丑角,继承乃父,不坠家声。李四广的戏路和表演方法也宗“慈(瑞泉)

派”,尤以演丑婆、彩旦更具慈瑞泉的神态、风韵。

       还有一种说法叫“四大名丑”,指的是萧长华、马富禄、茹富蕙、朱斌仙。


【转载】丑行三大士与四大名丑
马富禄剧照

       马富禄是富连成第三科的学生,七岁入“鸣盛和”习老旦,后因科班报散,十岁经刘喜益介

绍转入“富连成”科班习艺。先工老旦,后改丑行。从师萧长华、郭春山。由于他天赋条件好,尊师好学,刻

苦勤奋,在科班里就小有名气,常与马连良合作,配合默契,相得益彰。出科后随杨小楼、梅兰芳、于连泉等

赴上海天蟾舞台献艺。载誉归京后,他继续从萧长华、王长林学艺深造。后又与诸多名家鼎立合作。并曾与老

生张春彦、小生金仲仁、旦角赵桐珊被誉为荀慧生剧团的四大金刚。长期为筱翠花、马连良配戏,是“三小

戏”和做派老生戏中不可多得的丑角人才。马富禄的嗓音响堂,天赋条件奇绝,他口齿清晰爽脆,以唱念的绝

对优势胜出,每每一个清脆响亮的闷帘“啊哈”,就能掌声四起,拢住台下所有观众的神。他所演的角色,不

论是方巾丑、袍带丑、茶衣丑还是彩旦、丑婆,都非常有光彩。他戏路宽广,念白流利,身手矫捷,文武皆

通,能戏颇多,除去文武丑角应工戏外,他还能兼演老旦应工戏及花脸应工戏。

       茹富蕙出身梨园世家,祖上茹莱卿、父亲茹锡九、兄长茹富兰都是著名的京剧演员。9岁与兄同时入富连

成,工丑行,师承萧长华、郭春山等。袍带丑、方巾丑、茶衣丑及丑婆子无不娴熟。其嗓音宏亮,口齿清晰,

诙谐而不庸俗。曾与杨小楼、梅兰芳、余叔岩、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等诸多名家合作。其蒋干、

汤勤得萧长华精传,曾独步一时。1949年仅46岁即英年早逝。

       朱斌仙7岁入俞振庭创办的斌庆社学艺,与孙毓堃、徐碧云、徐斌寿、杨斌昌、毛庆来、刘庆义、李庆才等

为师兄弟。初习老生后改丑角,15岁出科后拜郭春山为师,17岁即随梅兰芳剧团赴日演出。由于他嗓音响亮又极

擅刻画人物,所饰《孔雀东南飞》之焦母、《梅玉配》之黄婆、《凤还巢》之程雪艳、《牧虎关》之高来、

《李七长亭》之解子、《钓金龟》之张义、《金玉奴》之金松等极负盛名。他演《逍遥津》之华歆,把那为虎

作伥的阴险狡诈嘴脸,刻画得淋漓尽致。一次傍高庆奎演出此剧,竟激怒观众要到后台揍他,他闻讯后忙从后

门溜走。由于他戏路宽又有人缘,各班社争相聘请,有时不得不数处赶场。在日寇侵华之时,演员处境艰难,

靠演戏已不能维持全家生活,便与东安市场雅美利珠宝工艺品商店订约,绘制泥人头脸谱,极为畅销。后为人

仿效流传至今,这就是泥人脸谱的来历,首创人即朱斌仙。他一生曾与孟丽君、王玉蓉、新艳秋、雪艳琴、朱

琴心、赵啸澜、筱翠花、孟小冬、金少山、奚啸伯、李多奎、言慧珠、李玉茹、童芷苓等诸多名家合作演出。

1946年夏声戏校迁至上海,朱斌仙应聘到校执教,直至1949年该校停办。1960年又执教于北京市戏曲学校。其

母亲为梅兰芳堂姐, 妻室裘效兰为裘盛戎之姐,长子朱锦华,女婿毕英琦均为著名京剧演员。

       萧、马、茹、朱,四大名丑的说法产生比较晚,又因为茹富蕙的早逝和朱斌仙曾经常驻上海,所以没能很广

泛的流传开来。

      (作者五马江儿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