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式家具罗汉床的八大分类及其演变过程

(2018-09-25 22:06:53)

明式家具罗汉床的八大分类及其演变过程

  明式家具罗汉床是一个佳构纷出、绚丽多姿的品种。

  为了说明明式家具罗汉床,这里首先展示一例有明确纪年的故宫藏大漆罗汉床。故宫博物院藏众多大漆柴木家具,再现着大漆柴木家具的旧日尊贵和美丽,也让我们更容易感知到式样与之相近的黄花梨罗汉床。

  明崇祯填漆戗金罗汉床(图1),填漆戗金制作外,且落“大明崇祯辛末年制”款(图-1)。其身份高贵,为明末大漆家具的标型器。形制上,床上身为三块独板,下身为四面平。四腿方材粗硕,扁矮马蹄,足尖明显。壸门式牙板轮廓,曲线陡直。纹饰上,正面围子正中为正龙纹,两侧各一五爪行龙纹,间以杂宝纹,下为海水江崖纹。牙板饰双龙戏珠纹,间以朵云纹。这些团案在黄花梨家具中未曾见过。可以再次确认,大漆家具与硬木家具作为两个子文化系统,纹饰呈现不同风貌。

  漆木家具所以多为独板、多四面平,因为制作工艺上,这是一种最方便成形的结构,同时,木胎平面结构最宜于髹漆前贴裱麻布。

  笔者说明硬木家具的演变过程,时常以“观赏面不断加大法则”解读。其实这种法则在另一脉系的漆木、柴木家具发展中也一直发挥着效力。当自身髹饰手段强盛已极时,大漆罗汉床的围板也自然而然膨胀起来。在此床身上,已可感到了有些过高过大,宽阔的围板和牙板为其更加繁复的绘饰提供更大的展示平台。

  明式家具中,罗汉床的形态丰富多姿,变化纷繁。分别为直腿光素型、闽作光素型、攒接围子型、嵌石板型、雕刻图案型、鼓腿型、圆腿型、套框型,共八型。

http://www.people.com.cn/mediafile/pic/20170228/97/7747257953495463277.jpg<wbr>辨别古家具真伪"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list-style: none;" />图1 明崇祯填漆戗金罗汉床

  长183.5厘米 宽89.5厘米 高85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一)直腿光素型

  1、黄花梨独板围子罗汉床

  黄花梨独板围子罗汉床(图2)床围子低矮,三面独板,床盘边抹稍喷出,立面平直。牙板与腿足圆角相交,方腿马蹄为挖缺作,马蹄磨损严重几乎消失,各腿磨损程度不一。全光素、独板、矮床围子、马蹄磨损严重、典雅的形制等诸多要素,表明此床年代制作极早。

  为增加对此黄花梨罗汉床款式源流的理解,可以对比明崇祯朝制填漆戗金罗汉床,以明了两款罗汉床形制的区别和前者对后者的有所扬弃:

  (1)填漆戗金床的围板、牙板高大,四腿粗壮。全器构件尺寸过大,风格粗犷,线条陡直。而黄花梨罗汉床的独板围子、牙板均极窄小,四腿细致,用料收敛,风格精巧。表现出黄花梨家具问世之初以简小为取向的规律性。

  (2)填漆戗金床正、侧、反三面均有图案,而黄花梨罗汉床无任何纹饰,素面朝天。这成为它与填漆罗汉床的更大不同。

  对比硬木家具和漆木家具,意图在于强调,黄花梨家具风起于青萍之末时,一是继承了漆木家具的基本式样和结构,但因材质的珍贵,黄花梨家具造型多取简洁内敛式样。二是它并未沿袭漆木上的纹饰,家具呈现一派光素景象。

http://www.people.com.cn/mediafile/pic/20170228/9/3545905522228622549.jpg<wbr>辨别古家具真伪"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list-style: none;" />图2 明晚期黄花梨独板围子罗汉床

  长213厘米 宽130厘米 高79厘米

  (佳士得纽约有限公司, 1997 年9月)

  2、黄花梨独板围子罗汉床

  黄花梨独板围子罗汉床(图3)三面床围子为光素独板,围子板各角为九十度直角。床盘喷出,其下素牙板,内圆角接床腿。床盘冰盘沿,牙板、腿子上均起线。足部内翻马蹄,曲线轻缓委婉,马蹄尖内挑显著。腿部形态外边直平里边为弧形。

http://www.people.com.cn/mediafile/pic/20170228/5/11867197804649292393.jpg<wbr>辨别古家具真伪"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list-style: none;" />图3 明晚期黄花梨独板围子罗汉床

  长202厘米 宽90厘米 高23厘米

  (北京元亨利艺术馆藏)

