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2014-01-05 04:49:30)
分类: 教师专业发展档案袋

实验报告单

 

实验周次:                             班级      年     

 

实验课题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

(1)了解洋葱表皮细胞的制作方法

(2)观察细胞的结构,培养学生探究生物结构的秘密

实验器材

洋葱、小刀、镊子、显微镜、载玻片、碘酒、吸水纸、9滴管、培养皿

实验步骤

1、用小刀将洋葱表皮剥下一薄层,用显微镜观察。

2、制作洋葱切片:先取下一小片,用镊子取下,轻放在滴了碘酒的载玻片上,用盖玻片从右向左滑动放在切片上,再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

3、将制作好的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调好焦距观察

4、观察时用左眼观察显微镜,右眼看图,右手画出细胞形状图

5、填好实验报告册,得出结论

实验结论

洋葱表皮是由无数细胞构成的。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的。细胞是有生命的,它会生长、繁殖、变化、衰老和死亡。生物体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就是在它生长、繁殖、变化的过程,生物体的衰老、死亡也是由细胞的衰老、死亡引起的。

 

 

 

 

 

 

 

 

 

 

实验报告单

 

实验周次:                             班级      年     

 

实验课题

日食和月食

实验类型

演示实验

实验目的

1、了解地球的日月食形成的原因。

2、培养学生探究自然、了解自然奥秘的兴趣。

实验器材

三球仪、(或皮球、电灯、人头)

实验步骤

1、转动三球仪,月球绕着地球转,地球绕着太阳转,当月球和太阳的中间,大致在同一直线上,月球的影子投到地球上,处在月影里的人,由于被月球挡住了视线,就看不见太阳或只能看见一部分太阳,这是什么现象?

2、转动三球仪,当地球转到月球和太阳的中间,大致在同一直线上,当月球转地地球背着太阳的一面,月球就处在地球的影子时,太阳照在月球上的光就被地球挡住了,这是什么现象?

实验结论

1、当月球、转到地球和太阳的中间,大致在同一直线上时,月球的影子投到地球上,这是日食。

2、当月球转到到地球背着太阳的一面,月球就处在地球的影子里,太阳照射月球的光被挡住了,这就是月食。

 

 

 

 

 

 

 

 

实验报告单

 

实验周次:                             班级      年     

 

实验课题

硫酸铜和铁钉的反应

实验类型

演示实验、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

了解化学变化可能出现的变化

实验器材

烧杯、硫酸铜溶液、铁钉。

实验步骤

1、先观察铁钉的颜色。

2、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一会儿。

3、取出铁钉,再观察铁钉颜色的变化。

 

实验结论

铁钉颜色变红,说明生成了新的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此处不是铁钉生锈,铁钉上的红色是置换出的铜)

 

 

 

实验报告单

 

实验周次:                             班级      年     

 

实验课题

月相的成因

实验类型

演示实验

实验目的

了解月相变化的成因

实验器材

三球仪、电灯(强光源)、皮球

实验步骤

1、把皮球举在空中,使“阳光”照在“月球”上,此时看到月球明亮部分是什么形状?

2、使“月球”围绕“地球”地转一周,观察“月球”明亮部分的变化。

3、填实验报告册,得出结论。

 

实验结论

月相变化是因为月球国围绕地球公转形成的。

 

 

 

 

 

实验报告单

 

实验周次:                             班级      年     

 

实验课题

光的传播(小孔成像)

实验类型

演示实验、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

(1)正确组装小孔成像模型

(2)知道光的传播路线,让学生探究小孔成像的秘密

实验器材

细直筒、电灯、大小刚好能套在一起的两个纸盒

实验步骤

1、光的传播路线:用纸卷一个细直简,通过直筒看电灯光;把细直筒弯折,通过直筒还能看见电灯光吗?

