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豫剧《三上关》唱段品赏(5):樊梨花出帐来唱段(附豫剧《樊梨花征西》第一集)

(2014-02-11 09:28:51)
标签:

豫剧

三上关

唱段

欣赏

马金凤吴碧波

文化

分类: 说戏及其系列

 

     在我国戏曲中,出现的古代巾帼英雄形象不少,如穆桂英、樊梨花、花木兰、梁红玉、刘金定等人,但相对来说,表现前两位的戏较多。演绎穆桂英的戏有《穆柯寨》《天门阵》《穆桂英下山》《穆桂英挂帅》等;而演绎樊梨花的戏更多,如《樊江关》《刀劈杨藩》《三上关》《老羊山》等等,如果把《三请樊梨花》《梨花归唐》《白虎关》等有重叠成分的剧目包括在里面,可以拉出来长长一串。

     为什么演绎樊梨花的戏最多?为什么如此喜爱樊梨花?我想有三个原因:

     其一,樊梨花身为西凉国(戏中也说西唐)寒江关守将樊洪的女儿,父亲是前朝隋之戎边守将,她起了归唐之心,敢于说服父兄背叛西唐,而投靠在当时的唐王朝。且一经决定就矢志不移,而始终效忠于唐王朝,几次征西她都是文武全才的兵马大元帅,为大唐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从这层意义上说,樊梨花是我国古代的巾帼英雄当之无愧。

http://img.ph.126.net/cTl4eVjeEIJZrblacKMU_w==/628252148035863156.jpg

 孙映雪、薛小宝在《梨花归唐》中分别饰演樊梨花和薛丁山剧照

     其二,樊梨花从小命运多蹇,将要死时却被骊山老母救起,带入深山,学艺八年之久,不仅武功超群,而且学会了移山倒海,撒豆成兵,呼风唤雨,腾云驾雾等法术。她的师傅在她学艺成功下山时,对她有个约定:将来要嫁于大唐小将薛丁山协助征西。但他父樊洪已将她许配番将杨藩,与薛丁山会阵,见薛丁山面如冠玉,气宇英伟,在阵前比较二人一番后,依然刀劈了杨藩。虽然这样成就了师命,但她和与薛丁山的爱情并不美满,可谓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充满许多变数与传奇。薛丁山三番五次挑她的刺,动不动就要“休”她,从他们磕磕碰碰的爱情中,凸显了樊梨花的美好情操。

     其三,她为征西大元帅,丈夫和孪生妹妹薛金莲只能作她的先行。她在疆场上是英雄,但在处理家庭事务上却是弱者。小姑子薛金莲从中挑拨,甚至于薛丁山兄妹联合起来要害她,她却申明大义,胸怀宽广,顾全大局,以德报怨,最终取得和解,从另一个侧面表现了樊梨花的优秀品格。

     总之,樊梨花是个能文能武,论本事比起丈夫这个龙虎状元来,还要强许多的女中豪杰,她也是有胆有识,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在她身上凸显出敢于抵御外侵的胆略和强烈的叛逆精神。

     豫剧中演绎樊梨花故事的戏不算少,但表现樊梨花与薛金莲和解的戏,远没有京剧中《樊江关》(也叫《姑嫂英雄》《定阳关》《姑嫂比剑》)那样完美。(这出戏有好几个视频,其中尚小云、荀慧生音配像的链接为: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b18ahW5Mxks/)该戏讲唐太宗、薛仁贵西征被困在锁阳关、白虎关一带。薛仁贵之妻柳迎春奉诏,急调樊江关守将樊梨花援救。樊梨花正拟发兵,薛仁贵之女薛金莲忽至,责樊梨花按兵不动。因言语顶撞,竟致动武。柳迎春力阻无效。樊梨花负气收回发兵将令,在薛金莲认罪后,始言归于好。 薛金莲、樊梨花姑嫂(刀马旦饰演)两人,对于出兵时间点有不同的看法,心急的薛金莲出手去打统兵元帅樊梨花,引发轩然大波,两个刀马旦互不相让,演出热闹的一场戏。有评论写道: “绣花短袄和垂丝小甲,腰横宝剑,足踏蛮靴,头戴珠冠,双垂雉尾,更披一五色迷离宝光闪灼之斗篷,结束新奇,令人爱杀。跑马舞剑两场最为精彩,如玉树临风,朝霞散绮,珠光剑气,盘舞一团。抢白一场,俨如娇惯……,并学鸡鸣, 一种温柔婉媚之态尽收眼底。”

     最后说豫剧《三上关》唱段品赏之五,作为这个系列的结束。豫剧名旦唱这段戏者少,只有马金凤和吴碧波有这个唱段。如果以唱词第一句来命名,马金凤唱段名字则为“樊梨花出帐来”,而吴碧波则为“我出帐来笑呵呵”,因此我名曰樊梨花出帐来唱段。 

http://pic2.997788.com/mini/shopstation/picture/JB/00/0004/000472/JB00047268c.jpg

