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看CCTV-10走进科学栏目

标签:
转载 |
|
http://www.cctv.com/program/zoujinkexue/20070511/images/103533_1178863525004.jpg |
|
主持人: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走近科学。小的时候我特别喜欢看一个中国产的国产的动画片,叫天书奇谈,说的是一个叫诞生的小伙子通过一本天书去学习降妖除怪的本领,当然那是艺术作品当中的形象,现在我们也知道,在我们中华大地上,流传着很多很多种文字,其中有不少已经不可考了,比如说像西夏文、契丹文,看起来好象是中国字一样都认识,但是仔细一辨认,没一个字你能认的出来的。这就是语言文字在发展过程当中产生的变化,但是因为年代久远,使用的人逐渐减少之后,这种文字就变成了一种死文字,那么我们说在中华大地上,现在还有没有什么稀奇古怪的文字呢?有,比如今天我们大屏幕上为您展示的这一个圈一个圈的,它就是一个文字,或者说是一位老太太自己的独闯发明,这事怎么回事呢。
|
蒋老师:拿出来一看,装订的也非常好,里边写了好多的字我都不认识,里面的画也很复杂,我更看不懂。
出于好奇,蒋老师将这个神秘的小本子带回了家,经过仔细的辨认,他发现,整个手抄本上书写的似乎并不是普通的文字,而是一种奇特而古怪的圆型符号,以及一些看不出头绪的图画。
蒋老师:我心想,这个小孩写不了这么好,里边的画呢,也画不了这么复杂,但是奇怪的是,连我都看不懂。
这些古怪的符号,大小不一,排列整齐,每个符号之间看似雷同但又有区别,并不像是小孩子的无意涂鸦,蒋老师对这些符号进行临摹,试图找出其中的规律,可是却毫无头绪。蒋老师感到越来越好奇,这种奇特的符号究竟代表着什么,又是出自何人之手呢。
http://www.cctv.com/program/zoujinkexue/20070511/images/103533_1178863634313.jpg |
|
蒋老师:我在村里面找了几家人,一问他们都不知道是谁写的,我想啊,小孩也写不了这么好,是不是什么祖传留下来的手抄本呢?
蒋老师所说的手抄本指的是湖南江永的“女书”,这是世界上唯一的“女性文字”,“女书”只表音而不表意,以记录当地方言为主,字体大多右高左低,呈斜菱状,女书的交流,是用当地土话以唱腔的形式读出来的,女书的传承通常是“老传少、母传女”。由于当地的女书使用者遵从“人死书焚”的习俗,以致流传下来的女书作品并不多,加之女书传承载体的特殊性以及女书使用者的锐减,女书已濒临失传的边缘,那么大坝村发现的这种奇特的符号会不会是女书呢?
蒋老师决定去村里进行一番调查,希望能够从中找到相关的线索。就在对村民的走访当中,一个人的说法引起了他的注意,村民说她见过类似的小本子,并且知道有个人会书写这样的符号。
蒋老师:后来我就找到这个写本子的人了,我一走进她家一看,她向我解释,她家里一共108本。
书写这种符号的人名叫唐庚秀,今年已经68岁了。这个手抄本正是她所遗失的,令蒋老师感到惊讶的是,在唐庚秀老人家中他竟然发现了类似的作品上百本,撰文字数已超过了一百万字,老人十分爱惜自己的作品,很多作品都被她装裱起来挂在了墙上。而更加令蒋老师感到奇怪的是,唐庚秀老人对现代的汉字居然是只字不识。
蒋老师:别看我写的字她不认识,她写的字非常流利,并且自己能认出来,出口也能够成章,我觉得非常奇怪了。
主持人:要这么看的话,这位老人真的是相当厉害,那么蒋老师在调查的过程当中,就首先考虑过这个问题是老太太也写的类似女书的东西呢?可是仔细一打听一看,老太太13岁开始就给人家当童养媳,一天书都没有读过,斗大的汉字一个不识,甚至连自己的名字恐怕都不认识,在这种情况之下,她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到女书,更不要说写了。更别说她写的类似于女书这种文字的这个考虑也就被否定了,那么我们说老太太自己这么多年写了上百万字的你说这是文学作品也好,字迹也好,确实很让人佩服。现在我们说要掌握好一门外语是很困难的,里边有很多规律可以追寻的。这老太太怎么就自个儿闭门造车,比们写字就能写出这么多东西来呢。
走近科学的记者看到消息,马上与文字专家刘彬徽奔赴唐庚秀的家。出现在记者眼前的唐庚秀,是一个淳朴,老实的农村人。因为我们的到来,唐庚秀表现得十分兴奋,马上开始向我们展示他所书写的作品,并认真的对专家讲解着。
刘彬徽:湖南省博物馆研究员,从事文字研究数十年,曾多次赴台湾等地参加学术研讨会,他能揭开古怪符号背后的秘密吗?
