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我已写过标题是《豫东调名旦张秀兰和她在<余宽爬堂>中两段录音》的博文,链接为:
http://blog.163.com/tangbianluo_2008a@126/blog/static/1391914132011027103825425/,文中内容就
不再赘述了。前两年就发现了这两个唱段,今天翻出来重听,依然爱不释手,这里我加上了唱词,再来欣赏这两段唱腔。
http://pic2.997788.com/pic_auction/00/04/11/26/au4112640.jpg
上世纪五十年代张秀兰演唱豫剧唱片--《余宽爬堂》
《余宽爬堂》说的是一对小夫妻,男的叫余宽,女的叫周兰英,原来感情很好。余宽四川贩马回来发现玉镯和汗衫衣不见了,疑为其妻不忠便将她休回了家。周兰英之父周奇携她送回余家,周老汉好话说尽,可是余宽不给情面(这一折戏叫《周奇送女》)。周老汉被逼无奈,将他告官,由此引发出《余宽爬堂》这出折子戏。从戏名看是一出公案戏,但县令夫妇看周兰英不像是风流女子,聪明伶俐又温存便收为干女儿,县太爷又从审讯过程中得知事实真相,原来是余宽误解了妻子,遂从中调解,最后使余宽赔罪,夫妻团圆。所以这出戏又叫《破镜重圆》。
张秀兰1925年出生,比陈素真、阎立品、常香玉、马金凤小一些,也比豫东调名旦花桂荣小,但比黄爱菊要大十来多岁,是豫剧旦角演员承上启下的一代。张秀兰的唱腔应该属于标准的豫东调,因为她的唱腔行腔、吐字、归韵等演唱技巧,还是和豫剧别的地域流派有明显区别的。她在1956年参加省首届观摩会演期间,曾同王小楼、黄爱菊等名家同台演出了《余宽爬堂》,并同王小楼都获得了演员二等奖。那时她正值艺术上的黄金年龄,嗓子好,出来的韵味地道,所以这两段唱腔(特别是第二段)可谓是豫东调旦角唱腔的精品。如今有些豫东旦行名角已改换了门庭,再找这样的唱腔已很不容易了。
豫东调的红脸唱腔有非常鲜明的特点,豫东调的旦角唱腔有什么特点呢?豫东调是从祥符调传过了的,从地域上看又兼受山东梆子的影响,所以形成了豫东调旦角唱腔清新流畅、委婉雅致的特点:唱豫东调旦角的(包括马金凤在内),不用什么过于复杂的板式,不用文绉绉地修饰唱词,也不用费多大力气,行腔轻轻地,脆脆地,如高山流水,亦如小河淌溪,那天籁之音的唱腔就出来了,一种超凡脱俗、至真至纯的天然美就呈现出来。甚至用李白诗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来描绘也很体贴。我这样赞美豫东调旦角的唱腔,可能有些网友会提出不同看法,认为她们的唱法都是豫剧的传统老调,没有顺应时代潮流。小宝认为,她们的唱法恰恰是坚持了老腔老调,没有跟着时尚跑,非要讲什么激情,把豫剧唱成歌曲不可。你听听下面张秀兰的演唱,希望你能赞成我的看法。
《余宽爬堂》于上世纪50年代灌制。这两个唱段有给出唱词的价值,于是小宝用了一些时间,听几遍后,写出了唱词。个别地方拿不准,可能还要差错,望网友给予指正。
第一段
豫剧《余宽爬堂》唱段 张秀兰 黄爱菊演唱 (张秀兰在戏中扮演周兰英,黄爱菊扮演老夫人,王小楼扮演县太爷)
【匹配唱词】
老夫人:
(唱)丫鬟,(丫鬟:有)带路来!
老身一阵阵笑盈盈,
半辈子收了一个女钗裙。
聪明伶俐又温存,
口口不住叫娘亲,
样样是都称我的心啊!
劝女儿你不要珠泪滚,
眼看你就是我亲生的人。
莫不是茶饭不合你的口,
莫不是衣裳不随你的身。
饭不合口啊,叫厨师另去做,
衣裳要不合体另做几身,
我问你愿穿绫罗愿穿云锦?
莫非是把你的爹爹想,
咱把你父搬到衙门。
莫非是把你的女婿想,
差令人下书信叫他速速来认亲,
女儿呀,可称你的心?
