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节:浦东市民的花园笔记|慢下来后,她将花园融入生活

标签:
人与环境摄影大赛人与环境摄影大赛组织人与环境影像传播平台植树节生态摄影 |
分类: 人物 |
从鱼池设计到花朵调色,再到配备浇灌系统,海鱼一步步打造出自己理想中的花园。

开始种花后,没少走弯路。最早种月季时,不了解它的习性,种在了没有阳光的地方,几年过去,小苗一直不长大。后来懂了,把它们移到向阳处,不到一年,月季就发得很大了。

虽然经历过失败,但我很享受一步步打造花园的感觉,家人也支持我建花园。建造鱼池的时候,考虑到不同角度的观看效果以及庭院的层次感,我把它设计成弯曲的样子,甚至自己画了图纸。我还把鱼池里挖出来的土,堆成小丘,在上面种花。关于花园设计,我的理念是呈现出四季之美——夏天我希望它是清凉的,就挑了淡紫色、白色等浅色系的花;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就选橙色、金色、红色等深色系的花。
我会想得很细致,每棵花的位置、颜色以及旁边搭配什么植物,我都会预先选好。

三四月份,正是花开好时节,花园里的月季、铁线莲以及风车茉莉,都开得正好。尤其是风车茉莉,它一开,整个院子都飘着香味。过段时间,夏天来了,蓝雪花、绣球就开了,特别美。
等到秋天,枫树就红了。这棵红枫长了快20年,我特别喜欢,它春夏秋都有叶子,帮室内遮挡很多光线,等到冬天叶子落尽,光线刚好全部照进客厅,很温暖。每年八月底,我会把春天长出的老叶子全部摘掉,过半个月左右,它会再长出火红的枫叶,很漂亮。

我建花园,还有个概念,就是把外景移到家里。所以装修房子时,就把玻璃、窗户、门,都做得很大。这样,无论是在厨房,还是客厅,我抬头就能看到花。所以,我家花园最大的不同,是它跟生活贴得很近。种花的过程,让我了解到每种植物的脾气都不同,要认真观察它们并加以思考。比如以前,我对自己也不太关注,养花后,我意识到连花花草草都要营养,人更要营养。
植物也有我们意想不到的力量。我家那棵蓝雪,已养了好几年,后来一个冬天,因为天太冷被冻死了。我觉得好可惜,最后,我还是没舍得把根挖掉,没想到后来它慢慢又发了枝条,还盛开了。真是太惊喜了。

种花后,我主动加了小区花友群,他们发的每条消息我都会看。我们也会在群里组织活动、分享花种。每年5月1号左右,大家就会挨家挨户参观,很开心。种花久了,我也掌握到一些技巧,浇花费时费力,为了减轻这部分负担,我就装了浇灌系统。除了设计好每个喷头的位置、大小,我还设置了定时系统,这样可以确保我在外旅行时,也能照顾到花园。我想把这套系统推荐给更多花友,希望大家跟我一样享受花园带来的快乐。
每天早上起来,我就在吧台上冲杯咖啡,看着外面的花园,美好的一天就开始了。
后记
花园建在哪里、有多大,或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与花和叶打交道的日子,那些琐碎却又美好的时光不仅让自己得以喘息,打败了生活中的虚无与无意义感,更让疫情影响下的我们,寻得一方心灵的净土与灵魂的自由,或许这就是拥有花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