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燕守平、李祖铭在琴票群英汇上的点评汇集【上】(梦笔山人整理)

(2012-06-23 12:37:02)
标签:

杂谈

分类: 图文:表演与伴奏

    首季《盛世和鸣——京剧琴票群英汇》自复赛(24进10)起,由燕守平、李祖铭以及刘秀荣担任评委。燕、李二位大师的精辟点评,对京胡爱好者大有帮助。为此我花了一些时间将他们的点评记录整理下来,以便反复学习,加深理解,并与琴友们共享。

 

    24进10第二场 王正明伴奏《洪羊洞》(叹杨家)

 

    李祖铭点评:不错,你这左右手都挺好,中规中矩,没什么大的毛病。就是听着好像拉起来没有平常那么自如,是不是有点紧张,是吧?尤其起那锣鼓,这一起锣鼓就告诉你这个节奏了,龙冬达达达达台 乙台乙令台 达 台 台6 3----就告诉你是这个节奏,他打快你就得这么拉,打慢你也得慢着起----好,我教你一个,以后要碰上这情况,没关系,他打的节奏,你可以跟他的节奏先入进去,完了一点点一点点你再拱回去,这就不算错了。再给你提一点意见,你这只手,左手,你摁弦抠得太靠里了,一抠里以后它就死了,不太活,不松弛了,就紧。略微往外一点点,好吧?

 

    24进10第二场于红五伴奏《小宴》(那一日在虎牢)

 

    燕守平点评:八号选手啊看得出来,他是功夫不减,不是练了一天两天、一年两年了,我看有点功夫了。他今天比赛有点紧张、拘谨,那个膀子有点困住自己,有点僵。你这一僵,柔韧的东西就没有了。演员在那儿柔腔的时候,你来横的不行,你也得柔,该横的横,该柔的柔,再练练这个你就更厉害了。

 

    24进10第二场张广孝伴奏《状元媒》(天波府忠良将)

 

    李祖铭:两只手比较匀,就是太紧张了,你捏得忒死了。我就给你提一个小建议,你现在的揉弦得琢磨一下,你上下弓全揉。它是(口头模仿示范)----就好听了,出那音儿就大方了。

 

    24进10第二场翁思南伴奏《钓金龟》(老天爷)

 

    燕守平点评:我看得出来你缺功,没有时间练功,两只手运用起来不大自如。京胡它是乐器吧,所有乐器都一样,它是一种陶冶情操的工具,感情表达的工具。如果基本功不到位,你想表达你做不出来,是吧?做不出来你就表达不出来。比如拉老旦,老旦这个行当,有老旦那个风格。平时咱们老说一句不好听的话,叫倔老太太。你手里得有劲,你没劲它倔不了。现在你想拉,心里有,你理解了,但是你基本功不到,做不出来,所以你得去练功。

 

    24进10第二场赵云龙伴奏《春秋配》(受逼迫)

 

    李祖铭点评:还是有点紧张。注意啊,你现在有一个最坏的毛病就是,你心里头想的这节奏跟演员想得不一样。不一样怎么办呢?你有点让演员跟着你走,这可是错误的。你一定要记住,虽说节奏应该是这样,但是你碰上的演员不一样,你还是要以伴奏为主,还得跟着演员的节奏。你现在这通赶落,为什么?你嫌她慢,“我学的时候没这么慢”,是不是?所以你不要赶落,好吧?总的来说还不错。

 

    24进10第二场诸斌伴奏《太真外传》(纤云弄巧)

 

    燕守平点评:好的我不说了,当然也不错。但是你不够主动。我听得出来,你对唱腔很熟,但是你太被动了。我们说伴奏,要跟演员同步走,你是老在她后头跟着,那演员能累趴下,一会儿她就不行了。所以你要让演员有什么感觉呢?托保随带嘛,有时候要带一下,要主动一点。你不主动,演员在舞台上她没有依靠,唱起来比较费劲。为什么过去的艺术家他有专门的琴师?他配合时间久了,他有依靠,上去放心。你坐这儿再增加点霸气就好了,让演员一瞧你特放心。你现在老跟着,就像拉车不松套,那不累死啊!

 

     24进10第三场李金田伴奏《文昭关》(一轮明月)

 

    李祖铭点评:两只手比较匀称,这点不错。就是阴阳差点,全一个劲。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演员张嘴之前你得交代,02 325 23 356 56 565 55 61-----这个1,交代必须得清楚,在这方面再注意一点。还有就是在运腔的时候,阴阳劲儿得给它掌握好,12   7276 6,这个7276,像这样的,不是说一点音都没有了,你得出来,如果那转腔我干脆阴着来,那不成,好吧?

 

     24进10第三场牛龙华伴奏《珠帘寨》(昔日有个)

 

    燕守平点评:刚才牛龙华的演奏挺好的,节奏特别稳,还挺准。缺点就是你的左手一点技巧都没有,比如说装饰音,滑啊,抹啊,都没有,都是单字往外蹦,那就很简单了。以后你要多练练装饰音,美化美化它。

 

    24进10第三场冯贯杰伴奏《目莲救母》(刘清提在都城)

 

    李祖铭点评:你刚才拉的这出戏我也不会,所以我没法给你具体地说哪一点。给我的感觉就是,导板,就是拉散的时候,你容易在人家后头。为什么在人家后头?你来回倒弓子,就比演员唱的慢。你想抓它,越来回倒弓子越抓不着它,就这么一个道理。还有一个,你今后得注意点,就是轻重啊,现在听着还是一个音,就是“一道汤”的问题。还有这只手(左手)你攥得太紧了,一攥紧以后,往里抠,也不好看了。松弛一点。

 

    24进10第三场汤传仲伴奏《望江亭》(只说是)

