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老爷子李宗义,可能有些戏迷,尤其是年轻的戏迷对他可能不太熟悉。如果看过他和名家李慧芳演过的《猪八戒盗魂铃》,他演的猪八戒,就应该有印象了。
http://www.shidaiguocui.com/img/20040114180859_guocui.jpg
李宗义
李宗义,男,京剧老生。祖居天津河东,票友出身。
自幼酷爱京剧,天赋佳喉。1927
年在天津颐中烟草公司、正昌烟草公司工作,曾在河北电影院任售票员。同时经常在河北正风国剧社及城内著名的票房——中南国剧社票演。1936年拜天津“票界”三王之一王庾生为师深造。1939年正式“下海”搭班演戏,拜鲍吉祥为师。其声腔远宗谭鑫培、刘鸿声,近法高庆奎、余叔岩诸家。解放前夕逐渐形成个人声腔风格特色,身段稳整。1950年参加中国戏曲研究院京剧实验工作团第二团(即今中国京剧院二团)任主演,与张云溪、张春华等排演了《三打祝家庄》、《江汉渔歌》等新剧目。1956年至1957年间,随中国艺术团到欧洲、南美洲等十几个国家访问演出,受到热烈欢迎。后调入梅兰芳京剧团,1960年灌制唱片《击鼓骂曹》、《斩黄袍》。与李慧芳、王泉奎合演《大·探·二》一剧轰动京、津、沪。1964年后并入北京京剧院二团,排演过现代戏《洪湖赤卫队》、《海港》等戏。他嗓音高亢,挺拔有力,唱功尤佳,很具感染力。擅演剧目有《辕门斩子》、《失空斩》、《斩黄袍》、《逍遥津》、《碰碑》、《四郎探母》、《大·探·二》及新遍剧目《强项令》、《三打祝家庄》等。其长子李光工武生、老生,次子李欣工花脸,三子李岩工文武老生。及儿媳身沈健瑾、孙畹华、刁丽均为中国京剧院演员,除李光、李岩能继承李宗义的技艺外,尚有弟子北京京剧院赵世璞、山东聊城京剧团鲁艺峰等老生演员。
京剧演员李光是李宗义的长子,1941年生于北京,为国家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曾荣获文化部第二届“文华优秀表演奖”、中国戏剧第三届“梅花奖”、首都中年青京剧演员“振兴杯”电视大奖赛“最佳演员”称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贡献终身津贴。
http://www.ytmssy.com/bbs/attachments/month_1106/1106262305726dc29634cf3c0b.jpg
李光
李光自幼受家庭熏陶,九岁正式登台和父亲李宗义(著名高派须生)同台演出由田汉编剧的《江汉渔歌》。李光1952年入中国戏曲学校,1960年毕业,工文武老生、武生。受业于贯大元、茹富兰、王连平、孙毓堃等悉心传授,又得盖叫天、李少春、张云溪等指点。1961毕业,分到中国戏曲学校实验京剧团,常主演《三岔口》、《野猪林》等剧。1965年调入中国京剧院,在现代戏《平原作战》中主演赵勇刚。曾随中国艺术团赴苏联、美国、芬兰、朝鲜、日本等地访问演出。1984年,他主演了由《打金砖》改编的剧目《汉宫惊魂》,对人物有新的塑造,充分展现了他文武兼长的艺术才能。1986年,荣获第三届戏曲梅花奖。同年在首都“振兴杯”电视大奖赛中,以《野猪林》“发配”一折,荣获“首都十佳演员”称号。在新编的神话剧《八仙过海》中饰吕洞宾一角,开打及表演均有新意,在继承学习李(少春)派的基础上,有了一定的创造。他戏路宽广,文武兼备,长靠、短打、箭衣、猴戏均佳,扮相英武,表演风格干净明快。擅演剧目有《闹天宫》、《探庄》、《三岔口》、《野猪林》、《汉宫惊魂》、《平原作战》、《八仙过海》等。
李光天赋条件优越,扮相清秀,嗓音清越纯正,功夫深厚扎实,武技干净、潇洒,表演细腻传神。不仅擅长于演文戏,更精于翻、打、跌、扑、舞。善于塑造各种不同性格的人物,堪称文武昆乱不挡,在继承优秀传统剧目,创排现代剧目,近代史剧目中,他锐意改革、创新,是我国当前京剧舞台上不可多得的文武兼备之材。
