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白亚立 海英
写作时间 2011年12月21日
香港有一座历史悠久,建筑精美,风格典雅的教堂----圣约翰座堂.
座堂,是香港的叫法.查查<<现代汉语词典>>,发现没有收录这个词条.
圣约翰座堂坐落在香港岛的花园道上,门牌为花园道4--8号.参观圣约翰座堂,可以乘坐地铁港岛线在金钟站下,步行到达.
我们是在2011年11月16日早上来到圣约翰座堂的.
这是一座拥有160多年历史的老教堂,1847年奠基,1849年3月11日举行第一次公开崇拜.在香港的最古老的建筑中,它名列第二.1996年被列为香港法定古迹.
这是一座建筑精美的教堂.正中的塔楼犹如一座童话里的古堡,教堂的门窗,内外的装饰,都是那么的精致,站在它的面前欣赏,你会感到是一种美的享受.
这是一座风格典雅的教堂.整座建筑设计采用了13世纪初英国及歌德式建筑风格,居中为中殿,两旁有侧殿,塔楼的米黄色与殿堂的乳白色搭配起来,显得淡雅柔和.
圣约翰座堂免费让游人参观,允许拍照,但不能使用闪光灯.而在座堂正门里还摆放着中英文的简介小册子,游客免费拿取,小册子里对座堂的历史,建筑,器物都有具体介绍,你可以按图索骥,领略它的风采.
一. 座堂的外部
P1. 米黄色的塔楼,乳白色的殿堂,海蓝色的屋顶,涂抹出清新的画面.

P2.
座堂的窗户极居个性.

P3.
外墙的形态敦厚而庄重.

P4. 在高大棕榈树的陪衬下,在摩天大楼的对比中,座堂显得更为典雅.

P5. 塔楼南门上的小图案是香港首任总督的徽章.

P6. 塔楼西门上方的字母"VR"是为纪念座堂建成于1847年维多利亚女皇在任期间.

P7. 塔楼北门上方的图案是香港第二任总督的徽章.
P8. 富有特色的门窗.

P9.
座堂的环境很幽静.

P10. 座堂的侧门.
二. 座堂的内部
P11. 正门内的马塞克嵌画,是1968年加的.
鹰,是圣约翰的标志,这是本地的银腹海鹰. 十字架,是在中国发现的13世纪设计的东叙利亚教会的十字架,代表耶酥的受死.
P12.
手代表着圣父的创造,鸽子和火代表圣灵保惠师.
P13. 座堂内景.

P14.
桌子上摆放的圣经.

P15. 1890年的洗礼盆.

P16.
主圣坛.
P17.
读经台.是诵读圣经时用的.鹰表示上帝的圣言借助鹰传到世界各地.

P18.
侧殿.

P19. 南排首行座位上有皇室徽章,在1997年回归之前,这座位是留给港督及探访香港的英国皇室成员的. 和外墙的港督徽章一样,座堂里也留下了一抹殖民地色彩.
三.
彩绘玻璃窗户
座堂原有的彩绘玻璃窗户在日本侵略军占领香港期间(1941--1945年)都被拆毁,日本人把座堂用作俱乐部,拆掉很多装置和设备.现在看到的彩绘玻璃窗户是1949年上海圣三一堂教友赠送的.
P20.
正殿东面的窗户画的是耶酥在耶路撒冷城外被钉在十字架上.他的母亲圣母马利亚及门徒约翰陪伴在十字架前.

P21.
北面的窗户画的是耶酥平静风暴的圣经故事. 此窗户也为了纪念所有在世界大战中丧生于海难的人们.

P22.
南边的窗户画的是耶酥生平的故事. 左边是耶酥在牧羊人及东方之星中诞生. 中间是耶酥在门徒中升天.
右面是耶酥接受施洗圣约翰之洗礼.
四. 座堂外其他的建筑
P23.
东南面城堡式的建筑是圣约翰座堂的书店.
P24. 西北边的塞尔特式十字架.为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殉难者.

P25.
二战时在香港之战中倒在座堂外的英国士兵麦士维的墓地,他是罗马天主教徒.
感谢圣约翰座堂为我们提供了详细的资料,使我们对这座香港的古迹有了深入的了解.
怎样到达圣约翰座堂:在香港地铁港岛线的金钟站下车,从B出口出来,向左边走,上几凳台阶,走到到红棉路,沿上坡路走可到.途中可欣赏力宝中心大楼,中银大厦等建筑物.
圣约翰座堂旁边就是建于1917年的前法国外方传道会大楼(现香港终审法院),即P24后面的红砖楼.
圣约翰座堂东边马路斜对面是1914年建的梅夫人妇女会主楼,再往上是1918年建的圣欲瑟书院北座和西座.
圣约翰座堂离香港旧三军司令部官邸(现茶具文物馆),香港礼宾府,香港动植物公园都不远.
这些老建筑都可一并游览.
更多的"慧眼看香港"系列博文,敬请关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