在唐庚秀滔滔不绝的讲解中,很快我们就见识了老人出口成章的本领。
唐庚秀老人:有缘记者来采访,看到天书好明亮,卫党保国要成功。
老人说的是土话,与当地村民没有什么不同,但是话音掷地有声,充满底气。而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老人竟将自己所写的作品称为天书。
http://www.cctv.com/program/zoujinkexue/20070511/images/103533_1178863866889.jpg |
|
记者:你这个是天书?
唐庚秀老人:就是天书
说起这些老人十分自豪,可这一说法却让人感到十分震惊,她竟然会写天书,相传所谓天书就是天外来书,自然没人能看得懂,可老太太是从哪里学到的这些呢?究竟她是受到了什么启示,才会具备这样的能力,能够对这种古怪的符号运用自如呢?对于自己能写这种古怪文字的原因,唐庚秀老人表示她自己也说不清楚,她说这是神的旨意。
唐庚秀老人:卖豆腐的时候,看到晃眼,一下子亮一下子亮的,还有个晃眼的圈圈,里面有三个人,我挑起豆腐要走过去,他们说你不要走,给你个宝,三天不要说话,我就三天没讲话。
果然从那天起唐庚秀三天三夜都没有吃饭也没有说话,这之后不久唐庚秀就开始写这些所谓的天书了。最开始,因为受家里经济条件的限制,买不起纸和笔,只好用木枝、石头在地板上书写。而这一写就一发不可收拾
女婿:刚开始写字她不知道怎么写,就是用那个树枝木枝,画圈圈,就代表那个写字。
唐庚秀:那时候没电,买杯子,松子油等等
就这样,17年来,不论是下地干活还是平时走路,无论走到哪里,唐根秀老人总要带上她自己所写的作品,一旦有空闲的时间,她就要拿出来写一写读一读。而到了晚上她的写作似乎更有规律,每天晚上都要坚持写到12点,而凌晨三四点钟就又会准时起床继续书写。
女婿:她讲我如果每天不写七八个小时字,她说我心里就不舒服,她说我必须把我心里所想的,所有所想的,该写的我全部要写出来。
唐庚秀:经常晚上3点钟就起来,十二点睡觉,三点半起来。
主持人:老人竟然说他碰到了神仙,在神仙的提示之下,开始写书了。说实话,我们作为科学节目的制作组来说根本不相信这番话,所以我们就在想,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她能写出这么多的字来,而且是多少年如一日,很执着地在写后来我们就想了,你说结合一些文字的创造方法,说我们汉字的创造是根据一些动物飞鸟、走兽他们的爪印,印在地上的踪迹,在加上其他的一些东西结合起来的,另外一些其他民族的文字,有的时候也是参考别的民族的文字,然后借鉴起来,融合自己民族的文化内涵独创的一些文字,这从文字的角度讲都可以理解,但是从老太太感觉就是就是横空出世,她这个字到底是得到了什么灵感写出来的呢。
http://www.cctv.com/program/zoujinkexue/20070511/images/103533_1178864250401.jpg |
|
刘彬徽边研究唐庚秀的作品边与她交谈着,这时他竟然有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发现,尽管唐庚秀老人所书写的内容,他根本看不懂,但在她的作品中,刘彬徽竟然看到了很多与古文字的演变十分类似的地方。
刘彬徽:有的字少了笔划,有的字或者增加了笔划,比如这个一二三四的四,她就增加了笔划,但是据她自己说这个四字,和现在的四字大体上能够看出来。譬如说人民的民字,她就减少了一笔,如果她不说这是一个民字,我们还认不出来她到底写的是什么字,因为中国的字少了一笔,有时候就是另外一个字。
在古文字的发展演变中,增减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如兄弟的兄字,在不同时期写法各有不同。
一位从来都没有上过学的文盲老太太竟然会使用增减笔,这大大出乎刘彬徽的意料。为了进一步分析唐庚秀写字,刘彬徽决定对她进行一个测试。
刘彬徽:请您写一句:唐庚秀写字用什么字形表示。
在唐庚秀的书写中刘彬徽发现了一个更加神奇的的现象,对汉字所识无几的她竟然在书写时使用了假借字。
刘彬徽:古人创造文字,当没有这个汉字的时候,他可以用别的同音字来代替,这个唐国秀身上也有这个问题,比如说为什么这个字,她什么两个字她不知道怎么写,她就用中文的八九十的十,和这个木头的木,树木的木来代替什么,她有这个同音字来代替,在汉字演变规律来说这个叫假借字。
这一系列的发现令人感到十分震惊,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的农村妇女,为什么能够如此精通古文字的演变规律,并且可以根据这个规律创造出这种古怪文字?