 

    李祖铭点评:拉得不错,包腔也不错。你不是专业的?不错不错!你以后注意就是那个阴阳劲儿,不是说双字就全声小,有时候双字也要响的,带着演员的。你现在就是一到双字就有点不敢使劲拉,这点你注意点。

 

    24进10第三场可钰伴奏《探阴山》(扶大宋)

 

    李祖铭点评:总的来说还可以。你给我的感觉就是没有骨头,全是肉,一摊肉了。为什么?我跟你说,还在你那右手。你左手手音儿挺好听的,爆音儿也有,就这只右手好像提溜不起来,而且弓子使这么一点,拉不开。尤其拉花脸,(要拉得开。)再一个就是节奏,你是“一道汤”一个节奏,那不成,得有变化,抑扬顿挫。所以给人感觉就是拉出来不精神。今后要想再往前走一步,这只手(右手)你好好琢磨琢磨,怎么能把这只手运用好了。

    燕守平点评:可钰同志你拉的手里头不错,感觉也不错,但就有一样,你拉这个不像花脸。我给你总结,细腻有余,粗犷不足。花脸应该很开阔的,尤其你拉的《探阴山》,你要入戏,入人物,入境。导板一开出来,观众就不知道你要干什么,就拉得瘆得慌,那劲头。《探阴山》你听这名字!以后练功注意点,让它粗犷一点。青衣有青衣的拉法,老生----细线条有细线条的拉法,粗线条有粗线条的拉法,不能说都是一样的,用一种手法去伴奏各个流派、各个行当,那不行。

 

    24进10第三场丁道寿伴奏《西施》(水殿风)

 

    燕守平点评:拉得比较顺畅,手里头也没什么毛病,就是说比较规矩,那规矩就好办了,就可造就,如果不规矩就不好造就。他这拉得比较规矩,像那么回事。我就建议你,比如拉梅派----你是什么都拉,反正逮什么拉什么,你要分清楚,哪是梅,哪是张,哪是程,哪是尚,哪是花脸,哪是老生,你要拉什么像什么。你要是拉成千篇一律,也不管什么派,反正音符拉对了,那还不叫对,要再深一步要求。

 

    24进10第四场楼庄东伴奏《碰碑》(金乌坠)

 

    李祖铭点评:楼先生拉得还是不错的,两只手基本上没有什么毛病,比较正规。提点我的看法。散板你右手弓子倒弓倒得太多了,像长导板金乌坠,应该是2.1 6 35 2.16,就转了,你现在人家腔已经完了,你还再倒两弓子,就显得坨了一块,就不连了,这点你得注意下。二个呢,节奏方面,我感觉你现在有点坐着,别越来越往后坐也别往前赶,就保持原来那节奏,过门往前拱,拱那么一点点,你还得回来,回到唱的。

    燕守平点评:我就建议一条,你这两只手,双臂自然下垂就好了,现在有点架。架了以后,将来你拉快板就吃亏。

 

    24进10第四场李镕池伴奏《沙家浜》(朝霞映在阳澄湖上)

 

    燕守平点评:小李拉得不错,你将来肯定是个很好的琴师、名琴师。现在就拉这么好。不过你太小了,有的音拉得不准。你的伴奏意识很强,但是托腔保调你估计错了,你跟演员估计的不在一起,不同步,所以你按照你这么拉,他按照他那么唱。

   

    24进10第四场熊宣华伴奏《玉堂春》(玉堂春含悲泪)

 

    李祖铭点评:你两只手都没什么大毛病,就是在节奏方面,你现在就有一个一沾到双字,就是字一多,你就往前赶落。这有一个规律,我给你举个例子,43 216 12 4447 43176746 足够了,越双字的时候,你自己心里别发慌,你是----呼噜呼噜就过去了,不但字儿不清楚,你的节奏突然间往前拱了一下,听着特别不舒服。倒不是说非要成心,“我这有了啊,得注意啦”,有这个意识,但不要自己赶落自己。

    燕守平点评:张派唱腔高低、强弱特别分明,你再分明一下就行了。现在你分了,但分得不太清楚。再有,个别音有点不准。你托演员的时候,需要你托一把,你不托了,你就不管了,呵呵。

 

    24进10第四场李俊生伴奏《状元媒》(自那日)

 

    李祖铭点评:我是打算要给你晋级了,但是你有今天的晋级,我希望你下来应该请请底下这些老师们。你要没他们你是够呛,尤其你后头那个码出槽了,要没有底下乐队给你托着使劲,你也蒙不过去了,对不对?你那撺把太卯上了,可不那弦得出槽吗?

 

    24进10第四场桑鲁成伴奏《上天台》(金钟响)

 

    燕守平点评:你看你刚才伴奏多好,严丝合缝,跟演员配合得也不错,伴奏意识很强。我就提一点,你这手里拉老生的东西,这三眼,快的,我觉得你左手的东西太多了,带的挂字,装饰音太多,它就给人一乱的感觉,听着乱得慌,它不干净。它忌讳就是乱、贫、脏,这都不要。你加这些对不对?对。但要分什么节奏的东西,慢的可以加,快的适当地往下减,再快干脆不要,干净啊!

 

    24进10第四场王义明伴奏《刺王僚》(列国之中)

 

    燕守平点评:王先生你拉的跟演员配合得不错,说明你心里有唱腔,有演员唱的意思,伴奏的意识很强。不足的地方就是你那个弓速太快了,你看那个导板,紧捣,这一捣不要紧,就显得很小气,这个大气就没有了,派头就没有了。你得把这个派头拉出来,他这个王僚很有身份的,要把剧情人物----,还有你伴奏的风格也没有了,这么一来我说难听点就很小气,不大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