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环境影像传播:王志强记录抗疫的细节变化

标签:
人与环境摄影大赛人与环境影像传播平台 |
分类: 大情小事 |
王志强 /文/ 摄
我住在黄浦区半淞园路街道,我们小区从3月24日下午2点开始居家隔离。由于小区事先有通知,故赶在隔离前去超市采购了一些生活用品。隔离期间除了不能外出,日常生活基本正常。
我以前是摄影记者,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拍摄了大量片子。苦于一直没时间好好整理。这次居家半月多来,倒是有空整理了不少以往拍摄的片子。
比如1997年参加上海摄影家代表团去俄罗斯交流与2016年去尼泊尔采风的片子,以及前几年拍摄的上海海湾森林公园梅花、上海邮政大楼等。
人与环境影像传播平台:《俄罗斯摄影》王志强 /文/ 摄
人与环境影像传播平台:《俄罗斯摄影》王志强 /文/ 摄
人与环境影像传播平台: 《尼泊尔摄影》 王志强 /文/ 摄
我将整理好的片子连同隔离时小区核酸检测时手机即时摄影作品等,以约两天多一篇的频率分别发布在美篇平台上,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
居家隔离时,我也在用手机摄影,拍摄内容以小区核酸检测居多。此外,也会用摄影语言搞点小创作。比如这段时间,很多朋友在朋友圈里晒菜,他们一般都是把菜盛在盘里。而我是拍锅里的菜,特别是揭盖时,热气袅袅那一刻,别具气氛。
大家也在拍抗原显示条,我特地找了个绿色塑料袋,弄出皱褶,将两支抗原显示条成V字形摆放,用LED小灯补光,手机超级微距功能拍摄。画面虚实相间,对比鲜明,意喻“生命”与“胜利”。
人与环境影像传播平台:两支抗原显示条成V字形摆放。 王志强 | 摄。
隔离期间,我印象最深的是3月26日小区全员核酸检测时,在小区雕像前,见到一位女士正在翩翩起舞。她或许刚做过检测,或许正在等待中,但无论生活怎样变故,她用轻盈的舞步作了最好的回答。于是,我用手机拍下了这一刻,并采用黑白来表现,以利于画面的简洁与凸出氛围。
在小区雕像前,见到一位女士正在翩翩起舞。 王志强 | 摄
其实,所有的重大事件对于摄影师来说,都是拍摄良机,包括这次的上海疫情。但由于居家隔离的原因,除了特定拍摄者外,大多数摄影人都只能局限在家及周围很小的范围内,但这不等于拍摄时不带思考。
人与环境影像传播平台:《抗疫图片》王志强 /文/ 摄
首先观察很重要,只有看到、想到才能拍到;其次拍摄时也很讲究,为了不干扰拍摄对象,体现真实的即时场景,我在拍摄时常常采用盲拍的手法,并且会多拍几张同样的内容,这样成片率会更高,比如4月9日晚核酸检测,我观察下来较之以往有以下变化,一是电梯把门分批下楼;二是凭房号纸出大楼门;三是现场不时喷洒药物;四是核酸检测拉大空挡。一线的防疫变化,也是上海防疫这个重大事件中的一环。因此,以小见大,真实表现事件进程也是对重大事件的拾遗补缺。
大白把门分批下楼。王志强 /文/ 摄
凭房号纸出大楼门。王志强 /文/ 摄
不时喷洒药物消毒。王志强 /文/ 摄
核酸做时拉开空空档。王志强 /文/ 摄
目前,我们很多人仍在居家隔离中,希望居家的朋友们心态上必须重视。静心观身边,随手巧摄之。悟经修内功,趁得空闲时。待到开封日,再叙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