http://www.cctv.com/program/zoujinkexue/20070511/images/103533_1179123038878.jpg |
|
主持人:我们知道了中国的文字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发展阶段,从最早的甲骨文、石骨文、金文到后来的真草隶篆等等。它经过了很漫长的时间,才逐渐演变成了我们现在所使用的简化字,以及港台地区所使用的繁体字,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书同文车同轨,这样才让文字有了一个统一的规制,但是在书写的时候,人们又发现,有的时候有些文字它写起来太麻烦,比如说篆书写起来很麻烦,但在普通老百姓当中却流行一种隶书,这个隶就是奴隶的隶,就是低等人所使用的字,但这个字相对于篆书来说比较简单,于是逐渐被整个社会阶层所承认,于是隶书就统治了相当长的时期。然后慢慢地再逐渐逐渐演化,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些文字它虽然被淘汰,但是不能说它销声匿迹了,它只是以某种形式还残存在少数的使用者当中,因此我们也当时在想,是不是这位老太太她所使用的文字是一种曾经被我们的祖先使用过,但是现在已经不在流行的古老的文字呢?
那么唐庚秀所写的究竟是什么呢?是否真的是一种已经被废弃的古文字呢?通过对她多部作品的仔细研读以及与她的对话,刘彬徽发现唐庚秀老人所书写的这种符号,尽管与汉字有一些类似,但在整个古文字演变系统中,根本找不到相关的依据,唐庚秀所书写的只是她自己长期总结归纳的一种符号,只有她自己能够识别。
刘彬徽:文字就是人们用于交流思想,交流感情,共同使用的一种字形,这个字形得到社会上大家的认可,能够表达,这个字能够表达某一种意义,或者某一种感情,这样的字就是文字。而符号就是一种代替品,代用品,不一定为社会大多数人所认可。
据唐庚秀的女婿介绍,10多年来,唐庚秀除了写字还会偶尔看看电视,而在看电视的同时也忘不了写上几笔,经常会偷偷模仿电视里出现的字,再加上自己的创造,就这样写满了上百个本子。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她书写的符号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整个体现的是一个从最开始的圆圈形符号向方块形符号慢慢演变的过程,越来越接近汉字。
刘彬徽:由于她在我们汉字这个环境里头生长起来,我可以说她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
除了写字,唐庚秀还画了一些莫名其妙的画,画画得很复杂,风格也各有不同,许多画都是使用木炭沾着口水创作的这些画为唐庚秀的作品又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对于这些画,她也是有自己的解释,而且一说起来就会神采飞扬。
女婿:她现在写的时候也画,她写字写多少的时候,她规定写多少字,她要有一幅画,她自己画的。
老人与我们相处得很愉快,她热情的向我们展示她的宝贝——满满一桌她所书写的作品。对自己的作品,唐庚秀老人是十分的爱惜,不停的摆来摆去。有些纸张因为年头已久,已经微微发黄,边角也都出现了卷翘。应我们的要求,唐庚秀开始朗读自己所写的书,尽管书上所写的内容记者无法看懂,但是唐庚秀老人却能流利读出,而且文章也算得上是朗朗上口。可是令记者始料不及的是,她越读越激动,读着读着,竟然哭了起来,这一举动不禁让人心中一寒,究竟在她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秘密?为什么读着自己心爱的作品会出现这样的反映?
主持人:根据文字学家的判断和分析,他们最后给出了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唐老太太她写的这些东西不是文字,没有什么价值,但是,我们想想唐老太太这么多年很执着地写字和画画,确实是让人佩服,但这其中的原由它到底是什么呢,真的是值得人好好地回味一番,另外,节目做到这儿我们的耳边总还是响起,当老太太看到自己写的这些诗句的时候,动情的那个表情,另外就是那种很悲切的哭声总是萦绕在我们的耳边。这其中到底有什么故事,为什么她一看到这些字这些画,别人看不懂的,她却能够如此的捶胸顿足呢?真是让人难以理解。那么这个事情又该如何解释呢?欢迎大家明天接着收看走近科学。
http://www.cctv.com/program/zoujinkexue/20070511/images/103533_1179123158399.jp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