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豫剧与太康道情名家王素君、朱锡梅等在《王金豆借粮》中演唱的王金豆出场时唱段

(2014-08-13 07:45:42)
标签:

王金豆借粮

豫剧

太康道情

王素君

朱喜梅

分类: 剧本·唱词

《王金豆借粮》(也叫《小过年》)是由河南坠子《皮袄记》改编而成,最早是在豫剧,还是在太康道情中演出,我没有搜索出足够的证据,来证实哪个剧种最早演出。但查到了豫剧第一代坤旦马双枝,于1927年在开封就演出了此剧。有下面一段文字资料佐证:

马双枝(1911——1980年)女 。河南省开封县曲兴集(原属陈留)毛岩村人。原姓胡。7岁父亲去世,母亲改嫁给坠子艺人马司广,始易姓名。8岁随继父学河南坠子,13岁即在开封相国寺唱红。16岁改唱豫剧 ,先后师承李瑞云、杨金玉,工旦角。学戏14天,便在永安舞台挂牌演出。坤角登台,轰动汴京城,一时永安舞台盛况空前。把她在相国寺书棚常演唱的河南坠子《皮袄记》改成豫剧,十余日后即挂牌演出。她在戏中扮演张爱姐,扮相俊美,唱腔清脆甜润,灵巧花俏,表演细腻活泼,娇媚动人,观众无不赞叹喝彩,永安舞台“以满为患”。

1956年刚组建的开封市豫剧一团,选定了一出由王秀兰、王敬先、王素君三位名旦联袂主演的《王金豆借粮》准备河南省首届戏曲汇演。大赛前开封市文化局对这出戏特别重视,组成了导演与创作班子,专门进行指导。当时由老艺人罗振干根据马双枝的《皮袄记》口述,由常葆光、蔡云生执笔改编,并由周则生担任导演。

在1956年河南省首届戏曲会演在一举荣获编剧、导演、音乐、演出的数项大奖。剧中的刘氏、爱姐、王金豆的扮演者王秀兰、王敬先、王素君三人均荣获演员一等奖。一出三人的短戏出了三个一等奖,轰动了剧坛,从此“汴京三王”的赞誉便在戏迷中流传开来。

后来太康道情《王金豆借粮》演出版本很多,较有影响、也较为完整的有李艳玲、刘粉霞、张小花三人,及王晓灵,蔡清枝,吕清丽三人演出的两个版本。下面图片是王素君与李艳玲、刘粉霞、张小花(图中化妆的)等的一张合影,右二扮演王金豆、手扶王素君的是太康道情新秀李艳玲,她是王素君前两年收的徒弟,从这个侧面说明这两个剧种之《王金豆借粮》是何等亲密!

http://img.ph.126.net/Efr0oZq-lkhECUpDKxh3PQ==/2684145377930883267.jpg

需要说明的是,道情《王金豆借粮》扮演王金豆最好的名家当属朱锡梅。她是太康县人,生于1940年,14岁进入县戏剧培训班学艺并登台演唱小生。1957年调入道情剧团获长足进展,因其嗓音饱满纯正,吐字清晰流畅,表演气质端庄,深受省内外观众一致赞赏;多次参加省级汇演、调演获奖,其主演的《王金豆借粮》、《张廷秀私访》、《李天宝吊孝》、《跪洞房》和《前进路上》等戏,先后被灌制唱片或电台录音、电视台录像。

本文介绍的豫剧小生之帝王素君及太康道情名家朱锡梅等,在《王金豆借粮》中演唱的王金豆出场时唱段,豫剧中叫“日出东来又转西”,道情中叫“我家住在河南太康县”,都有类似于“自报家门”的性质,讲王金豆与张爱姐两家的情况,以及他们如何结亲,王家如何因失火而家道败落,金豆如何借粮到岳父家等情节。唱腔中飘逸着浓重的泥土气息,非常生活化。剧情一样,唱词有许多相似,唱腔旋律基本一样,但也有诸多不同,现分述于下。

(一)豫剧《王金豆借粮》唱段“日出东来又转西”视频及唱词

豫剧这段唱腔,以王素君的视频做例,给出了匹配唱词。

视频: 【豫剧】《王金豆借粮》王素君:“日出东来又转西” _

链接: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UyNTI3ODY0.html

【匹配唱词】

     日出东来又转西,王金豆我冬天穿着夏天衣。

     俺母子寄居在那祠堂以里,终日里受冻又忍饥。

     今天本是腊月二十九,是一个小尽明儿初一。

     我腹内无食身无衣啊,老母亲她叫我岳父家中借粮去。

     为借粮我来到杨庙集,来到岳父他的大门外,(做推门状)