2、小孔成像:

(1)将大纸盒底部正中扎一个小孔;去掉小纸盒的底,粘一张半透明的白纸作屏幕;将大小两个纸盒套在一起

(2)点燃蜡烛,将盒子的小孔对着蜡烛,推(拉)小纸盒,调整屏幕和小孔的距离,在屏幕上能看到蜡烛的像吗?像素是什么样的?

3、填好实验报告册,得出结论。

实验结论

1、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在屏幕上能看到蜡烛倒立的实像

 

 

 

 

 

 

 

 

 

 

 

 

 

 

实验报告单

 

实验周次:                             班级      年     

 

实验课题

光的折射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

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实验器材

烧杯、一半黑一半白的(且刚好能烧杯外壁上)纸、电筒

实验步骤

1、把纸贴在烧杯外壁上,将涂黑部分竖立刻一条直缝。

2、让电筒光通过直缝射入杯内,从缝对面观察,作好光线射入的位置记号

3、填好实验报告册,得出结论

实验结论

光从一个透明物体进入另一个透明物体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实验报告单

 

实验周次:                             班级      年     

 

实验课题

凸透镜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

1、了解凸透镜有成像的作用

2、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器材

凸透镜及底座、蜡烛及底座、火柴

实验步骤

1、成像作用:把纸屏对着窗户,凸透镜放在纸屏和窗户之间;向左(右)移动凸透镜,观察纸屏上出现什么?

2、成像规律:(1)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纸屏立在桌子上,使它们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使火焰、镜面、纸屏的中心高度大致相同。(2)适当调整凸透镜与纸屏的距离,在纸屏上能看到蜡烛的像?像是什么样的?

3、填好实验报告册,得出结论。

实验结论

1、凸透镜有成像的作用。

2、当凸透镜距纸屏近,距蜡烛远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凸透镜距纸屏远,距蜡烛近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凸透镜所成的像都是倒立实像)

 

 

 

 

 

实验报告单

 

实验周次:                             班级      年     

 

实验课题

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

实验类型

演示实验

实验目的

1、了解二氧化碳的制取过程及其性质检验。

2、培养学生探究自然、了解自然奥秘的兴趣。

实验器材

导管、稀盐酸、药匙、集气瓶、火柴、高低架、蜡烛、镊子、小石子、澄清的石灰水、水槽

实验步骤

1、检验气密性:把试管、组装好,导管的一头放入水槽中,用双手握住试管,另一端有气泡冒出来即可。

2、抽取二氧化碳;把适量小石子装入试管,再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迅速装好导管,另一端放入依据瓶中;把点燃的火柴放到集气瓶中检验,若熄灭,表明集气瓶已装满,取出导管,盖上玻盖。用同样的办法收集两瓶;待用。

3、性质检验;(1)将高低架上的两支蜡烛点燃,放入二氧化碳瓶中,有什么现象发生?(2)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氧化碳瓶中,轻轻振荡,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4、填好实验报告册,得出结论。

实验结论

1、稀盐酸遇到小石子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2、二氧化碳不能帮助燃烧,并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报告单

 

实验周次:                             班级      年     

 

实验课题

氧气的制取和性质

实验类型

演示实验

实验目的

了解氧气的的制取过程及性质

实验器材

试管、导气管、棉花、高锰酸钾、酒精灯、铁架台、药匙、广口瓶、火柴、细铁丝、木炭、镊子、燃烧匙、水槽。

实验步骤

1、 组装试管、导气管。

2、 检查气密性。将导气管放入水槽,用双手握住试管,水槽里有气泡冒出即可。

3、 制取氧气:把适量高锰酸钾装入试管,用松软的棉花塞住试管口。装上导气管,将试管倾斜固定在铁架台上,管口低于管底。加热制取氧气,用排水吸气法收集氧气。

4、 制完氧气后先将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

5、 检验氧气的性质:

(1)将燃烧着的木炭慢慢放入集气瓶中,木炭剧烈燃烧。

(2)将烧红的铁丝放入集气瓶中,立即火星四射。

实验结论

1、高锰酸钾加热可以制取氧气。

2、氧气能支持燃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