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常香玉在《大祭桩 · 祭桩》两个版本中唱段欣赏(附有唱词) + 常派弟子演唱的视

(2013-01-19 14:49:45)
标签:

豫剧

大祭桩

祭桩一场

常香玉

唱词

分类: 名段欣赏

     关于《大祭桩》这出戏,我已在博文《也说豫剧经典名剧<大祭桩>》(链

接:http://blog.163.com/tangbianluo_2008a@126/blog/static/13919141320107189224

1201/)中,谈了我一些看法,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本文排版从未发表前还算可以,但发表出来就出现了问题。说明自己对文字处理还没

有掌握,先这样吧!)

★★★常香玉在《大祭桩 · 祭桩》两个版本中唱段欣赏


   《大祭桩》是常香玉大师的拿手戏,其中《哭楼》、《打路》和《祭桩》三场戏,都

有最能代表常派艺术的唱段,如“恼恨爹爹心不正”、“婆母娘你且息怒站在路口”及“黄桂

英我好嗟叹”等段子。我最喜欢的是大师在《祭桩》的唱段,其唱腔豁达通透中流淌着几

分细腻婉转,高亢激越中也透着几分婉约柔美,字字声声都给人以震撼,给人以心灵上

的启迪。

     有人说,《大祭桩》最经典的部分在《打路》(也称“路遇”)一场,《祭桩》一场有

许多缺陷,比如说,黄桂英唱得很好,而李彦贵此时想到即将人头落地,吓得呆若木

鸡,完全成了一件“道具”,缺乏人物之间的感情流。有人也说,这场戏完全是为了交

代剧情,有点过场戏的意味,除了黄桂英的这段戏,就没有什么可看的。这种看法我是

同意的,这场戏确实仍有回旋的余地,如何给戏增添些看点,是改编者需要认真掂量

的。但虑唱腔,我认为常香玉大师的演唱,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应该列为经典。


http://img31.dangdang.com/15/23/8940111-1_o.jpg


 《大祭桩》这场戏无需详细介绍,之所以叫《大祭桩》,乃“祭桩”一场是全剧的高潮。

李彦贵全家遭奸臣陷害,所以投奔苏州来到未成亲的岳父家中,怎乃岳父嫌贫爱富,明

哲保身,毁约退亲,小姐黄桂英却申明大义,欲赠其银两让他暂且安身。怎知其父借刀

杀人,杀死丫鬟,诬告李彦桂是强盗,送入南监问斩,小姐黄桂英得知此事愧疚不已,

不顾一切前往祭桩。黄桂英在路上遇见未来的婆母及嫂嫂,李、黄两家窄路相逢,黄

英能言善变,讲清真相,取得了婆母与嫂嫂的理解,一路赶到苏州法场。下面就是“祭

桩”这场戏了。

     在常香玉的“祭桩”唱段中,有两个不同的版本,一个是最早的演出版本,下面我用了

老版本加以标注;第二个版本是后来陈宪章改编的版本,几乎对唱词进行了重写。下面

我给出录音的同时,对于老唱段原本没有给出唱词,我听音频时也记录了唱词,为的是

你欣赏时能做参考。

      常香玉大师两个版本的唱段,就唱词来说各有其特点,老版本除了个别字比较生疏

一些,大部分是通俗易懂的,最适合文化层次较低的人群(包括不识字或识字较少的老

年人)欣赏,其中“祭桩”、“净面”、“梳发”等丧葬风俗,他们懂得比我们多,对理解唱词

不存在什么困难,可能我们还需要向他们求教。而经过修改的新唱词,的确文雅了许

多,如“曾记得郎君卖水南河岸,春冰未消天犹寒”、“妾弄梅花暗寄语,君指松柏表心

田”及“梅花依旧放香艳,如今那松柏依旧敖南山”等句,就显得文绉绉的,一般人是

不看唱词很难听懂的。这说明,人们在欣赏戏曲时,往往受知识层次的限止。当然剧作

家应该考虑这个因素,尽可能照顾到各种人群,就是说,要使自己的剧作做到“雅俗共

赏”!

     再说唱腔,我比较偏爱老版本。因为这个版本,比较接近生活,唱法流畅通达,切合

黄桂英此时此地内心感受,把黄桂荣对李彦桂的坚贞的爱情充分表现了出来,毫无做作

之感。


老版本: 常香玉 《大祭桩 · 祭桩》老唱段: 黄桂英我泪满面”

   网上找不到相匹配唱词,我根据录音记录了下面唱词。常香玉吐字是很有功力的,能

够听清楚,但有些词义拿不准,我在这些地方加上括号里打上问号,以提醒你注意,并

希望你能做出更正!

   【小宝补正】发表不到一天,两位网友发来了帖子,对唱词中的错误作了更正,在

此谢谢他们!随后我参照他们的意见,修改于下:

 


   黄桂英我泪满面啊,我一步一趋走向前。

           李郎,李郎,你睁眼看,桂英我来到法场前。

           咱两人“费尽心机来迎见,为的是夫妻们得团圆。

          谁料到——苍天它,它,它就不随人的愿啊,

          贼强盗夺去银两杀丫鬟,至如今叫你把命填。

          你今含冤遭命断,撇下了你的妻,可叫我怎活在人间? 