     大门上的可真结实,不由我金豆犯犹豫。

     王金豆我从小就把亲来订,订下了张氏爱姐我的妻。

     当初是门当户又对,俩家爱好结下了亲戚。

     遭不幸俺家里遭了火灾,家业全被那火烧毕。

     又不幸老爹爹下世去,撇下俺母子孤单多凄惨。

     人到贫穷落了难,求人可免不得把头低。

     眼下不能同昔比,没入门的女婿来求亲戚。

     倘若是借粮难借到,净落得惹人讥笑生是非。

     罢罢罢,不借粮食我转回去,唉,老母亲冻饿在祠堂里。

     借不回去粮食他老心着急呀,前思后想无主意。

     看那边墙头倒怪低,墙头有个小缺口,我何不跳过墙去找贤妻。

     俺俩个从小就熟识,她对俺王金豆有情谊。

     他若怀念夫妻谊,我就张口借东西。

     能借的三斗粮来二斗米,也好度年关挡挡急。

(跳墙后)

     王金豆我运气低,只粘了两脚黑污泥,

     我有心把脚跺一跺,还恐怕惊动了他家的花狐狸。

     如今天色还有点早,我不如藏到那磨道里。

 

(二)太康道情《王金豆借粮》唱段“我家住在河南太康县”视频及唱词

 

太康道情这段唱腔,以朱锡梅的演唱做例,给出了唱词。另两位名家王晓灵、李艳玲的唱词只是有些改动,就从略了。

1、太康道情《王金豆借粮》朱锡梅演唱(朱锡梅原唱,王晓灵配像)

链接:http://my.tv.sohu.com/us/63336366/29415498.shtml

 

【匹配唱词】

     我家住在河南太康县(此句重复一遍),

     住城北二十五里杨庙集,俺住到西街在此路北里。

     老爹爹他姓王叫个王好事,老母亲那李氏多安逸。

     没生多少男并多女,所生下贫生我自己,

     起下乳名叫金豆,送本到南学以内把书习,

     老师父起学名叫王翰锡。

     二爹娘给我只把亲来定,定亲就是俺的近邻居。

     岳父名讳叫个张文雅,外人送号叫张老实。

     他没生多少男并多女,所生下一儿一个闺女。

     男的名字叫张广,女的爱姐是我的妻。

     与爱姐从小俺一处玩耍,俺在那被角落里拜过天地。

     想当初拜天地俺那是玩耍,谁知道到后来俺成真的。

     张爱姐在此绣房把花绣,我在此南学以内把书习。

     后来俺二人都长大,过来过去不便宜。

     老爹爹和岳父商量好,俺搬到东北角八里半王湾集。

     俺自从搬本到那王湾住,可不好了,俺家中光出闲事非。

     正月初二失了火,哩哩啦,啦哩哩,哩哩啦啦烧本到三月里。

     老爹爹疼财扑火死,闪撇下俺母子过日子。

     母子二人没头住,搬本到东头祠堂里。

     老母亲在祠堂把花纺,我沿着大街提笔卖诗要饭吃。

     要一碗吃半碗留半碗,拿回来祠堂叫俺娘吃。

     若是哪天要不饱,我紧紧腰带忍着饥。

     寻常里要饭还好要,大年下要饭可是谁家给?

     今天是腊月二十九,是小尽明天就是大初一。

     有钱人又吃蒸馍又吃肉,俺娘俩想吃个黑馍在哪里?

     老母亲在祠堂她对我讲,想起来一家好亲戚。

     一条布袋交给我,他叫我借粮到杨庙集。

     再说杨庙我把粮借,张爱姐还没娶到俺的家里,没过门的亲戚我说啥哩。

     再说借粮我不去,老母亲在祠堂里忍着饥。

     罢罢罢,讲的什么羞,顾得什么局,为的是俺母子没啥吃。

     我头戴一顶破儒巾,身穿着一身破单衣,

     东北风只刮得呼呼响,把我冻得颤栗栗。

     有我生仰脸长叹气,我自己埋怨我自己,

     尘世上穷人也不少,咋没有金豆我恁倒霉。

     我趁着天黑往前去(此句重复一遍),借粮来本到杨庙集。

     适方才我只把那北门进,正南走走拐正西,

     八里半地来好快,岳父的大门面前立。

     用手一推门紧闭,大门上的严严的。

     有我生这里抬头看,那边的墙头也怪低。

     下大雨冲掉两块坯,我手扒墙头往里跳,

     我翻身跳到他院子里——(作跳墙状)

     王金豆,真霉气,跳墙我跳到粪坑里,只粘了两脚黑污泥,

     我有心把脚跺一跺,还恐怕惊动了他家的花狐狸。

     我摸摸趋趋往前去,我借粮去本到他后院里。

 

 

2、李艳玲---太康道情《王金豆借粮》选段

链接:http://v.ku6.com/show/_r4mklD2t-AB-P_p.html?from=my

(李艳玲是道情青年新秀,曾拜豫剧名家王素君为师。她的唱词有压缩,有改动)

 


3、太康道情《王金豆借粮》我家住太康 .王晓灵演唱flv_标清

链接: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FDsQk6kpcD8

(她的唱词除加了一些伴唱外,基本上同朱锡梅的唱词)

 

                                       (2014年8月13日唐小宝初稿于洛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