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寿山石砚 鲁柘澄泥砚

(2013-08-12 18:31:10)
标签:

鲁柘砚

澄泥砚

杨玉祯

文化

分类: 鲁柘砚

一门失传了近千年的传统工艺,如何在他的手下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五十岁从头学艺,在土与火相伴的岁月中,他经历了哪些磨难?如今已年近八十的他,对于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又有哪些独特的想法?CCTV4《流行无限》12月16日22:00播出《澄泥砚制作大师杨玉祯》。

 

HTTP://SISHUITC.TAOBAO.COM

《流行无限》澄泥砚制作大师杨玉祯

-
 
http://p3.img.cctvpic.com/20121214/images/1355455446291_1355455446291_r.jpg鲁柘澄泥砚" />

 

 

http://p3.img.cctvpic.com/20121214/images/1355455468137_1355455468137_r.jpg鲁柘澄泥砚" />

 

 

http://p3.img.cctvpic.com/20121214/images/1355455488357_1355455488357_r.jpg鲁柘澄泥砚" />

 

一门失传了近千年的传统工艺,如何在他的手下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五十岁从头学艺,在土与火相伴的岁月中,他经历了哪些磨难?如今已年近八十的他,对于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又有哪些独特的想法?CCTV4《流行无限》12月16日22:00播出《澄泥砚制作大师杨玉祯》。
 

http://img03.taobaocdn.com/imgextra/i3/43150333/T24pgPXf8aXXXXXXXX_!!43150333.jpg鲁柘澄泥砚" TITLE="寿山石砚 鲁柘澄泥砚" />

鲁柘砚简介:

鲁柘砚1、鲁柘砚即鲁柘澄泥砚,又称柘砚、鲁柘砚、柘沟陶砚等,为四大名砚之一,产于有五千多年制陶历史的古镇——柘沟。始于唐代,盛于北宋,为历代名家所喜爱和收藏。清乾隆皇帝曾为其收藏的钟式东鲁柘砚赋诗一首:“模削谁成几上宾,洪钟作式出陶均。设如洞理文流响,七召畴为待扣人。”鲁柘砚在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东南亚地区也享有盛誉。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制砚工艺已失传八百余年。

1990年在鲁砚专家石可教授的指导下,组成专门班子,经精心研制,终于研制成功,并作为高级礼品赠国际友人。目前,鲁柘砚已经生产以墨、酱红、灰、花等十多个花色、品种,具有沉静坚韧、温润如玉、含津益墨、声若金石、手触生晕、发墨如油、不渍水、不损笔等特点。其质地、造型、色泽、使用等方面,既可与唐宋名砚媲美,又优于国内同类产品,实属艺苑瑰宝。

 

 

 

 


 

 

 

 

 

 

 

 

 

中国四大名砚-鲁柘砚小知识:

鲁柘砚,又名东鲁柘砚、柘沟石砚(柘沟石姓所制)、柘沟陶砚,因其是用澄过的泥烧制而成,所以也称“鲁柘澄泥砚”。它同端砚、歙砚、洮砚并称我国四大名砚。因产于周朝鲁国属地柘沟(泗水县柘沟)而得名。
从柘沟镇出土的大汶口文化晚期的遗址可以看出,柘沟的先民就烧制陶器。秦汉时期,柘沟的制陶业拓宽了门路,小巧的古香炉,大型的缸、甏、盆、罐等产品,已行销晋、冀、鲁、豫、皖等地,同时生产已突破单一的生活用品类,伸向文化领域,书写用的研磨器鲁柘砚也随着文化的繁荣应运而生,唐宋达到鼎盛时期。故宫博物院及各地博物馆存鲁柘砚颇丰,多为北宋抄手砚精品,砚背钤印除“鲁柘砚”、“东鲁柘砚”外,尚有“柘沟赵砚”、“柘沟袁家”、“柘沟石家”、“柘沟彭家名砚”等等。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编《泗水乡土志》称:“柘沟镇瓦砚质甚坚细,本境临境多行使者,故柘砚之名亦著。”
鲁柘砚的制作历史悠久,工艺复杂,技术难度大,制作过程全部由手工完成,工艺流程需选料、配料、过滤、澄泥、制坯、整形、阴干、雕刻、打磨、装匣、入窑、出窑、修整、抛光、上蜡等近20道工序。
鲁柘砚质地细腻,温润如玉;就形设色,层次分明;能方能圆,可塑性强。雕刻题材丰富,有的砚铭记载了当时社会发生的重大事件。乾隆皇帝还把他对鲁柘砚的题诗刻在砚体上。无论是历史故事还是诗词歌赋,无不搭承鲁柘砚这一文化载体,漂流四海,流传百世。鲁柘砚在日本、韩国、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也享有盛誉。鲁柘砚及其制作工艺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结晶,对传播文化艺术,推进民族文明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

