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周志强:《金玉奴-花烛夜》京胡伴奏浅谈与解析

(2015-11-04 08:28:17)
标签:

京剧

杂谈

分类: 图文:表演与伴奏

        荀派名剧《金玉奴》洞房一折有一段脍炙人口的唱腔-"花烛夜勾起我绵绵长恨"。这段唱腔优

美动听,成为一段流行甚广的经典之作,深得专业工作者及业余爱好者的喜爱。1983年著名荀派

传人孙毓敏,在继承荀派的基础上,博采众家之长,根据自身的特点将洞房一折的唱段进行了继承

与创新,我随之也将伴奏与之同步进行了革新,通过革新,用悲愤激昂的旋律将金玉奴当时的心情

表现得淋漓至尽.入木三分。

 
        在京胡伴奏上,我做了较大的突破与创新,在演奏上力求突出一个"情"字。
 
        一,义愤填膺的"导板"
        第一句"导板"(5 -- 5 612 324323 50 6--606 156 7567 2 -- 70 656150 4 4 4 4……4 .63 33 2 2
7 - 27 27 66 66 6 - 5 - )京胡将:"5 --"的音调轻巧吟出,紧接着以山洪爆发,势不可挡之势,奏
出:5 612 324323 50 6--60 6 156 7567 2 -- 70 656150 4 4 4 4……4 .6 3 33 2 2 7 - 27 27 66 66 6 -
5 -- )表现了金玉奴此时此刻悲哀的沉思和大幅度起落的情绪变化。这句导板我将它归纳为三种形
式:一,回忆式;二,愤恨式;三,悲切式。1:回忆式:5 -- 5 612 324323 502:2.愤恨式:6--60 6 156 7567 2-- 70 6561503、3.悲切式:4 4 4 4 4……4 6 3 33 3 2 2 7 27 27 6 6 6 6 6 5 --在演
奏这个过门时,我吸收了民二胡的演奏手法, 如: 2 2 7 2 7 2 7 采用了民二胡滚动加按压式揉弦
法(即涨弦法--京胡本身没有这种演奏手法),其颤音频率慢而均匀,好象名曲《江河水》,听起来似女子在哭泣。上述演奏方法丰富了京胡的表现力,迸发出不同凡响的艺术感染力。导板中"绵绵长恨"的恨字,京胡演奏的是 6 0 音,就像皮球反弹回来一样富有弹性和韧力,我称它为"反弹音",犹如《铡美案》中包拯唱:将状纸压至在(嘞)爷的大堂上的"上"字,苍劲有力。把这种手法借用到金玉奴的演奏中,更加丰富了人物内心情感。"花烛夜"的导板过门涉及到京胡基本功方面的东西较多,诸如音头的控制,音色的处理,滑音的连贯,不可有断层;揉弦时左手滑动幅度是否均匀,右手要有控制力,马尾擦弦要紧,俗称能"涩"住弦。只要掌握了这些基本功,方能完成这个过
门的演奏。有人说,拉荀派、程派毁手,笔者以为这绝对是一种偏见,各个流派都有自己的风格、
特点,无论哪一派他所表演的剧中人都有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同理,我们演奏的处理与演员是一致的,息息相关的。所以,也要用强弱快慢、起伏迭宕来表现这些感情色彩。弱时如微风拂面,强时似雷霆万钧。以上的导板过门,须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否则,很难想象能否完成演奏任务。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演唱、演奏,最弱的音恰恰是气息用的最强的时后。演奏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演唱的效果及一场戏的份量。
 
        二、字字珠玑的"回龙"
        (6 5 6)| 76 2 3 535 | 6656 7(672) | 3657 62 7 | 6 12 3(66343|恨难抑 思前 因 恶怨 成仇 更填 鹰| 2323436 3 212 | 3)7 7265 | 4 4 4( 2 3 | 5643 234350 )苦命 女 | 0 3 3321 | 7 656 2 | 7 77 | 7 7 7 7 | 7272 3235 | 2 576 5 61|偏 遇着 负 心 人| 0561 4 323 | 2323 2323 | 5 0 06 | 1 5 6 1561 | 23212 3227 || 65 1 3 535651 | 5--金玉奴想起不堪回首的往事,气愤填鹰,怒不可遏。往事
纷沓而至,悲愤的情绪犹如潮水一般冲出困囿于心的闸门,感叹自己这麽一个苦命女怎麽偏偏就遇着一个禽兽不如的负心郎。这一段回龙唱腔具有悲愤交加的情绪,我在演奏时,注重把握慢与快、强与弱、轻与重等各种对比关系。任何艺术都应该有对比;有对比才有艺术性,对比越强烈、艺术性就越高。"恨难抑思前因"是铺垫, "恶怨成仇更填膺"主要强调"更填鹰"后面的过门: | 61 2 3(66343 2323436 3 212 | 3)7 7265 | 更填 膺 苦命这个过门犹如排山倒海之势,为厉责负心郎莫稽的振聋发聩的兽行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紧接着哀叹的奏出:"苦命女"|37 7265 | 4 (.23|苦 命 女| 5643 234350 )|这里"苦命女"三字演奏的要轻,后面 234350 的"5"用开花音演奏,力度的聚积又一次推出了一个高潮,并嘎然而止。轻巧的休止、明快的开花音把主题突出的淋漓至尽。悲愤的斥
责声汹涌奔出,乐句以一泻千里之势,显示出金玉奴强烈的斗争精神。打破艺术常规,按照传统的结构逻辑,"回龙"唱腔完后应接"夺头",再接慢板过门,全程需用九板既三十六拍。为了使唱腔紧凑,我把这个长过门浓缩成四板,十六拍的旋律与打击乐齐头并进,同时演奏。这种手法在传统戏中实属罕见,此中转换,过门极其自然、熨贴,不仅观众认可,而且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三、平稳舒缓的慢板
       | 5( 5 5 676523276 5672675 | 0561
25 32354 3333 32432532 || 162370656726543 23156123 16253276 | 5 66 535 0672 6 11 )|这个过门似意犹未尽,为下面的慢板做了很好的铺垫。| 5 .612 65765653535 7761 | 5 (5 5 66 36436 23432376) |林 大 人| 5.6762657656 7.265 53535 | 6.(723 7657) 6032317 616122|暗地 里| 1 -- 这一段是金玉奴的内心独白,想到林大人在暗地里以将巧计设定,面对负心人让自己在洞房中要鸾凤和鸣,以便最终使这个衣冠禽兽的莫稽受到正义的审判。这段旋律要拉的平稳、舒缓、突出巧计设定的主题。也是体现金玉奴此时伤感而深沉,以及对流年逝水的追忆的情绪。| 2 22 27265 53535 6(57 | 6.656) 16161 2.53523 7.6506 |巧 计 设 | 10(21561 2312325) 7.276 765656 | 7 7 7.276 5765 3.535 |定| 67657 6 11 23212 2 676 | 7656506 7171765.6562222 7.623555|| 6--这一段的附点要拉的铿锵有力、顿挫分明,"开花音"要饱满,"筒音"要拉的一张一弛,一起一伏,三音一弓要含蓄深沉,弓子要送到家。三连音要奏的似"雨打芭蕉、珠落玉盘"。
 
