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门外谈-我看《铁公鸡》

(2015-03-24 11:06:09)
标签:

杂谈

分类: 原创:说戏论琴

门外谈-我看《铁公鸡》

     5月23日晚,央视空中剧院直播了上海京剧院京剧折子戏专场,其中的重头戏是南派武生经典

剧目《铁公鸡》。看过之后,我了解的剧情大致是:清朝两江总督向荣统领清军征讨太平军。太平

军屡屡溃败,于是派铁金翅、张嘉祥诈降。结果张嘉祥却被向荣用反间计,真降于清,且收为义

子,改名张国梁。后太平军大将铁公鸡被张嘉祥刺死。其弟铁金翅欲为兄长复仇,定计请向荣过营

赴宴,意图加害。向荣犹豫再三,决定以张嘉祥假扮马夫暗中保护、冒险过营。向荣果然中计,幸

得张嘉祥所救,终于脱险。

    上海京剧院演出的实际是《铁公鸡》中“火烧向荣”一折,是该剧最精彩的武戏部分。纳闷的

是,该剧主角是张嘉祥和向荣,而铁公鸡是个没有出场的人物,连“打酱油”的都算不上,怎么剧

名倒叫《铁公鸡》了?查了查戏考资料,说是戏中原有张嘉祥刺铁公鸡的情节,故以为名。这就未

免有些牵强了。

    这出戏解放后一度被禁演,据说是内容歪曲太平天国起义,有辱太平军。我辈一贯接受“正

统”历史教育,初看之时的确感觉有些不对劲,但想想又释然了。因为,对于太平天国与洪秀全,

在历史上一直有很大的非议。现在,我们对国民党抗日都可以给予客观评价,也就不必把太平天国

说得那么“高大全”了吧。何况观众看的是热闹的武打,谁会往政治方面去想!其实,该剧随便虚

构一个历史朝代两军对垒的背景,都是可以的

    这出戏原来又叫《六六铁公鸡》,即以六组扮演向荣、张嘉祥的演员,先后登场演同一出戏,

而冠以“六六”字样,以示吉祥。他们采取比武擂台形式演出,武戏精英,各显其能,年终封箱,

以酬谢戏迷观众。“当年李少春和李万春与上海同行演《铁公鸡》,实际是南北武生大比武,别人

的跟头越翻越奇,越翻越绝,最后二李以少胜多,打了三个普通的“飞脚”,不但又高又飘,而且

同起同落同响,从而艺冠群雄。”(和宝堂《为京剧把脉》)昨晚上海京剧院是三组演员分饰向

荣、张嘉祥,就这样也演了一个多小时。可想而知,六组演员得演多久,爱看武戏的戏迷们岂不过

足了瘾!当然,这样的表演似乎脱离了剧情,但这就是京剧。王国维总结戏曲是“以歌舞演故事”,

而不少京剧专业人士恰恰持相反观点,认为是“以故事演歌舞”,故事只是一个载体、一个框架,

京剧仅仅是依托故事来展现演员的唱做念打,老观众看的也是演员的表演,而不太关心故事,或者

说故事对于他们已经太熟悉了,“生书熟戏”嘛。《铁公鸡》这样的戏,或许印证了这些京剧专业

人士的观点。

    昨晚的演出非常精彩,向荣与假扮马夫的张嘉祥赴宴途中的“马舞”和后面的开打,演员们翻

滚扑跌、闪转腾挪,展现了精湛的武功,赢得了观众的“满堂彩”,就连素来只喜欢唱功戏的我也

被深深地吸引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演员们平时得付出多大的努力!在当今不景气的

京剧市场环境中,仍有如此坚守京剧艺术,不轻言放弃的演员特别是青年演员,我为之而感动。

    振兴京剧,一方面要培养观众,一方面要发掘剧目。可是现在由于种种原因,京剧艺术团体把

相当多的精力用在应对什么艺术节、新编剧目汇演上,传统剧目能演的屈指可数。没有传承,何谈

创新!所以,上海京剧院这出《铁公鸡》的上演,对于京剧的振兴是一大贡献。  

 

    (图源自网络,摄影上海卢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