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特等奖”!

(2016-06-08 08:50:26)
标签:

胡永新

课例竞赛

特等奖

分类: 成长
     2015年12月,随州市继续教育中心在“2.1.5名师”培养对象中举行了教学课例竞赛活动。我怀着敬畏的态度,将自己送课下乡、迎接湖北省特级教师观摩团的真实课例《生物入侵者》认真写了出来,交了上去。原以为是个形式,对获奖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
    没想到继续教育中心竟然非常重视,竟然真的组织了21位专家评委认真评审。更没有想到的是,我的课例作品《有效,有理,有法,有趣——胡永新<生物入侵者>课例》真的获奖了,而且是“特等奖”!当友人告诉我这个消息的时候,我不敢相信。现在,我下载了随州市继续教育中心的文件,我相信了。谢谢领导专家对我的厚爱!
        此刻,我有一个真实的感受:天道酬勤,用心做事总会得到肯定! 这是我生命中的第一个特等奖。我将更加用心更加努力地工作,将语文教学研究进行到底,将提升自己语文教学的幸福感和学生学习语文的幸福感进行到底!
         现将继续教育中心的文件贴在下面,与关心我成长的友人分享。

随州市“2·1·5名师培养工程

名教师培养对象教学课例竞赛评选结果通报


各县、市、区继续教育中心,随州高新区教育局,大洪山风景名胜区教育局,市直各单位、学校:

为进一步推动随州市“2·1·5名师培养工程扎实开展,促进名教师培养对象专业成长,了解培训之后所产生的阶段性效果,展示他们将培训理念应用于课堂教学的能力,依据《随州市“2·1·5名师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名教师)教学课例竞赛办法》,随州市继续教育中心成功举办了教学课例竞赛活动。现将情况通报如下:

一、参赛作品数额及获奖情况。

本次活动共收到参赛作品219份:其中中学语文组42份,中学数学组19份,小学语文组59份,小学数学组32份,英语学科组17份,理综组26份,文综组24份。作品评审采用专家组团,分组评比,取平均分的方式。经21位专家评委认真公正评定,共评出特等奖6人,一等奖18人,二等奖33人,三等奖53人。获奖名单见附件。

二、参赛作品质量效果

从参赛作品来看,有倍受鼓舞的欣喜,也有有待改进的遗憾:

(一)课堂成效明显  成果丰硕

1、课堂实践经验丰富。大部分教师的课例能体现其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正确解读新课标的能力。

2、课堂教学以生为本。一部分课例做到了教学设计生本化,教学形式多样化,教学目标层次化,教学效益优质化,能在开放、动态、系统中整合资源,打造课堂的自驾课,让学生自己去驾驭课堂,自主去探求知识。

3、课后反思全面深刻。不少课例的教学反思是高质量的,能体现教师本身较高的学科素养,既有成功策略的梳理,也有课堂效果遗憾的原因探究,更有遗憾之处的弥补措施,真正能起到改进教师本身的教学行为的作用。

(二)学习和态度要加强  创新能力待提升

1、理论学习应加强。在参赛的219名教师中,部分教师的教学课例没有按照《通知》中规定的撰写要求去完成,环节不清晰具体,与教学实录、教学设计相混淆,部分教师把课例写成一般的教案。还有一些课例根本体现不出教师新的教学理念。有的教学案例虽然有中心问题,思考却只是泛泛而谈,缺少深度思考。

2、学习态度待端正。七个学科小组交上了的作品都有抄袭的现象,有些学科还比较严重,最严重的学科超过40%的作品是从网络上抄来的,甚至个别教师在抄袭的过程中原作者的名字都没有改,一字不差进行的原文下载。有一个学科出现了三个教师的作品是一模一样的。有些案例是从网上下载下来的,属于虚构了。因为是虚构的,针对描述的情景谈个人感受或理论的说明,就无法到位,也更谈不上再去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教学行为,来促使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和教育水平了。要表扬的是文科综合组的作品相对来说表现比较好,只有少数几篇有抄袭现象。同时还有一部分教师没有参加竞赛,市继续教育中心已将名单统计存档。

3、创新能力需提高。教师在课堂创新中略显不足,鲜有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到极致的课堂;在教学设计方面,教师对课堂生成问题的预设和应对措施等还有待加强。

三、对参赛者的几点建议:

1、选好问题。建议课例撰写的前面部分,加入主题概述、教学背景、根据发现的问题做出的教学设想、采取什么样教学方法等。

2、勤加积累。部分教案借鉴网上资料过多,失去了自己的思维。建议平日注意资料收集,及时记录日常教学中的教学中的精彩片段,积累经验。每次上完课后梳理出一两点小策略,日积月累就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策略库,这样写出了的案例才是真实可读的。

3、广泛阅读。多读一点学科专业方面的书籍,组织开展一些多样化的教研活动,开阔学科视野。

4、精准定位。名师角色定位要准确,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和学科素养,对待自己的教学要持有一种认真负责的态度,要有自己独特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特色,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练就一项自己的教学绝活。

随州市“2·1·5名师培养工程名教师培养的主要方式为:集中面授,在岗实践和成果竞赛。每次竞赛将择取优秀作品汇编为《随州市“2·1·5名师培养工程培养对象专业成长成果集》(名称暂定),同时所有竞赛成绩记录在案,在培养周期结束后,作为推选名师的重要条件之一。望大家认真对待,发挥自己最好的水平。

 

附件:随州市“2·1·5名师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名教师)教学课例竞赛获奖名单。

 

 

2016516


附件:

随州市“2·1·5名师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名教师)

教学课例竞赛获奖名单

 

中学语文

特等奖1名:胡永新

一等奖3名:刘自斌  张春娥  孙晨曦

二等奖6名:彭玉梅  刘敬鸿  王卜东  胡晓春

梁申勇  李周维

三等奖10名:何华东  张义玉  韩红梅  刘永赋

彭世伟     左小梁   

   杨春晖

中学数学

特等奖1名:潘德艳

一等奖2名:王     

二等奖4名:李汉涛  田文波  余松林  尚卫成

三等奖7名:李从华  陈纯洪  余晓艳  吴云良

杨成全  范世兵  徐克波

英语学科

一等奖1名:续云华

二等奖2名:林海燕   

三等奖5名:张林利      黄玉梅  赵玲珑   

文综学科

特等奖1名:刘振宇

一等奖2名:刘    郭春生

二等奖5名:余    程翠红  任爱红  徐长城  李荣林

三等奖9名:宫金诚      张艳娥  蔡金萍  刘丽艳

谭永恒  杜淑会  卢永涛  普子锋

理综学科

特等奖1名:李 

一等奖2名:金小玲  邢大义

二等奖3名:吴艳林  刘从新  任金秀

三等奖4名:汪崇庆  黄公权  李从国   

小学语文

特等奖2名:谢    梁艳玲

一等奖5名:何晶晶      陶泽民  李常波   

二等奖8名:沈春珍  吴如冰  毛玉琼  张德强  邱南京

         

三等奖11名:汪云兰  何玉霞  陈小凤  刘明芳  邓秀文

陈秀梅         熊丽红   

何丽婷

小学数学

一等奖3名:吴        邹晓梅

二等奖5名:熊炳俊  张秋菊      支欣荣   

三等奖7名:刘春湘  张先清  汤文明      张宝玲 

黄传竹  罗庆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