鲁柘砚制作工艺:

柘砚制作工艺复杂,技术难度大,制作过程全部由手工完成,工艺流程需选料、配料、过滤、澄泥、制坯、整形、阴干、雕刻、打磨、装匣、入窑、出窑、修整、抛光、上蜡等近二十道工序。体现了自然意趣和人工工艺的高度结合。

http://img02.taobaocdn.com/imgextra/i2/43150333/T237VnXlpaXXXXXXXX_!!43150333.jpg鲁柘澄泥砚" TITLE="寿山石砚 鲁柘澄泥砚" />

http://img02.taobaocdn.com/imgextra/i2/43150333/T2tA4nXfdaXXXXXXXX_!!43150333.jpg鲁柘澄泥砚" TITLE="寿山石砚 鲁柘澄泥砚" />

http://img01.taobaocdn.com/imgextra/i1/43150333/T2xA8nXaxaXXXXXXXX_!!43150333.jpg鲁柘澄泥砚" TITLE="寿山石砚 鲁柘澄泥砚" />

http://img01.taobaocdn.com/imgextra/i1/43150333/T2SRdnXhJXXXXXXXXX_!!43150333.jpg鲁柘澄泥砚" TITLE="寿山石砚 鲁柘澄泥砚" />

  鲁柘澄泥砚,又名鲁柘砚、柘沟陶砚,因产于周朝鲁国属地制陶古镇柘沟得名,相传为唐朝时四大名砚之一,南宋以后,鲁柘砚逐渐失传。1972年中日建交后,日本访华团成员提出要购买鲁柘砚,这才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发现鲁柘砚原产地在泗水县柘沟镇。此后,泗水县多次组织生产,均未获成功。1989年孔子文化节期间,省金石专家石可提出恢复鲁柘砚生产的愿望,得到省市县各级领导的重视。于是,一所简陋的“研究所”诞生了。石可先生带领着三名当地民间能工巧匠研制,出生于泗水县柘沟镇农村、小时候接触过鲁柘砚的杨玉祯临时受命,担当起“研究所”所长的重任。
  一切从零开始。建小窑,购置澄泥工具,制作装泥浆的布袋,搭建阴干泥浆的凉棚,置办整毛坯的板、锤、刻刀等工具……1990年冬,第一窑鲁柘砚试烧。为保险起见,石可只放了一件作品。从备料、澄泥、成坯、雕刻、装窑、烧结等道道工序都格外谨慎,第一窑竟然奇迹般成功了,虽然破损率很高,但大家都非常兴奋。
  1991年后,鲁柘砚的研制、制作经过了无数次的试验、失败,再试验的过程,现已研制出十多个花色、200多个品种(以仿唐宋名砚为主),鲁柘砚具有沉静坚韧,温润如玉,含津益墨,声若金石,手触生晕,发墨如油,不渍水,不损笔,古朴大方等特点,其质地、造型、色泽等方面,不仅超过宋代所制,还优于国内同类澄泥砚。

HTTP://SISHUITC.TAOBAO.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