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亚立 海英
写作时间 2010年9月5日
早在九百多年前,北宋时期的赣州知府在贡江和章江之间,修筑起一座高大雄伟的城池,东俯贡江,西镇章江,北扼两江交汇之赣江.
时间一晃近一个世纪过去了,可喜的是,这座宋朝古城虽经沧桑巨变,却保留完好,除了1958年拆毁一段城墙外,赣州城古韵犹存,风采依旧.
2007年11月14日,我们从于都红军长征第一渡返回赣州已是傍晚6点半多了.从汽车站乘坐8路车到了南门口.在"筷子餐厅"吃的晚饭,其中烧鱼做得很好,细嫩香口,经常想起来.
走到厚德路,住进赣南宾馆(标间150元).
第二天一早,宾馆门口的交警告诉我们,去郁孤台打车只需4元,我们便乘出租车先到了郁孤台.吃完早餐,开始了古城的游览.
一. 郁孤台下清江水
赣州古城西,章江岸边,有一座小山,名叫贺兰山,虽然只有海拔131米,却在整个城中昂首兀立.山顶建造的这座楼台,也就因树木葱郁,傲然孤峙而得名郁孤台了.
宋代多有名人登临,苏东坡,辛弃疾更是留下千古佳作.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成为吟咏名唱.
我们是当天来得最早的游客.山下辛弃疾塑像耸立,拾级而上,来到郁孤台下,买了门票(每人15元),登上这座几经废兴,1984年重建的名楼.举目四望,满目郁郁葱葱,一江章水绕城而过.
P1.
郁孤台下英雄立,"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P2.
"郁孤台下清江水",千年多少英雄泪.

P3. 郁孤台上游人来,登临怀古寄幽思.
二.
宋朝城上满目秋
从郁孤台走到古城墙上,先向左走了一小段路,来到西津门,这是赣州古城现存的四座城门之一.城门外有一桥横跨章江,名西门人行桥.
返回经过郁孤台再向前走,到达北门,沿城墙继续前进,就到了涌金门,往前是建春门.
这样走遍古城四门,谁人会登临意?
P4.
古城秋色.

P5. 建春门城楼展雄姿.

三. 无限楼台烟雨蒙
从郁孤台走过北门,就到了城北角上的八境台.八境台也是宋朝时的一座名楼.苏东坡曾写下<<虔州八境图八首并序>>,赞美在八境台上所见美景."无限楼台烟雨蒙","涛头寂寞打城还,章贡台前暮霭寒."
可惜名楼屡次毁于大火,我们所见的还是1987年才重建的.门票每人20元.
登上八境台,放眼八方,赣州赏心悦目的景色尽收眼底.
P6. 八境台新貌.

P7. 东坡留佳作,后人多瞻仰.

P8.
登临八境台,章贡汇聚来,两江并一水,赣江展风采.

P9. 赣江美景.

P10.江岸风光.

P11. 客家先民南迁纪念坛.
四. 建春浮桥存古意
在建春门外,贡江奔流,宽阔的江面上有一座桥,它不同于一般的桥,而是保存下来的一座古浮桥,非常难得,非常有特色,桥面木板搭成,桥下木船支撑,两端可开启,容船驶过.
进出建春门的人们,从桥上往来,可步行,可骑车,唯独不能驾车.多么有风味的一座古桥啊.
P12.
贡江上的古浮桥.

P13. 浮桥跨江.

五.
灶儿巷里是名街
我们在建春门打听去灶儿巷的走法,当地人说就在城里不远处.进城门,过马路,穿过烧饼巷,左拐不多远就到了灶儿巷.
一条古香古色的小巷展现在我们面前,这可是宋朝时六条大街中的一条啊.巷子长227.3米,保留着当年的店铺,作坊,钱庄,宾馆,民居等.
我们从巷口走到另一头,在牌坊旁有一块石碑,在当地一位老者指导下,将模糊的碑文读了一遍,可惜没有记下来,也没有拍.悔!
午饭我们是在巷子里的董府酒家吃的.这座宅院曾是一个钱庄,后来董氏买下来修葺一新,改做了饭庄.我们选择在天井前就餐,光线明亮,空气清新,还可欣赏这天井式建筑.
P14.
灶儿巷巷口.

P15. 当年的钱庄,现在的饭庄.

P16. 董府酒家天井下.

游完灶儿巷,后来在回家的火车上,写诗一首:
题灶儿巷
客舍,钱庄,府衙,
诉说当年繁华;
灰墙,青砖,皂瓦,
见证人间变化.
从灶儿巷又走回建春门,乘坐2路车到了赣州火车站,买好下午1:05去南昌的火车票,告别这座让人走了还想再来的宋朝古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