周兰英:
(唱)老母亲样样是都把儿恋念,
难道说女儿不知足,
说什么亲来说什么干,
你是我的亲娘啊都一般。
儿常吃粗茶和淡饭,
粗布衣衫儿愿穿。
你门婿救我回家转,
但不知为了何事端。
女儿我怀揣满腹的冤,
俺本是恩爱夫妻两分散,
女儿我心中咋能得安。
(唱)女儿你不要哭来不要盼,
为娘与你做主见。
咱母女打坐官宅院,
老爷回来问根源。
县老爷:(这一段拿不准之处最多,请指正)
(唱)我下的堂来笑哈哈,
余宽他本是女儿结发。
×××把我门婿打,
本官过罢到官衙。
上堂来一一说实话,
为找原因离了家。
把余宽押到南监下,
第二段
张秀兰《余宽爬堂》选段
见强盗跪面前,他泪流满面。
强盗!我前思后想啊,难在心间。
我只把棕轿椅拉坐对面,咱把这谁是谁非细说一番。
想当年周余两家结下亲眷,两家爱好订下姻缘。
十七岁进了恁恁余家宅院 ,你我相爱似个并蒂莲。
遭不幸二老公婆把命断,二爹娘殡埋在荒郊前。
咱夫妻头戴白穿孝衫,手扶着灵车泪不干。
泪涟涟,泪涟涟,哭了一声地,
再叫一声天,哭了声我的二老爹娘命染黄泉。
在家中行孝百天没有满,四川的娘舅捎信到家园。
那是你打开书信看一遍,原来是叫你贩马移到四川。
一听说贩马妻不愿,你言讲贩马是祖传。
临起身我与你把行践,手扯着扯着手肩并肩。
我送你大门以里二门外边,实际话儿先对你言。
有为妻再三嘱咐于你,得不得利益早回还,也免得为妻常挂牵。
那时你二门以外把我劝,劝我不要哭,
劝我不要盼,去贩马不久就要回还。
谁料你一去贩马二年半,信无有捎来书未有传。
有为妻在家中天天把你想啊,夜夜把你盼,
我把你来思,我把你来念,
我把你来恨,又把你来怨,常想念我的余郎丈夫你咋不回还。
我为你难思茶和饭,我为你颜色衣裳懒怠穿,
我为你不擦胭脂粉,我为你头不梳来懒打扮。
我为你不在大门前站,怕的是外人说咱闲言。
我为你请灵仙算过卦,他算你回来就在初二三。
说的为妻心欢喜呀,我给他二百个卦迷钱。
到初一你不回来我盼到初二,你初二不回来盼到初三。
初四初五都过去,打罢了新春又一年。
我的老天爷,咋不叫余郎丈夫他把家还。
白天想你来做针线,到夜晚盼你直到三更天。
鼓打三更半夜寒呀,手端着银灯我前去安眠。
要是掀开罗维帐啊,见两个枕头一个闲。
伸腿冻哩我的脊梁疼啊,蜷腿蜷的腿弯酸。
不见丈夫在那边,我的知己话儿向谁言。
有为妻于一晚做了一个梦,我梦见我的余郎丈夫转家园。
咱夫妻正在往南看,小狸猫(叫唤?)惊醒俺。
梦醒来咋不见奴的丈夫在那边,绫罗被哭湿了多半边。
那一天大门以外我把你来盼,又只见南哩南来的。
北哩北往的,东呀东去的,西往哩,
推车哩,担担哩,箍漏锅哩,卖蒜哩,
瞎哩穷哩,秃哩麻哩,丑哩俊哩都过去,
咋不见我的余郎丈夫夫还家园!
两点说明:
1、以上第二个唱段未完,因为还有名家朱巧云(豫剧名家有三个朱巧云,可能是阎派的朱巧云)演唱的这一段,比张秀兰版本要长一些。网上很容易找到,这里不再粘贴。
2、网友“花内神”还有一个比上面第二段长三分钟的视频,它包含了上面视频,只不过前面多出了一些短唱段。粘贴于下:
张秀兰演唱-《于宽爬堂》(片断)
我转载这个视频, 突然想到, 《余宽爬堂》录音可能还有其他未上传的唱段。
(2013年10月22日唐小宝初稿于洛阳)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