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724212444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环游世界之中国】献了青春献子孙 ——援藏干部和爱藏青年的青春对话
(2014-07-24 19:34:49)
标签:
西藏
旅游
北纬30度
环游世界
青春
http://mmbiz.qpic.cn/mmbiz/V6ib4micKTZ03mLEFROMM8tJdNOPojDy5XedjbyqxSB0LwfElXxymPJl3yKzjGJGj8paMvRDKbfmEiaTglqMAe4PQ/0
——援藏干部和爱藏青年的青春对话" />
“那个时候生活没有什么选择,想要一个人走出西藏就只有死亡”——在林芝的“拙行者”青年客栈,我正聆听着一位援藏的汉族阿姨在讲述着她的故事。有些凉意的林芝清晨,似乎被阿姨的述说带来了一丝温暖。
眼前这位52岁的阿姨正是这家青年客栈老板的母亲,阿姨姓殷,年轻的时候响应国家号召进藏援助,一待便是28年,献出了人生最宝贵的年华。而如今,阿姨的儿子小丁又来到了西藏林芝开了一家青年客栈,两代人持续在这片净土上扎根,阿姨开着玩笑说这是“献了青春献子孙。”可言语中能够深刻感受到她对西藏的热爱。
【那时代——援藏干部】
http://mmbiz.qpic.cn/mmbiz/V6ib4micKTZ03mLEFROMM8tJdNOPojDy5XBFyk7eMcViaxib8zDgFFBTF3QHDydXcgvM95XdhibudTUZjMtibv8D6yYg/0
——援藏干部和爱藏青年的青春对话" />
阿姨老家是甘肃人,在1985年进藏援助,当时第一站到了西藏日喀则,回忆起那个时候,虽然当地藏族人对他们很好,但是毕竟是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总是会有很多艰难的地方。这种艰难,一方面来自于内地人的高原反应,身体出现各种不适,但更大的艰难,其实是来自于内心:“当时自己过得很压抑,我刚刚到单位的时候,我们办公室就我一个汉族人,他们不会汉语,我也不会藏语,所以我就只有不说话,拼命干活,拼命看书。”阿姨在回忆起那段刚刚到西藏的日子时神情严肃,我能够想像,在那样日子,那样最应该绚烂的青春年华,却遭遇到了惨淡的色彩,内心是怎样的压抑和迷茫。
我不曾经历过那个时代,对于“知青下乡”、“援藏援疆”这些概念也只停留在一些电影电视的记录中。但我能够深刻地体会一个时代对于年轻人命运的那种强烈冲击与改变。狂热也好,压抑也罢,或心甘情愿,或百般不甘,那样的日子,那样的时代都已经过去,但不应该过去的,是历史对那段岁月的真实记录和评说。正如阿姨所说“特别希望有更多人对我们这些来西藏的人有更多的记录,因为我们这些人都已经变老,有的都已经死去”。
http://mmbiz.qpic.cn/mmbiz/V6ib4micKTZ03mLEFROMM8tJdNOPojDy5XOdssibYl8RxjQicJnqk5bh4rs9EFPaM6Q0J6T8mgicFaxYx9zKtvzGZicg/0
——援藏干部和爱藏青年的青春对话" />
阿姨告诉我,援藏干部在西藏待了几十年后是可以回内陆的,但是很多人回去后都有三年的适应期。因为长期待在海拔如此高的地方,生理结构早已发生了变化,突然回到低海拔地区生活,会出现诸如肺水肿等症状,如果能熬过三年就会没事的。“孩子他爸有一个特别好的兄弟,在西藏待了30多年,就是因为回到成都后不适应,肺部出现问题,一年就过世了。”
听到这里我内心有些难过,为个人的宿命,更为那场运动的无可奈何和黯然收场。
http://mmbiz.qpic.cn/mmbiz/V6ib4micKTZ03mLEFROMM8tJdNOPojDy5Xjf9pf5ibywmDYvCVelI4hDNBZarIfSY64jswRg5VF2QdQFd7PcJXC1Q/0
——援藏干部和爱藏青年的青春对话" />
“你一定要去日喀则,去亚东,那里很美。还有江孜,你去那里就能完全了解感受到后藏文化。”阿姨也在不断地给我推荐西藏一些地方,眼神中透露出她对这片土地的热爱。阿姨说虽然当时很苦很难,但是现在走过来后也觉得没什么。我想,对于西藏这片土地,除了当时艰难生活的记忆以外,更多的还有对它的热爱与眷恋。阿姨谈到这些曾经去过的西藏的地方时神采飞扬,眼神中充满着美好和喜悦。
原来,时光在人们身上留下的,除了逐渐衰老的身躯,还有一份时过境迁的美好。
阿姨本来已经在两年前离开西藏去了四川,但发现终究很难适应,最后还是选择回到了西藏,而这一次回来,却带着了她的儿子小丁。
【这时代-爱藏青年】
http://mmbiz.qpic.cn/mmbiz/V6ib4micKTZ03mLEFROMM8tJdNOPojDy5X9w7VHhnZfQzL3H0np2IdCeibhbP5EEThMZMtMibOiaZBzy8SCsorbrNZw/0
——援藏干部和爱藏青年的青春对话" />
小丁,1987年的双子座男青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的广告设计专业,毕业后在北京做广告设计工作,去年来到了西藏开始经营“拙行者”这家青年客栈。
