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便说说(17):浅谈豫剧念白之定场诗及自报家门

(2012-11-10 17:16:24)
标签:

豫剧

念白

定场诗

自报家门

叫头

分类: 随便说说


    豫剧是以唱为主的地方戏种,但在“唱念做打”四门功课中,绝不是不讲念白的。京剧有“千斤念白四两唱”之说,豫剧也讲究念白,也有类似的说法,叫做“三分唱、七分白”,都从同一个方面强调了念白的重要性。只是豫剧念白远不及京剧那样规范,而且越来越被淡化而已。

     豫剧念白也叫道白,白口,虽然在“唱念做打”四个字中,“唱”和“念”同属于声音的艺术。“唱”当然离不开音乐,乃放声歌唱也,戏曲念白不同于歌唱,但与音乐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可以这样解释:念白乃是一种富有音乐性的艺术语言,常常指有韵律的吟颂诗句,它要求具有鲜明的节奏感与韵律美。


一、豫剧之定场诗

     小时候看戏,往往帝王在太监、宫娥等陪从们上场后,迈着八字步走到台中央,弹衣、整冠、挘胡等一套程式动作完成后,念一首“凤阁龙楼,帝业千秋”之类的定场诗。小家碧玉上场后,定场诗一般是“奴家正二八。生长在贫家”。

     豫剧念白不止只是定场诗,其中还包括下场诗、念引子,对白,贯口白,叫头、哭滚白等等。我懂得不多,本文仅就定场诗浅谈一些个人看法。

     定场诗也叫定场白,是四言、五言或者七言的诗歌体,自然要求工整、对仗、有上下句、有平仄声,讲究音韵(声音之高低、抑扬、缓急、顿挫等)。如果只有两句通常叫做“对子”,定场诗通常为四句,是剧中人物出场后,场上可能比较嘈杂,通过念几句很具口劲、节奏化、旋律化的定场诗,起到把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台上的作用。当然有时在念定场诗后,还要加一段“自报家门”式的念白,介绍人物的生平简介,或此时人物的内心感受,或介绍剧情发展的背景。

     再举几个例子。纨绔子弟王学海出场念的是“父母把世下,家产我当家”(《义烈风》);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涂逢源上场念的是:

         苦读寒窗十余载,铁砚磨穿为何来?

            他日不遂凌云志,愿学刘阮到天台”(《霄壤恨》)。

 

    在阎立品晚年演出豫剧《西厢记》中,第一场老夫人出场念:

            夫主京师寿命终,遗孀孤途路穷。

      随后崔莺莺上场念:

            困居荒村孤寺院,深锁幽闺西厢园。

     可以清楚看到,寥寥数语的定场诗或对子,把角色的身份清晰地勾勒了出来。这种定场诗也绝非只限于一个角色的“自白”,有时也可以扩大到两人以上。还是以《霄壤恨》为例说明,张明、朱知礼、秦冶水三个均为书生,出场时的四句定场诗便可分辨出他们的为人、学识,性情及品格的优劣:

      朱:一去二三里,

      张:烟村四五家。

      秦:亭台六七重,

      朱:八九大坷垃,

      张、秦同念:哎,八九十枝花。

     

二、与定场诗配套的“自报家门”念白

      常香玉早年演出《玉虎坠》版本中,在开场念白之后,还有一段自报家门的散文体的念白,这种“自报家门”式的念白,无非是演员向观众做饰演角色的自我宣传。表面上念白比较接近生活语言,看似松散,实际上仍然是有节奏、有韵律的,对整段词句也要念得 顺畅流利,朗朗上口 ,也不能念成像白开水一般
     请看这段父亲王腾和女儿娟娟的念白,父亲瞎子王腾上场后开始念定场诗:

