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云冈石窟

(2019-03-15 14:57:23)
标签:

山西云冈石窟

佛教文化艺术宝库

旅游照片

杂谈

分类: 祖国河山
云冈石窟

    去年我重游龙门石窟时产生了要去云冈石窟看看的设想,这个计划当年便实现了。闻名遐迩的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周山北崖。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一公里。现存主要洞窟45个附属洞窟209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五万九千余尊,雕刻面积达一万八千平方米,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这里最大的雕像有17.4米高,最小的为2厘米。云冈石窟是一千五百年前的北魏时期以举国的财力并结集天下能工巧匠一个朝代内完成的浩大工程。有文献记载,该工程开始于北魏和平年间(公元460年至465年)由著名和尚昙曜担纲主持,在当时的北魏京城平城(今之大同市)西郊武周塞最早开凿的石窟五所,即现存云冈第16窟至20窟——"昙曜五窟"。其它主要洞窟,也大多完成于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它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也有资料加上麦积山石窟合为四大石窟)。它们都是我国珍贵的佛教文物艺术宝库。
  云冈石窟和印度阿旃陀石窟和阿富汗巴米扬石窟还被称为世界三大石窟。
   因为云冈石窟的岩体是水砂岩结构,相对比较易于雕琢造型所以在技术不发达的北魏云冈石窟能开创中国大规模石窟创作之先河。龙门石窟主要是在北魏政治中心迁到洛阳后开工,直至经历北宋的四百余年里的开凿而成龙门石窟的岩体是石灰岩结构,石质坚硬难于雕琢,可它有着成果不易被风化而利于长期保存的优点。而莫高窟是砂砾岩结构,结构松散、不能雕琢,只有借助泥作进行彩绘和泥塑制作,因此莫高窟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
   
云冈石窟
题图及此后几幅照片为进入景区大门后的镜头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
进入石窟区的路旁,在古代马车轮碾出痕迹道路处建有1:1的马、车模型。1-4窟风化厉害,在此省去。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

  第五窟与六窟是双窟为一组,窟前是五间四层木结构楼阁,它为清代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建造。第五窟内,中央端坐释迦摩尼佛像一尊,佛高17.4米,是云冈石窟最大的雕像。窟的四壁满雕佛龛、佛像。拱门两侧,刻有二佛对坐在菩提树下,穹顶部浮雕飞天,线条优美、工艺精湛。
  第六窟,窟平面近方形,中央是一个连接窟顶的两层方形塔柱,高约15米。塔柱下面叫层大龛,南面雕坐佛像,西面雕倚坐佛像,北面雕释迎多宝对坐像,东面雕琢有交脚弥勒佛像塔柱四面大龛两侧和窟东、南、西三壁以及明窗两侧,雕出33幅描写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道的佛传故事浮雕。此窟规模宏伟,雕饰富丽,技法精炼,是云冈石窟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在第六窟的中心塔柱上连续雕有33幅描写释迦牟尼从诞生到得道涅槃的佛传故事浮雕栩栩如生甚为壮观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
 窟中共有直达窟顶的方形塔柱,四面雕有佛像。正面,菩萨像保存完好。窟周壁上佛龛上满刻造像和小佛。每一个佛龛中的菩萨造像都是精雕细刻让人叹为观止!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云冈石窟
   
    由于在云冈石窟行程匆匆,窟中文物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因此文中照片可能有个别前后次序颠倒,希博友批评指正。下面除发些照片外,加一些下载百度的文字,以便对有关洞窟作介绍:
    第七窟,窟前建有三层木构窟檐,窟内分前后两室。后室正壁上层刻有菩萨坐于狮子座上。东、西、南三面壁上,布满雕刻的佛龛造像,南壁门拱上的六个供养菩萨,形象优美逼真。窟顶浮雕飞天,生动活泼,各以莲花为中心, 盘旋飞舞,舞姿动人。
    第八窟,窟内两侧有五头六臂乘孔雀的鸠摩罗天,东侧刻有三头八臂骑牛的摩醯首罗天,这种雕像在云冈极为罕见。
    第九窟,分前后两室,前室门拱两柱为八角形,室壁上刻有佛龛、乐伎、舞伎,造像生动,动感强。
    第十窟,与九窟同期开凿,分前后两室。前室有飞天,体态优美,比例协调。明窗上部,石雕群佛构图繁杂,玲珑精巧,引人注目。
  9、10窟内雕像呈现中西文化交融并开始出现中国化、世俗化的倾向。
    第十一窟,窟中共有直达窟顶的方形塔柱,四面雕有佛像。正面,菩萨像保存完好。窟周壁上佛龛上满刻造像和小佛。
    第十二窟,正壁上端刻有伎乐天人,手执弦管、打击乐器,神情迥异,形象生动。他们手中的排箫,箜篌等古典乐器十分珍贵,是研究我国音乐的重要资料。
    第十三窟,正中端座一尊交脚弥勒佛像,高12米多,左臂与腿之间雕有一托臂力士像,这是云冈石窟仅有的一例。南壁门拱上部的七佛雕像,雕饰精美,姿态飘逸。
    第十四窟,雕像多分化,西壁上部,尚存部分造像东侧存有方形佛柱。
    第十五窟,雕有一万余尊小佛坐像,人称万佛洞。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窟周壁上佛龛上满刻造像和小佛,他们个个慈眉善目、表情安然。云冈石窟
昙曜五窟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 

   景区的西头是第16—20窟,是最早期由昙曜主持开凿的昙曜五窟”。魏书称“开窟五所,镌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饰奇伟,冠于一世。”主要造像为三世佛,佛像高大,面相丰圆,高鼻深目,双肩齐挺,显示出一种劲健、浑厚、质朴的造像作风。其雕刻技艺继承并发展了汉代的优秀传统,吸收并融合了古印度犍陀罗、秣菟罗艺术的精华,创造出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按照古人已有“皇帝即是佛陀”的理念,这五座菩萨雕塑同时也具有五位北魏帝王的相貌。这雄伟壮观的昙曜五窟,揭开了云冈石窟开凿的序幕,也开创了中国境内大规模石窟建造的先河。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


 第20窟的窟前带大约在辽代以前已崩塌,造像完全露天。立像是三大佛(西侧立佛已经坍塌),正中的释迦坐像,高13.7米,其面部丰满,面容慈,目光亲切,两耳垂肩,两肩宽厚,造型雄伟,气魄浑厚。坐像雕琢技法相当成熟仿佛佛光普照、普度众生,它是云冈石窟雕刻艺术的代表作

 由于游览时间有限我只能匆匆走过,但它的确让人感叹不已!这个无比珍贵的世界级的文化瑰宝,是一千五百年前我们前人留下伟大佛教艺术宝库。至今依然光辉夺目,光芒万丈。只要保护得当,一定可以光耀千秋

云冈石窟
在“昙曜五窟”之西及出口的几个镜头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




 以上云冈石窟的参数资料源自百度搜索得到,由衷感谢原作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