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不爱地黄爱皮黄--梅门弟子舒昌玉先生86年传奇人生

(2014-11-27 08:27:28)
标签:

梅派

名家

分类: 图文:粉墨人生

【转载】不爱地黄爱皮黄--梅门弟子舒昌玉先生86年传奇人生

    前言

        在京剧这座峰秀林深的名山之中,梅派是最为雄伟的一座顶峰。在您仰望这座巍峨壮美的峰顶

时,您一定会看到一枚至今仍然璀璨夺目的美玉----舒昌玉。

        说起梅派传人,无人不知梅葆玖,无人不晓杜近芳。然而,舒昌玉,这位同为正宗梅派传人的

名字却没有那么响亮。舒先生用他的一生真正诠释了梅的高尚品格:“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舒先生虽然年过耄耋,学梅酷肖,嗓音说是新莺出谷一点不为过,尤其梅派那种举重若轻的劲

头,拿捏得真真恰到好处,吐字行腔之规范有章法不作第二人想。老一代戏迷也许还记得,舒先生

和四大须生之一的奚啸伯于1953年8月在天津新华大戏院并牌联袂公演,轰动津门。您看过舒先生

的《挂帅》吗?面对“大炮三声”那份神定气闲、举重若轻,没有几十年的雕琢怎么会有那种字字

珠玑、声声如翠?那西装革履、满头银丝的风度不像是一位演员,更像是一位大学教授。是的,

1992年舒先生受聘为上海戏校客座教授。孰料这位“教授”,14岁就辍学,有过一段一门心思拜

师学艺的经历。

 

   一、抛舍地黄拥皮黄

        舒先生于1927年出身于上海一户药材业世家,即四马路百年老店“舒同寿国药店”。舒先生

的伯父叫舒石父,是梅兰芳先生的铁哥们,“梅党”的骨干分子。

        14岁时父亲为了让舒昌玉先生继承祖业,一边上中学,一边掌管店里的财务。因父辈是生意人

免不了应酬,所以少年时的舒先生常随忙于社交的父亲出入戏院和堂会,渐渐的和毫无家学渊源的

皮黄结下了不解之缘。由于痴迷京剧,跑起了票房,在票房里教戏先生认定他是一块学旦角的好

材料。票房中得遇德珺如的学生刘占虚为他开蒙,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当刘先生得知他有献身京剧

的意向,便提示:欲成名伶必须得到名师指点,必须精通唱念做打。后来适逢武生名家茹富兰和名

旦朱琴心旅居沪上,他便天天去茹富兰处练刀枪把子,向朱琴心学习花旦戏。沉湎在京剧“大观

园”里,无心读书,家里只得任凭他辍学;后又随王幼卿、方传芸、朱传茗等名家学习。但家里的

态度是:只许票戏,不许吃戏饭。但舒先生只爱皮黄不爱地黄。随着解放后艺人地位的提高,于

1950年舒先生弃商从艺,在“舒同寿国药店”子承父业当老板的机会也被他自动放弃了,下海

成为专业演员,踏上了红氍毹这一年他23

 

       二、 大师精心雕璞玉

    舒昌玉先生1950年正式下海1951拜梅兰芳先生为师抗战胜利时,梅兰芳先生已从香

回到上海,名旦王幼卿也已被请来为梅葆玖说戏。舒先生也开始更加正规地学唱梅派青衣1950

年,他得到在梅兰芳先生寓所当庭清唱的机会,那次是由沈雁西操琴,唱的是《凤还巢》。“面

试”通过之后,梅兰芳先生正式收舒先生为入室弟子当年,梅兰芳先生的大弟子魏莲芳出面为舒

先生组班,加上马富禄、赵德钰等名家为辅佐,去南京的戏园子里巡演12天,载誉而归。这是舒先

生正式下海的“处女秀”。次年,梅兰芳先生迁家北京,舒先生以弟子身份随行,住进护国寺大街梅府,历时半年。那时辅佐梅兰芳先生的名小生姜妙香住在东厢房,名琴师倪秋萍和他住在西厢