这算得上是一家很多文艺青年比较喜欢的客栈。清晨的时光,坐在这里,简洁的吧台上放着几盆绿植,空气里飘起了咖啡和民谣的味道,张玮玮的《米店》唱着“窗外的人们,匆匆忙忙,把眼光丢在潮湿的路上 ”。墙壁上贴着用心设计的客栈海报,几个年轻人在这里或看书,或敲打着电脑。时光和这林芝的天一样,干净透明。
我想,这应该是小丁喜欢的生活。
http://mmbiz.qpic.cn/mmbiz/V6ib4micKTZ03mLEFROMM8tJdNOPojDy5XwwJREx0jlfE0TdFibKPTsxlmkfL9THHanaevcm6mVtrTlkld6WQlTiag/0
——援藏干部和爱藏青年的青春对话" />
http://mmbiz.qpic.cn/mmbiz/V6ib4micKTZ03mLEFROMM8tJdNOPojDy5XCU17mWjGFuqicZWNdOkjXx96zaTicpoVDtQOSeoToomA58sR3P1N8Q5A/0
——援藏干部和爱藏青年的青春对话" />
谈到开这家客栈的缘由,小丁告诉我一开始其实买下这个院子是想给母亲养老的,后来觉得院子有些破旧便开始修整,最后就决定把这里打造出来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客栈。
“我以前出去旅游也爱住青年客栈,我会去和很多人聊天。你会发现这个世界有这么多种生活方式,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于是觉得自己有什么困难都不再是什么问题。”这也是小丁开这家客栈的初衷吧,所以他在修建客栈时都没有过多去考虑成本,他想要的是带给这些驴友更多舒适,这样自己也很开心。
其实,在西藏、云南等中国很多地方,有着太多太多的这样的年轻人,放弃了大城市的生活,跑到自己喜欢的地方,开客栈,开酒吧,开艺术中心。或许盈利并不是他们最主要的目的,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与热爱告诉世人,我怎样在当下的苟活中去拥有远方和诗。
“你渴不渴,我给你泡杯咖啡”说完小丁就去给我创作了一杯卡布基诺。我用“创作”这个词,是看到小丁在整个制作过程中那份认真专注的表情和享受愉悦的神情,也许这于他不只是一杯咖啡,而是一种生活。他说他是之前在成都跟着一个开咖啡店的朋友学的,后来开了客栈以后有些客人也会教他怎么做好咖啡。
http://mmbiz.qpic.cn/mmbiz/V6ib4micKTZ03mLEFROMM8tJdNOPojDy5XM1Hdlug1XcrSKKgJGa28Uq8ExltyrSnA7UdYdVtCuiaTTRzYRAAibClQ/0
——援藏干部和爱藏青年的青春对话" />
http://mmbiz.qpic.cn/mmbiz/V6ib4micKTZ03mLEFROMM8tJdNOPojDy5X89zDQE0BgOaqW9J5Z03v9h4iaz1QC2AYWVOAxicC8v8uJXPUmD0KkgibA/0
——援藏干部和爱藏青年的青春对话" />
http://mmbiz.qpic.cn/mmbiz/V6ib4micKTZ03mLEFROMM8tJdNOPojDy5XtxXt4J2Yy6HJPqVDibzPVWTaofmNYORib8bWYhBVlVsjUBDRL0SkDZ3g/0
——援藏干部和爱藏青年的青春对话" />
突然明白,相似的人总会相遇。
爱西藏,爱设计,爱在路上的感觉。这是一个热爱生活,也会控制生活的年轻人。而他,也代表了很多80后90后的一种生活方式——我可以不伟大,但我必须忠于自己。
【两代人的青春对话】
http://mmbiz.qpic.cn/mmbiz/V6ib4micKTZ03mLEFROMM8tJdNOPojDy5XedjbyqxSB0LwfElXxymPJl3yKzjGJGj8paMvRDKbfmEiaTglqMAe4PQ/0
——援藏干部和爱藏青年的青春对话" />
此时此刻,在西藏林芝,我没有直接去那些知名的景点奔波,而是在一家微小而精致的客栈和一对母子聊天。阿姨喝着茶,儿子喝着咖啡,而我,却感受着两代人的青春故事。
“我想他考公务员,有个稳定的工资,当时他考上了西藏的公务员,但他最后没有去,我特别生气。后来他去了北京,干了几年,现在又不干了,跑到西藏来了。他经常说出个想法我都震惊了”阿姨在说时常不能理解儿子的想法。
“你们那时候没有选择,只能那样过。而我们现在其实可以有很多不一样的人生。”儿子微微笑着回应着母亲。
我想,这简单的两句话,就体现出了这两代人根本的不同。
不过纵然有很多不一样,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那就是深深地爱着西藏,爱着这片美丽神奇的土地。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环游世界之中国】纳木错,前世今生终须见
后一篇:
【环游世界之中国】风景如画,内心如风,快乐过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