李欣:生于1944年。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是中国京剧院优秀花脸演员,也是颇受观众赞赏的裘派传人,是老生名家、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宗义的次子,裘盛戎之义子。中国戏曲学院高才生,1951年即入校,因年龄太小,在校学习了十二年,得孙盛文、宋富亭、苏连汉、李春恒和侯喜瑞等名师传授。其间裘盛戎亦不断亲授裘派戏。曾在
1984年现代戏题材戏曲\话剧、歌剧观摩汇演中,获演员一等奖,1996年荣获全国京歌大赛金奖。他曾多次出国访问演出,深受国内外观众的赞赏。
http://img472.ph.126.net/rVEHET6fFxK3vaxBA-3s5Q==/29836347532533254.jpg
李欣
幼承家学,酷爱京剧。中国京剧院老生演员,生于1947年的李岩,是李宗义之三子。1958年入中国戏曲学校,习文武老生,以文开蒙,以武奠基。文武先后得贯大元、宋继亭、曹连孝诸名家真传;武戏受业于茹富兰、王连平、钱富川、付德威诸先生,涉猎杨(小楼)、尚(和玉)、茹(富兰)、盖(叫天—各派,演出《八大锤》《英雄义》《艳阳楼》等大武生戏,均得前辈赞许。李岩天资聪敏,更有一股不惜辛苦的精神,平日功不离身,寒署不辍。正是这种精神,为他几十年艺术道路上不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http://cn.yimg.com/sp/20060224/bjxinbao_ent/star_news-20060224-0807-8.jpg
李岩(左二)
在许多戏曲演员投身影视圈,李岩也被李翰祥等导演看中,《火烧圆明园》小试锋芒,便露光彩。不少人劝其改弦更张,李岩眷恋京剧事业,不为世风所动。由潜心十八张半唱片到正式拜在余派得意传人孟小冬先生高足黄金懋、钱培荣门下,成为余派第四代传人。十年修炼,十年辛苦对余派艺术的深入研究,使李岩的艺术水平“圆”“甜”“劲”演唱中高遏云霄,游刃有余;低回婉转,细而柔劲,表演上功架规范,不温不火,去浮华而讲气质,弃雕饰而近情理,深得余派韵味。
沈健瑾,京剧演员,生于1945年,1956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攻花旦、刀马旦兼青衣,师从荀慧生、芙蓉草、雪艳琴、程玉菁、马宗慧、荀令香、华慧麟、于玉衡等,1965年分配到山东省京剧团,1973调中国京剧院。
http://paper.people.com.cn/jhsb/res/2011-05/26/054/p31_b.jpg
沈健瑾
孙婉华是麒派京剧名家孙鹏志的女儿,1956年由上海考入北京中国戏校,习青衣,毕业后进入中国京剧院。后又在中国戏校从事京剧教育工作,培养了李红梅(后成为儿媳,儿子李红兵也是京剧演员)、吕慧敏等青年尖子人才。
刁丽,女,京剧旦角。辽宁省大连市人。1973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攻青衣、刀马旦,受教于谢锐青、艾美君、于玉蘅等老师。1981年毕业分配到中国京剧院。她具有嗓音清醇明亮的天赋,其扮相俊美,气质优雅、行腔流畅自如。1987年以《李慧娘》获得首届中青年京剧演员“振兴杯”电视大奖赛第一名,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最佳表演奖”。
http://photocdn.sohu.com/20061013/Img245776393.jpg
刁丽
(转自一轮明月的百度空间,原题《京剧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