房,学习的环境和条件好极了。更有幸者,在那个时期他还得到“通天教主”王瑶卿先生的垂青,

学到了《李艳妃》、《王宝钏》、《孙尚香》三出看家戏。有了这些积累之后,舒先生不久就去天

津挑班“建新社”,同他合作的演员中,有谭小培先生的弟子王则昭

    舒先生是资深的优秀的梅派传人,能戏甚多,唱作俱佳。1952年进天津演出成名后19538

月,天津新华大戏院特邀舒先生和四大须生之一的奚啸伯并牌联袂公演,轰动津门,使津门的戏篓

子们记住了这位年轻的梅门弟子。舒先生于50年代初,经常率团演出于津城新华戏院,天宝戏院

常演出的剧目有《大探二》、《龙凤呈祥》、《凤还巢》、《生死恨》,等等,剧场气氛很热烈

1952年舒先生在新华戏院演出全部《王宝钏》,彩楼配起至大登殿。配演薛仁贵的是赵啸岩,配

演代战公主的是戏院的基本演员,坤伶张世娴。50年代常在天津建华京剧团和谭派名须生王则昭合

作演出,很受欢迎。舒先生经常演出的《大探二》与众不同,后带《斩李良》,以成全貌。舒先生

嗓音甜,美,脆,地道的梅腔梅韵。特别是《回荆州》一折中孙尚香的“哭头”,叫好声不绝。天

津广播电台也经常转播先生的演出实况

    舒先生的舞台生活从南京初次公演,到六十年代初,虽然只有十余年。但在这十余年中,巡演

于全国各地,演出场次不下千余场。他的艺术轨迹是驰誉东北、鼎盛天津、中止西南。舒先生巡回

于南京、常州、天津、长沙,东北的牡丹江、沈阳、吉林、哈尔滨等地,深得观众的喜爱。舒先生

的演出活动主要在东北,那时以天津为根据地,率天津建华京剧团或舒昌玉京剧团巡回演出,足迹

遍及东北三省。

       1958舒先生结束了流动演出,回上海参加文化局整风学习后被分配到贵州省京剧团工作。后

因不适应西南的气候舒先生于62年退职回沪

 

      三、黄沙吹尽始到金

       1960年代前期,舒先生从贵州京剧团卸职回沪。63年应邀赴西安、天津等地短期演出。文革期

间由于禁演传统戏剧,又因属剧团编外人员,舒先生便再不能在舞台上演绎美轮美奂的梅派风韵

了。回沪后尽管生活拮据,然而他凭着对京剧的执着,从不灰心,私下里仍偷偷练功,所以长期以

来他的功夫一直在身,未曾丢掉。拨乱反正以后,舒先生的艺术生命也渐渐复苏。自1964年之后

十几年的生活不堪回首,各种磨难都可以忘却,惟独白白耗费了的最宝贵的艺术生命实在令人痛心

疾首。

       1980年夏,舒先生受杭州京剧团之邀为青年演员讲学,之后又重返息影16年之久的舞台,在杭

州的东坡剧场做示范演出《凤还巢》,连演八场,场场客满。此后屡屡应邀去山东、安徽、江苏各

地露演。19856月受上海市汪道涵市长聘为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1989年春,以花甲之年去天津

参加天津京剧艺术咨询委员会主办的赵松樵先生舞台生活82周年的演出,在纪念赵松樵老先生的演

出中,舒先生彩唱了《生死恨》中的“夜纺”一折30余年的天津老观众一致称道他不减当年

办单位还特来函称道舒先生的演出是近年来舞台上罕见的89年冬,受上海京剧院二团之邀,在上

海中国大戏院演出一周,有全本《生死恨》、《起解·会审》、《穆桂英挂帅》、《霸王别姬》

《祭塔》等1992年曾受聘为上海戏校客座教授,培育菊坛新苗

    舒先生毕生都在努力做一个“好唱戏的”,他是梅门弟子中造诣精深的一位。梅派几出名剧的

曲谱是由他和王少卿弟子张志仁先生整理的,后来收在了上海文艺出的《曲谱集成》里,计有《宇

宙锋》、《凤还巢》、《生死恨》、《起解》、《挂帅》《二堂舍子》六出,对于唱念、锣鼓、身

段、做表、装扮、且末等无一不记录得细致讲究,清楚明白,许姬传先生赞之曰“殚精竭虑,合盘

托出,宣扬梅派的表演艺术和声腔艺术,值得钦佩”,可谓泽被后学。这些曲谱弥补了京剧传统戏

剧本资料的缺失,为专业剧团及业余爱好者提供了可资鉴赏的读本。

 

      四、桃李无言下成蹊

    自八十年代初起舒先生便逐渐转向教授青年演员和戏迷票友学习梅派唱腔,到如今在京剧的舞

台上下已整整耕耘了六十年。转眼间舒先生已步入耄耋之年了,可他老对京剧艺术依然兴致不减,

仍在继续传授梅艺不止,现经常到沪上几大票房既传艺,又娱兴,诸益俱备怡然自得。梅韵

舒展  玉音婉延”是对舒先生在京剧舞台上展示梅派艺术、传授梅派唱腔这六十年的高度写照。现

在,舒先生虽早已离开了舞台,但他离不开京剧,凡有梅派爱好者,不论专业演员还是业余爱好

者,前来请教,舒先生总是毫无保留,倾囊而出,使梅派艺术发扬光大

    著名电影演员舒适先生是舒昌玉先生堂兄,舒适夫人是著名影星凤凰女士。他们夫妇还是舒昌

玉先生和丁文华女士的月老呢。丁文华女士祖籍苏州,定居香港,是评弹和京剧爱好者,对评弹有

相当的研究。舒昌玉先生先生如今住在浦东一所普通公房里,健康而快乐,体检时各项指标基本正

常。其弟子学生常道,先生之所以能够青春常驻,是他随遇而安、淡泊名利的处世态度的原因。舒

先生更是为人低调、心态积极乐观,可敬可亲、身体健康,是桃李满天下的一位老艺术家

 

