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听常香玉《五世请缨 · 出征》想到的,及唱段赏析


标签:
豫剧五世请缨常香玉出征一场唱词赏析 |
分类: 名段欣赏 |
《五世请缨》原名《十二寡妇征西》,是根据扬剧《百岁挂帅》移植过来的,后经著名剧作家陈宪章执笔改编为《五世请缨》。讲述北宋时期西羌犯境,元帅杨文广被困边关,孟强突围返京回朝搬兵,然而兵部主和,杨府以穆桂英为首的女将主战。一百零七岁高龄的佘太君带领八个儿媳妇、两个闺女及孙媳妇穆桂英等十二寡妇及重孙满堂,五代人上殿请缨,奔赴疆场,最终凯旋。
常香玉大师上世纪文革前演过此剧,以后再没有见她演出。直到传统戏解禁之后,豫剧名家谷秀荣、王慧等才恢复演出,并且拿这出戏冲击梅花奖,双双获得成功。
上篇博文谈到《五世请缨 · 寿堂》中的唱段,今天接着说《五世请缨 · 出征》一场。
(一)从豫剧经典唱段被改来改去说起
为什么要从这个话题说起呢?因为写这篇文章,常大师《出征》的唱词网上有,很快找出来了。为选取常派弟子相关视频,却费了我两个小时。网上视频倒不少,但翻来翻去却找不到与大师唱词相吻合的,只好动手截取了两个(见最后王慧演唱的视频)。由此想到,豫剧中许多经典唱段也成为了“共有财产”,谁想怎样唱就怎样唱,连唱词也谁想怎样改就怎样改。
有人会说,戏曲应该“与时俱进”,多么冠冕堂皇的理由呀!常香玉于“文革”前不久才首演了《五世请缨》一剧,“文革”后就被人改动了唱词,短短十几年,就被改得“面目全非”(你可以找到其他唱词,与常香玉的做比较,看看小宝用词是否准确?)。我重申,我不是鲁迅笔下的九斤老太,对于陈宪章老师给常香玉写的唱词,并非一切都好,对其中个别唱词进行调正是可以的,但绝不能推倒重来。我观改编的唱词,远没有超过陈宪章的唱词,那样精炼,那样贴近剧情。“爱屋及乌”,对于常大师的作品,小宝有几分偏爱,且不可随意改动,破坏了其经典性。
让我感到欣慰的是,王慧主演的电影版常派名剧《五世请缨》,基本上使用了常香玉的唱词。尽管还有一些不足,但毕竟为我们留下了这出常派经典名剧。这里需要说的是,王慧在舞台版演出中,并没有用大师的唱词。你是常派弟子,不用老师的唱词,是对大师的不尊敬,还是出于其他原因。
对常大师的作品如此,对其他名家的作品,只要能列入经典范畴的也应该如此。最近一些豫剧经典被冠以“新版”两字,就让我诧异,不知道又是哪位编剧别出心裁,如何改动以显示个人文笔的?我就想戏曲中的经典剧目,都是老艺人,至少是前辈人创作的,能延续下来就好,为什么非要改来改去呢?京剧中像《四郎探母》《龙凤呈祥》这样的传统老戏,演了几百年还是这个样子(即是有改动,也是几个词),而豫剧中缺乏这样的老戏。
我想,常派版的电影《五世请缨》已经问世,能否再根据常香玉《五世请缨》原录音(有,时长九十多分钟,音质也不错),将它搞成音配像更好。把钱用到这上面,比举办那么多宣传常派的演唱会都强。
(二)常香玉《五世请缨 · 出征》原唱及唱词
常香玉演唱 《五世请缨·出征》“见尔等一个个健壮英勇”唱段
佘太君唱:(这一段唱词并不是一次唱完的,是分两次唱,录音制作时一次合成的)
咱出征可不为爵禄重,也不为讨封把官升。
(三)常派弟子《出征》唱段欣赏
1、王惠演唱
2、王惠演唱 豫剧电影《五世请缨》“怀抱着帅字旗”唱段
3、视频: 常派再传弟子 宋淑睿演唱《五世请缨》见尔等一个个健壮英勇(只见她演过片段,如果能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