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该遗忘豫剧名家孙映雪

(2010-10-09 21:14:23)
标签:

杂谈

 

众所周知,河南豫剧界也曾出了一位著名歌星,她1963年生于河南郑州 ,1976年入河南省戏曲学校学戏,毕业后唱了几年戏,1986年转入河南省歌舞团,成为一名歌手。在歌坛上她一路高歌,以她别具一格的嗓音及演唱技巧,先后获得全国及国外获得许多大奖。她是谁呢?她就是以《好人一生平安》、《嫂子颂》、《青藏高原》等歌曲走红歌坛的歌手李娜。谁也想不到正当她飞黄腾达之际,1997年下半年却神秘 “失踪”, 来到了普寿寺的女子佛学院专修班学习,并在那里落发,取法号为释昌圣。从此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少有与外界联系了。
本文要介绍豫剧名家孙映雪虽不及李娜的名声,但也信上了佛教,由此也销声匿迹,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孙映雪,1945年出生,开封市人。解放后,受到在相国寺戏曲演员训练班任教的冯焕卿的指教。后进入河南省艺术学校,1958年毕业后分配到开封豫剧团工作,拜师于文武不挡的豫剧艺术家王敬先。主动刀马旦、闺门旦、花旦。在这三个行当上都有出色的杰作,刀马旦如《三打陶三春》的陶三春,《三请樊梨花》的樊梨花,花旦如《花为媒》中的张五可,现代戏红《灯记中》的李铁梅等。曾在《杨排风》、《花为媒》、《杨八姐游春》、《李慧娘》等戏中担当主要角色。

孙映雪行腔以小嗓为主,嗓子轻快明亮,唱腔中洋溢着祥符调委婉细腻的旋律,她也唱过一些常派的代表剧目,如《大祭桩》中的黄桂英,《断桥》中的白素真,在唱这些戏的时候,孙映雪还是结合了祥符调的唱法,这些都在不同的电台有录音、录象。另外,1979年排演的《三打陶三春》1980年排演的《李师师》,河南省电视台也有全剧录相。

后来孙映雪还拜评剧著名艺术家新凤霞为师(河南拜师的还有郭应先、周玉珍等),向老师学习了《花为媒》。有新凤霞。王敬先两位名家相提携,孙映雪成为一位能文能武的豫剧后起之秀。著名剧评家曾题词为:河南名刀马,豫剧关肃霜。

仔细听孙映雪的唱段,与宋桂玲的唱腔有诸多相似,但这不是偶然的。早在孙映雪从河南省戏曲学校后,分配到开封豫剧团,虽然王敬先在武打动作,确实给孙映雪很大的教益,可孙映雪觉得她的嗓子并不合适学王敬先老师的唱法,而开封是祥符调的大本营,孙映雪经过仔细挑选,就把学习的目标定在了宋桂玲的唱腔上,不久就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他演唱的《抬花轿》最象宋桂玲。本来想再深入一步学习宋桂玲的戏,但由于宋桂玲在豫北一带坚持演出,因那些年代交通不便,她并没有如愿。

孙映雪参加了1993年“今日中国豫剧十大名旦”选拔赛,常派弟子占据省内绝大多数名额,最终孙映雪只能与实力派演员赵玉英,王惠,卢兰香,崔小田,范静,魏俊英,郭惠兰等8人获得十大名旦提名奖(铜奖)。 

 孙映雪为人热情豪爽,平易近人,为戏曲事业尽心尽力,为了培养青年观众,作为一个著名演员为同学们示范演唱了《抬花轿》,可能是她擅长祥符调唱法的缘故,其中唱段酷似宋桂玲。

1992年以后,孙映雪看破了红尘上的名利,厌倦了艺术圈的纷争,信了佛,在家很少参加公共场合的活动。几年后,祥符剧社成立时,曾去找过她,因为一系列原因,她未能答应下来。近十几年来,她彻底离开了舞台,但她没有游离出戏迷的视线。我在今年国庆节期间,我又一次聆听了孙映雪、王少兰、田美真等联袂演出的《花为媒》全剧录音。特别是孙映雪饰演的张五可演唱的“  赠君玫瑰君莫笑”、 “ 这才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以及与田美真(饰演阮妈)共同演唱的“报花名”,这三段唱腔用祥符调的板式,把新凤霞老师的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堪称豫剧中的精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