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亚立 海英
写作时间 2010年8月28日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一句经典的诗句,将多少语言都难以描绘的美景浓缩在几个字之间;又成为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旖旎风光.
在追求小桥流水人家的行列中,又多了两个人,这就是我们.
2007年11月9日,我们离开景德镇凯旋商务酒店,在马路对面乘坐108路公交车到了景德镇火车站,费了好大劲才找到景德镇短途汽车站,买好了去婺源的票(每人22元),在路边的饭店吃了早饭.
9:10发车,100分钟后到达婺源汽车北站.买了张婺源地图,婺源的各景点分散在好几个地方,相距又较远.车站里有开往不同景点方向的车,我们上了经过李坑的中巴,每人4元,县城到李坑有12公里.
汽车在公路边停下.下车后,又走了几百米,来到了李坑景区门口.门票每人30元.
P1.
李坑景区外景.从大门向里望去,可以看到近处的徽派房屋和远处的文昌阁.
一. 李坑画卷
李坑,一个始建于北宋时期的古村落,最早名为"理田".因村民都姓李,当地人称"溪"为"坑",便得名李坑了.
北宋的建筑不多,村内基本都是明清民居.溪水穿村而过,九曲十弯;小桥跨水而架,形如彩虹;在桥水之畔,徽派建筑粉墙黛瓦,勾画出李坑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精彩画面.
P2. 中书桥.
从大门向村里走去,不多久来到一座砖制的小桥旁,桥上有廊亭遮挡风雨.这是李坑也是婺源现存最古老的桥梁之一.桥长10米,宽3.9米,高3.5米.是由村民李侃在中了进士做官至中书舍人一职后回乡时捐资建造的.村人为了表达感激之情,便把桥名定为"中书桥".
P3. 卫乡桥.
明朝时李坑出了一位风水师,名叫李景溪,他认为在这建一座桥,可扼住关口,防止村里财气流失.桥身刻有"卫乡"字样.有人因桥如彩虹,叫它彩虹桥.溪水从桥下欢唱着流过.

P4. 流水.
进了村子,溪水伴你而行.游船泊在水边,水中倒映出白房绿树.这个季节游人不多,李坑恢复了它原有的静寂,悠闲.

P5.
流水.
溪水从家门前流过,女人在河边洗衣,孩子们在溪旁玩耍,红红的灯笼高高挂起,为村里增添了一点热闹气氛.木板桥,石板桥不多远就有一座.

P6. 人家.
李坑人家祖祖辈辈生活在这山清水秀的田园风光中,是旅游的热潮搅动了他们恬静的日子,也让他们打开了门窗,融入大千世界里.我们走到高处,俯瞰这个古老而又崭新的村落.

二. 彩虹桥
游完李坑,走到公路旁,乘坐中巴回到婺源汽车北站,再乘去清华镇的车,游览彩虹桥.清华镇比李坑稍远点,车票每人6元.到了清华镇,步行到彩虹桥景区,门票每人20元.
P7.
彩虹桥.
南宋时的一座长达140多米的廊桥.桥墩呈半船形,可有效的分解洪水;墩距也据洪水冲击大小而不同;条石叠砌,紧密牢固.而桥面木制部分利于后人维修.古人可谓聪明绝顶.
P8. 跳跳石. 横穿河中,水少时可以踩石而过,到河对岸去.

离开彩虹桥,到唐代老街转转,走回清华镇汽车站,乘车回到婺源汽车北站.再乘坐1路公交车到大桥站下,住在北门大桥旁的国防园宾馆,标间 70元.傍晚到附近的步行街,在那吃了晚饭.
三. 星江河晨曲
第二天一早,我们来到北门大桥上,欣赏桥下星江河的景色.河水穿城而过,两岸绿树成荫,淡淡的晨雾笼罩河上,俨然一卷水墨画.一只小舟荡于江中,又为画面增加了动感元素.
P9. 婺源星江河.
与李坑的小桥流水人家和清华镇的彩虹桥可谓相得益彰.
从桥上下来,我们乘坐1路车到了婺源汽车西站,这里可以去上饶.8:30汽车开动了,婺源之旅也就随之结束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