        有不少人问,拉的谱子与演员唱的谱子一模一样,为什麽有的演员还觉得不舒服呢?这里需要说的是,不是谱子拉对了就万事大吉了,关键在于演奏者与演唱者的"情",及我们通常所说的"劲头"在不在一起。有的琴师演奏的虽然与演员唱的谱完全一样,但却游离于感情之外,如似"同床异梦"之感。两股道上跑的车,不是一道辙,演员与乐队之间的关系应该上升到一个较高的境界那就是"心灵与神韵的相互交流"。我根据自己多年操琴的体会,把京胡演奏技巧、演奏方法编成口诀,既:"技巧六字阐""要领八句言"。"技巧六字阐":滑(音)打(音)筒(音)揉(音)抖(音)开(开花音)其要求:滑(音)甜而美、打(音)脆而亮、筒(音)厚而足、揉(音)正而帅、抖(音)密而匀、开(开花音)透而明。"要领八句言":甜而不腻美而不艳。慢而不拖快而不乱 弱而不虚强而不噪。 蜻蜓点水似断非断。 起收清楚全局观念 。 气息均匀情字当先。 一通百通举一反三 。掌握要领受益无限。上述这些体会,说它口诀也好,顺口溜也罢,只是我个人的一些经验。我认为;如我们演奏的方法、技巧、乐句……等等的处理,始终是围绕着一个"情"字而伴奏的话,那麽我们演奏出来得旋律就会有内涵、有深度、有激情、有魅力,才会产生高超的艺术感染力以及艺术生命的活力。
 
        四、铿锵有力的原板
        | 1.276 5(676 | 5)32 3 6 56 | 7656 767 | 6535 6156 | 他 本 是 负 义人把 天 良 丧 |1(276 561) | 6 35 612 | 2.2 22 | 2 22 2222 | 2 3 1216 |尽 我焉 能|2321 6123| 2376 5276 | 5656 7 67 | 6535 6156 | 2376 535 |俯首 听命 飞蛾 投火 自 烧 自 身| 6763 5(676 | 5)32 3656 | 5656 7 67 | 6535 6156 | 1276 561| 丫环 们 准 备下 无 情 棒 棍| 7657 62(7656 | 7)2 5272 | 7265 3567 | 6 7 0765 |等到 来呀 着 力打 不 可 留| 5 2 356513 | 5 --原版部分是一个节奏强烈的曲调。其动力、其气势、展现了金玉奴不屈的抗争精神以及痛打薄情郎,绝不留情的决心。整个曲调完整、结构严谨,从形式到内容都有创新。这段唱腔主要体现流畅,口语化。金玉奴在这段唱里表现复仇的怒火尤为突出。"我焉能"三字后面用了两个抖弓,四个重音,很好地将金玉奴决不飞蛾投火自烧自身的决心神形兼备地刻画出来。最后一句:"等到来呀着力打不可留情"--"着力打"的音符采用"梅花点",三个"2"音全是后半拍,(0 2 5272 )这种音形,并不多见,我演奏时注重运弓短促而有力,着重体现一个"打"字。这种"梅花点"的运用很巧妙并紧紧扣住了全剧《棒打》的主题。
 
        如何继承流派,历来有不同的看法和做法。有人认为;继承就是模仿,以求节奏、音色、音符等与流派的开创者一模一样,甚至可以乱真;有些观众,甚至评论者,也以此作为评定一个琴师是否继承了流派的标准,否则便视为"异端"。我的看法是:单纯的模仿,只求声似形似,不求神似,这不是真正的继承,充其量只能算做复制品,有鉴于此,我认为继承流派,就要全面学习,掌握流派的长处和精华,在继承的同时,还要根据时代的要求,发展流派,使前人所创立的艺术风格更加完美。综上所述,本人根据自己多年的操琴体会,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总结了一套荀派新伴奏法并运用到荀派名剧的演奏之中。"花烛夜勾起我绵绵长恨"这段唱腔作为一个小小范例来解析,难免挂一漏万,望专家及同行们不吝指正!
        周志强写于二零零三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