      五、一张签名传佳话

    一张由舒昌玉先生亲笔签名的舒先生年轻时的珍贵剧照,在沈阳茂泉京剧团发现。签名的日期

显示是195679,署名为舒昌玉敬赠并有舒昌玉红色篆字印章签名的抬头写的是竹铭同

志留念竹铭同志,是袁竹铭先生,沈阳著名富商解放前曾任一家烟草公司董事长,同杜月笙等

人是好友,也是著名的京剧票友。袁竹铭先生文革后期去世,这组珍贵照片由袁先生的儿子袁绪懋

先生保存,袁绪懋的夫人梁婷珍医师提供给辽宁群众京剧艺术交流网。袁绪懋也是沈阳知名票友,

梁庆云亲传弟子,已经75岁,目前仍活跃在舞台,表演功底深极具杨派神韵袁绪懋的女儿袁莉

也是著名票友女老生曾多次在CCTV大赛中获奖

    都说歌手可以因一首歌一炮而红,其实京剧演员何尝不是?一档重阳节老艺术家演唱会,舒先

生甫一露面,一曲《挂帅》,即成为亮点,迅速走红。舒先生虽然过去在舞台上红过,但毕竟舞台

范围有限,不如电视辐射的范围这么广。他的舞台生活不算很长,但他的艺术生活却相当长。他虽

然生活中颇多波折,但始终没有放弃京剧,至今仍保持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准,好在机遇总是垂青有

准备的人,舒先生晚年走红,一台晚会推出了一颗明星,其实他早就该红。真是非常感谢推荐舒昌

玉先生上央视的伯乐,你慧眼识珠,功德无量。

    首先得感谢原上海市长汪道涵先生慧眼识珠,聘舒先生为上海文史馆馆员,使他有机会教授一

些票友,他的学生既有港台人士,也有领导夫人,个个都是票界精英。舒先生为人低调,非但唱得

好,还能拉琴,有时在票房没人拉时偶尔露一手,深感老艺术家的多才多艺。多年来,舒先生一直

活跃在上海票界,虽年届八旬,却身板硬朗,练嗓、教学两不辍。长期以来,他去几个票房玩玩,

有时也唱上一段。有人评价舒昌玉和杨畹农,包幼蝶一起是上海梅派的三驾马车,由此人们可以看

出舒先生的艺术地位。 

    由于电视的辐射功能,舒昌玉先生的名字和美妙歌喉走进千家万户,在上海各大票房和京剧吧

里,我听到、看到的都是盛赞他的话题,人们惊叹:在南方上海竟还有这么正宗的梅派?知名度的

窜高、粉丝的大量涌现,应归功于电视这个平台。他以一曲梅派名剧《生死恨》在重阳节演唱会上

独占鳌头,使他的知名度再次飙升。

    随着舒先生知名度的提高,各种赞美也接踵而至。正像人们所说的,舒先生音调高低婉转自

如,行腔如行云流水,声音优雅悦耳,优美动听,演唱精妙绝伦,令人陶醉。

    网友清风天外这样赞誉舒先生的《穆桂英挂帅》:

    花容。

    腔行月夜飘丹桂,声止云霄收彩虹。

    银羽随风游八极,金蛇乘势绕千峰。

    耳闻端的红颜女,目睹苍然一老松。

 

      七、名家恩泽惠京吧

     舒先生和其他著名老艺术家不同的是,和我们百度京剧吧颇有渊源,他是我们的网友奈何桥

儿崇拜的偶像,奈何桥儿网友曾有幸多次追随先生并且聆听先生的教诲。

    在先生于今秋上北京参加2012年重阳节京剧名家演唱会之际,京剧吧网友,著名戏曲评论家

张玉笙先生和奈何桥儿携著名小京剧明星陆翔拜会了先生。先生欣然和二十位其他著名京剧表演艺

术家一道为百度京剧吧首届网络票友演唱会题词和签名以示鼓励和支持,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振奋

和鼓舞

    舒先生等老艺术家们的垂青大大拉近了艺术家和戏迷之间的距离,为京剧吧的发展,乃至为京

剧艺术的发展和传播都有着深刻的意义。历史将会记住他们,我们都是历史的见证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