     只为双目失民,每日说西道东。

     算卦苦度生计,天干地支论子平。
     接着“自报家门”:老汉姓王名腾,占卜算卦为生。不幸婆儿去世,撇下一女名唤娟娟,长得聪明伶俐,十分可爱。父女相依为命,倒也欢慰自在。今日天气晴和,不免命女儿将卦包取来,去至长街做些买卖。娟娟走来!
     娟娟:来了!(上场念定场诗)

     爹爹占卜我刺绣,父女相依度春秋。

     家中虽然不富有,因父疼爱不担忧。


    在陈素真早年演出《三拂袖》 第三场中,也有一段同样的念白。陈雷率众喽啰兵上,开始念定场诗:

     豪家生来兼性刚,爱习拳棒与刀枪。

    杀死仇人二十口,懒打官司为山王。
 随后“自报家门”:俺座山雕陈雷,今日山中缺乏钱粮,闻听人言,那郑家庄,财足粮广,不如下山,
到郑家庄掳粮。赵贤弟,我们到郑家庄掳粮,你看如何?


     下场诗以豫剧《西厢记》第五场为例加以说明。

张珙请故友杜确来的普救寺,结果斩杀了黄飞虎解了围,张珙最后下场时念道: 

   正是,

(念)谁料兵祸起,倒把婚姻缔。

   这就是下场诗,把张珙的喜悦心情表露得无以言表。


三、豫剧舞台上缘何定场诗不多见了

     戏曲念白是一种程式化的形式,本文主要讲了豫剧念白中的定场诗及自报家门念白,但近来好像舞台上不多见了。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有人认为,这种形式脱离了人物的本身,演员和角色本来应该融入一体,一个人怎么能站在那里“自言自语”式讲自己的心情与身世?二是认为这种念白与剧情发展无直接关系,没有体现具体的戏曲冲突,而且似乎拿掉它,或在别的地方用几句唱词交代它,并不会影响到此剧的命脉;三是现在人生活节奏快,这种形式太拖沓,原来三个多小时才演完的戏应该进行删减,以便腾出较多时间突出戏剧矛盾。

     这些说法有它一定的道理,但我认为定场诗和自报家门这样一种念白形式决不能一刀切,对于在舞台上经过前人创造的、出彩的定场诗应该保留。演员念定场诗或自报家门,不能看做是“自我销售”,而是演员与观众的直接交流。这种交流是在前苏联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德国的布莱希特两种戏曲体系中所没有的,为梅兰芳所创造的中国戏曲体系所独有。这种形式似乎把演员和角色分离,却给演员提出了更宽广的表演空间。


     最后,用常香玉和陈素真两位大师的念白作为此文的结束。常香玉在《花木兰》开场后不久有一段类

场诗的念白:

     强敌压边境,国家要征兵。

     爹爹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怎好要老人家万里远征啊!

     陈素真在她的作品《宇宙锋》开始后也有几段精彩的念白,出场后有十个字的定场诗是:

     泪如秋夜雨,点点不断流哇!

    接着当听到父亲的言语,心里想到赵忠替丈夫死的事情被父亲赵高识破了?为了蒙哄赵高,推翻他的传言,念白道:“爹爹说的哪里话来,你那门婿被校尉杀死,女儿痛不欲生。那赵忠乃我府家奴,女岂能叫他丈夫!哎呀呀,这是哪里说起呀?”随后不久,又来了一段念白:“啊爹爹,如今匡扶已死,匡家无后,望求爹爹修一本章,保我那不久于人世的公爹出狱才是呀!

    秦二世走后,赵艳蓉再次上场。又听到秦二世要纳她进宫去,陪王伴驾,当即来了一个“叫头”:

   爹……爹……呀……!匡扶已死,三七未满,尸骨未寒,父乃当朝首相,位列三台,连羞辱之心你都无有

了哇!”这段白念得起伏跌宕,打动人心!

       今天先说到这里,这次最后提到的叫头及韵白等下次再讲。

                                                                         (2012年11月10日唐小宝初稿于洛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