(白)李郎,我来看你来了!李郎,我来祭你来了!

           李郎,李郎,你,你,你看看俺吧!

(唱)李郎夫啊,你看看俺,你的妻,你的妻来与你整容颜。

           常言说,人死入土净净面,清白去来清白还。

           你若是蒙垢把天见,来生来世不周全

           黄桂英我泪满面,未曾梳发心相牵(或心先酸)。

           李郎,李郎,你看看俺啊,你的妻来与你整容颜。

           妻与你梳发,妻与你梳发解双鬋为的是许心愿,

           咱今生不能够成双对,但愿得来生配凤鸾。

           梳罢发,净罢面,生离死别在眼前,千呼万唤唤不转。

           桂英的心事啊,桂英的心事我可对谁言?

           恨上来,恨上来我把爹爹怨,

           绝情绝义铁心肝撇心肝,你不该昧了亲事把人赶;

           嫌贫爱富变心田,你不该把人赶到后花园;

           诬良为盗行使奸,你不该(四字不清)四处看;

           银钱买通苏州官,你不该赶尽杀绝心毒短 。

           你拆散俺恩爱夫妻,俺这恩爱夫妻还未拜地天啊! 

新版本:《大祭桩》“黄桂英我好嗟叹”唱段  常香玉原唱


常香玉《大祭桩·祭桩》“黄桂英我好嗟叹”唱段


(唱)黄桂英我好嗟(jue)叹,一步一趋我走上前。

是夫妻俺还未把花烛燃,未婚的闺门女我怎哭夫男哪啊!

叫李朗,睁眼你看看俺哪啊,黄桂英来到法场前。

(白)李朗、李朗啊,我来看你来了!李朗,李朗啊,我来祭你来了!

李朗,你发髻松乱,满面污垢,我想与你梳洗梳洗,你意下如何?

李朗,你定有许多言语要对我说,要对我讲。

你说吧,你讲吧,你为何不言,你为何不语呀?

哦,你不言不语,想是你恨我那爹爹嫌贫爱富,昧了亲事,将你害到死地是也不是?

你怎么还是不言,还是不语呀,你!哦,你不言不语为妻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莫非你想到为妻我也嫌贫爱富,背约负盟了嘛?

李朗,李朗,你,你,你...,你可是错怪俺了啊。

(唱)曾记得郎君卖水南河岸,春冰未消天犹寒。

为妻不忍身独暖,暗使春红送衣衫。

你感为妻情意重,我怜郎穷志意坚,

妾心依依情难断,君意绵绵总挂牵,

一日丫鬟引红线,适得相会东花园。

妾弄梅花暗寄语,君指松柏表心田,

你说是在天愿做比翼鸟,我说是在地愿为并蒂莲,

你说是沧海桑田有时变,我说是啊,啊...,我说是君情我心永相连。

如今啊,梅花依旧放香艳,如今那松柏依旧敖南山,劳雁分飞尚有语,

我的夫哇夫,到如今生离死别在眼前,你,你,你.....,你怎就不发一言哪?


★★★常派弟子虎美玲及再传弟子演唱“黄桂英我好嗟叹”唱段


http://shopimg.kongfz.com/20100224/44214/17052wVYPt_b.jpg

                        上面书的封皮,虎美玲所扮演的角色就是《大祭桩》的黄桂英

       虎美玲的《大祭桩》为常大师的亲授,可谓是手把手地教出来的。最近她拍了豫剧
电影《大祭桩》,给她的演艺生活挽上了一个完美的疙瘩。她本人特别偏爱“哭楼”一场中,那段“恼恨爹爹心不正”唱腔。我过去在博文中曾写到,我是不太喜欢这个唱段的,特别对其中“黄桂英我的主意定,拼上命也要上苏州城”一句,多数人都说好,但本人认为唱得“过了”,为什么为了表现黄桂英的激愤心情,非要放开嗓子,一个劲地往上翻不可,创造了豫剧高腔之最,难免让人想到有卖弄技巧之嫌。
    在《打路》、《祭桩》场中,她的唱腔都处理的很好,有的豪迈,有的婉约;有的刚烈,有的内敛;有的激越,有的细腻;……应该说都在可接受范围内。我老在想,拿她的《大祭桩》与《新版白蛇传》做比较,前者唱腔不及后者那样唯美,但后者剧情改动太大了,让人不可接受。如果综合一下,在《大祭桩》唱腔也揉进些一些清新雅致的音符该多好呀!

虎美玲《大祭桩》“黄桂英我好嗟叹”唱段

连德志《大祭桩·祭桩》唱段“黄桂英我好嗟叹”

宋淑睿《大祭桩·祭桩》“黄桂英我好嗟叹”

                                     (2013年1月19日唐小宝初稿于洛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