马金凤早年演出《三上关》剧照

      这个唱段出现的比较晚,姑嫂二人争吵了半场戏,和好了没有?从唱词中还看不到和解迹象,但也表现出了和好的意愿。当樊梨花来看薛金莲时,她唱道:“恁们看看,小妹妹把脸还耷拉着,那白眼珠子来看我,背膀手关门来待我,我的妹妹呀,你这种礼遇跟谁学?”(这里是马金凤的唱词,吴碧波的和这差不多)单看唱词,就活龙活现地把小姑的神情、姿态充分无遗。劝说不成,樊梨花只好做出让步,“从今后她打路东走,有本帅我往路西挪。路东走,路西挪,从今后不见她该咋着。”(这是吴的唱词,马的和这差不多)话虽这样讲,但最后樊梨花宽宏大量,不计前嫌,让着薛金莲,承担部分责任,唱道:“俺姑嫂争吵都有错,唐王爷大事被我耽搁。众将官带人马本帅起坐,看一看杨胆贼他兴兵如何?”姑嫂二人继续西征了。

     马金凤和吴碧波两位豫剧名旦,解放前都在开封学戏,虽然马金凤比吴碧波大11岁,但抬头不见低头见,她们是很早认识的。并且有据可查,马金凤曾在郑州德化街中原联艺剧团搭班,与吴碧波于一九五二年在郑州同台演出过四场戏,见下面资料:

一九五一年十一月廿二:晚场《三上关》马金凤《闹书馆》 吴碧波、张桂花、郭艳君
一九五一年十一月廿三:晚场《罗焕跪楼》马金凤、吴碧波、张桂花、郭艳君
一九五一年十一月廿四:晚场《老征东》 马金凤、吴碧波、张桂花、郭艳君

http://img.ph.126.net/OA6AbOzYs-EM6nygFHqpqw==/3302545901846337269.jpg

     一九五一年十一月廿八:晚场《三上关》马金凤《春秋配》吴碧波《于婆劝架》郭艳君,当然《三上关》与《春秋配》都是大部头戏,不可能一个晚上唱完,肯定是演出其中片段。郭艳君的简介可见链接 http://tieba.baidu.com/p/2590612377。


1、马金凤 《三上关》 “樊梨花出帐来” 

【匹配唱词】 (前几年我记录的)

(白)我看妹妹哪里!妹妹——

(唱)樊梨花出帐来,我这笑呵呵,

恁们看看,小妹妹把脸还耷拉着,

那白眼珠子来看我,背膀手关门来待我,

我的妹妹呀,你这种礼遇跟谁学?

我观你这误卯来迟,你无有错,

嫂嫂我的过,还望我那金莲妹妹多担待我。

担待我来我能以坐,不担待我来我不能活。

我的妹妹呀,咱姑嫂两人可是有点搁不着。

我这当面与她说的是好话,我背过身来心如刀割。

我不为她,我是为她哥(指薛丁山),我不为他哥为俺婆婆。

他哥、婆婆都不为,还念她徐老伯父把我棵(这里用的是河南土话,“棵”是挨打的意思)!

从今后她在路东走,那俺走路西该咋着。

打掉门牙,在这肚中窝(也是河南土话,是往肚里咽的意思),口吃黄连苦楚多。

俺姑嫂争吵都有错,唐王爷大事被我耽搁。

众将官带人马本帅起坐,看一看杨胆贼他兴兵如何?

 

2、豫剧吴碧波《三上关》“我出帐来笑呵呵”

【匹配唱词】(这是我写博文时记录的)

(白)我看妹妹哪里!妹妹——

(唱)我出得帐来笑呵呵,金莲妹把脸儿呱啦着,

撅着嘴儿,瞪着眼,白眼珠子来看我,

背膀手关门来待我,我的金莲妹呀,你这等礼遇跟谁来学?

适方间争吵是嫂嫂我的过,还要妹妹担待着。

不为我,为恁哥,不为恁哥,为婆婆,

恁哥、婆婆都不为,我的金莲妹呀,咱们姑嫂二人可是搁不着。

当面里我与她讲好话,背过脸来我把泪落。

打掉门牙肚里咽,(这一句没有搞清)。

从今后她打路东走,有本帅我往路西挪。

路东走,路西挪,从今后不见她该咋着。

咱姑嫂二人来争吵,险些把军中大事来耽搁。

众三军与本帅将马摆,摆,摆,摆摆……

擒不住杨胆贼,我永不回朝阁!


      由于演绎樊梨花的戏扎根我国文化之中,所以深受广大观众喜爱,不少剧种都有演出。让我真切感受到的是,上世纪50年代,这些戏曾风靡黄河中下游地区,特别是河南及山东两省尤著,当今豫剧没有完整的《三上关》(也就《樊梨花征西》)视频,但山东梆子《樊梨花征西》至少有两个演出视频。

     有人问,豫剧《三上关》是指樊梨花上了哪“三关”?我着实回答不上来。指樊江关、锁阳关和白马关?还是指她三次上了锁阳关?应该从中取一,究竟取哪一个,小宝拿不准,这需要研究豫剧的专家作出定夺。(山东梆子《樊梨花征西》音配像,戏中“锁阳关”改成了“薛阳关”)

      最后附上苗富华改编,平煤豫剧团演出的《樊梨花征西》第一集的视频,不知为什么没有制作完成。按制作者的计划,可能要制作四五集,或许更多。

豫剧《樊梨花征西》(1)

豫剧《樊梨花征西》(2)

豫剧《樊梨花征西》(3)

豫剧戏曲《樊梨花征西》(4)

 

                                                          (2014年2月9日唐小宝初稿于洛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