  (二)闽作型

  以下三张黄花梨独板罗汉床三面围子拐角处有洼陷的曲线,呈现出闽作的样貌,为闽作代表作。其中一种为无束腰式,另一种为有束腰式。在从另一角度看,一种是前后腿间有罗锅枨,另一种则没有罗锅枨。

  对比而言,苏作罗汉床围子拐角处均为直角,这成为区别闽作与苏作的重要标识。

  1、黄花梨独板围子罗汉床

  黄花梨独板围子罗汉床(图4)三面独板围子。其正面围板与苏式罗汉床正面围板不同,上方两端委角极大,整体为罗锅枨式轮廓,突显曲线和变化。侧围子前端加抹头,并轻微外翻,弧度优美。

  床下身为四面平变体,即假四面平型,边抹稍喷出,面沿平直,方直腿与牙板小圆角相交,马蹄足磨损严重。磨损严重之马蹄足表明此床年代的久远。

http://www.people.com.cn/mediafile/pic/20170228/15/4893797051912458047.jpg<wbr>辨别古家具真伪"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list-style: none;" />图4 明晚期黄花梨独板围子罗汉床

  长202.5厘米 宽86.4厘米 高91厘米

  (香港苏富比(微博)拍卖公司,2015年秋季)

  2、黄花梨罗锅枨罗汉床

  黄花梨有束腰罗汉床(图5)三面独板围子,各个围子拐角处呈现凹陷的曲线。正面围板为罗锅枨式轮廓,突显曲线和变化。侧围子前端加抹头并轻微外翻。

  床盘面沿下半部铲地、起线,这种起线的样貌也是闽作的一大特征。前后腿间有罗锅枨,这也是闽作的一大特征。马蹄稍高。

http://www.people.com.cn/mediafile/pic/20170228/46/10389120491538995602.jpg<wbr>辨别古家具真伪"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list-style: none;" />图5 明末清初-清早期 黄花梨独板罗汉床

  长203厘米 宽101.5厘米 高94厘米

  (选自洪光明:《明式家具之美》)

  3、黄花梨鸾凤纹罗汉床

  黄花梨螭凤纹罗汉床(图6)也是有雕刻纹饰的闽作罗汉床的范例。

  此罗汉床七屏风式围子,围子拐角处均有凹状的曲线设计。正面围子中间绦环板上雕有鸾凤纹,雌雄双鸟振翅

  飞翔,缱绻缠绵,寓意鸾凤和鸣,表达了对夫妇和美的祝愿。鸾凤形象栩栩如生,神态优

  美而自然,雕刻细节一丝不苟,工艺上堪称明式家具中透雕的杰作。

  是黄花梨家具雕饰时期罗汉床的经典、美器的代表。其花团锦簇的富贵之姿、狂欢之态,完全可以改变人们对明式家具简约质朴的片面定义。

http://www.people.com.cn/mediafile/pic/20170228/47/3313868333879523159.jpg<wbr>辨别古家具真伪"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list-style: none;" />图6 清早期黄花梨鸾凤纹罗汉床

  长214 厘米 宽127 厘米 高88.9 厘米

  (选自楠希·白灵安:《屏居佳器——十六至十七世纪中国家具》)

  (三)直腿攒围子型

  “攒”是工匠术语,指一种完成结体的工艺,它以榫卯方式把短材纵横接合起来。如以此工艺完成的牙头叫“攒牙子”或“攒牙头”,以别于用锼挖方法造成的“挖牙子”(亦称“锼牙头”或“挖牙头”)。王世襄为使其意义更为明显,在“攒”字之后加上“接”字,形成了“攒接”一词。

  严格说,攒接含义有二,一是在构造上,完成构造结体的方法,二是在形式美感方面,它又是拼合各式各样几何纹样的手段。中式家具采用卯榫接合完成结体,这是伟大的构造工艺手段,而以攒拼组合的变化缤纷之几何纹样,同样是不可低估的装饰成就。攒接的大小图案中,各个短材的开榫、凿卯要求整齐划一,工艺繁复,而以规律性的重复造成的韵律感要依靠良好的视觉审美修养。

  在明式家具光素期,采用卯榫拼接方式,将若干小块木料组合成几何图案,进而将该图案多次重复连接,成为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按需要组合成大小不同面积的装饰面。它所构成图案有万字(卐)纹、十字连方纹(灯笼锦)、曲尺纹、风车纹、井字纹、仰覆山字纹、菱形纹等,纹样纵横伸延,于欹斜纷杂中见齐整规矩,诚为形式审美中了不起的成果。我们说匠师是按照美的法则来创作,攒斗工艺成果就是如此,它符合现代建筑理论中的连续韵律和交错韵律的韵律审美。

  攒接属以锯子、刨子、凿子为工具的工艺,不涉雕刻手艺。它是线脚、锼挖、铜饰、垛边之外,光素时期的另一修饰手段。

  黄花梨床榻围子通过效仿漆木家具,对攒接工艺进行了拿来主义,使得这类攒围子式的罗汉床获取多方面的叫好:

  (1)整料制作独板围子,木材成本高昂,而以短料攒成围子则降低了木材成本。

  (2)攒接工艺造就了多种花饰,所有适合攒斗的图案,尽入明式家具毂中。各种攒接的围子让罗汉床呈现一款款活泼研美的作品。

  (3)攒接工艺可以消除整木的木性应力,防止木材在或干燥或潮湿等不同环境下的缩胀变化,以及由此而来的家具形态的扭曲、变形、断裂。

  下面是攒接式围子罗汉床实例:

  1黄花梨曲尺纹罗汉床

  黄花梨曲尺纹罗汉床(图7)三围子,攒接曲尺纹,床盘立面厚大并打洼线,横面则较窄,行家称之为“立边”做法。它将材料宽大的一面示人,看面美观而用料并非太大,这是匠人的巧思。由于床大边的横面较窄,一般难以直接裁口穿藤心,所以立边做法的罗汉床、架子床多用活屉。同时,床边横面加上活屉加大了边框的宽度,形成的视觉尺度合理而美观。

  此床矮束腰,直腿,矮马蹄磨耗严重。

http://www.people.com.cn/mediafile/pic/20170228/99/6460637734947531931.jpg<wbr>辨别古家具真伪"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list-style: none;" />图7 明末清初黄花梨曲尺纹罗汉床

  长201厘米 宽119厘米 高86厘米

  (选自韩蕙:《中国建筑学视角下的明式家具》)

  (四)嵌石板围子型

  明嘉靖年贪官严嵩的抄家财物清单《天水冰山录》记载了大漆大理石床以及镶嵌床,计有“大理石螺钿等床、雕漆大理石床一张、黑漆大理石床一张、螺钿大理石床一张、漆大理石有架床一张、山字大理石床一张、堆漆螺钿描金床一张、嵌螺钿著衣亭床三张、嵌螺钿有架凉床五张、嵌螺钿梳背藤床二张、厢玳瑁屏风床一张。以上床共一十七张。”应变价“雕嵌大理石床八张,每张估价银八两。”尽管明嘉靖年的大漆床已然如此,但在明式家具的实物中,嵌大理石板的床来的年代较晚,实物基本是清早期的。

  明式家具“观赏面不断加大法则”表现为五个层面的递进。其中有一个层面为增加构件。其分为两类:一是增加木质装饰构件。二是增加、镶嵌不同的材质构件,例如镶嵌大理石板、百宝嵌、瘿木、铜饰件等,更晚时期镶嵌瓷板、玉件、剔漆件、铜制珐琅板,不一而足。

  实例如黄花梨大理石板罗汉床(图8)五屏风围子,围体偏高,嵌大理石,侧围子前抱鼓站牙。床盘立边而为,活屉相伴而行。马蹄内翻。

  正屏风中间高,两头低。围子形式如此,可视本床年代偏晚。

http://www.people.com.cn/mediafile/pic/20170228/80/2165049305418443888.jpg<wbr>辨别古家具真伪"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list-style: none;" />图8 清早中期黄花梨大理石板罗汉床

  (中国国家博物馆:《大美木艺——中国明清家具珍品》陈列)

  (五)三弯腿型

  1、黄花梨高束腰罗汉床

  黄花梨高束腰罗汉床(图9)束腰增高,上置仿竹节纹矮老,三分左中右空间,中间绦环板上雕一对螭龙纹,两首相对。左右两侧绦环板上雕螭凤纹。整个束腰又构成龙凤呈祥寓意。

  此外,牙板加宽,加分心花,卷草形螭尾纹上加入如意灵芝纹。独板式侧围板前端透雕纹饰。三弯腿腿肩雕变体螭龙纹,足部内翻云纹,浮雕草叶纹。

  以上这些形态都带有时代偏晚的特征,为清早中期产物。

  在明式家具上,这种螭龙螭凤相伴的纹饰组合称作龙凤呈祥、龙飞凤舞,表达为夫妇和谐的祝愿。

http://www.people.com.cn/mediafile/pic/20170228/54/12028172079138641466.jpg<wbr>辨别古家具真伪"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list-style: none;" />图9 明早期黄花梨高束腰罗汉床

  长199厘米 宽95.3厘米 高78.5厘米

  (选自《风华再现—明清家具收藏展》)

  2、黄花梨螭龙纹罗汉床

  黄花梨螭龙纹罗汉床(图10)三弯腿,足端雕内卷云纹。围子、牙板、腿足是满雕的代表作,其正面侧面围板、牙板、腿肩三处均雕螭龙纹。

  罗汉床正面围板上,中心为螭龙体福字,其左右两侧雕有螭龙体寿字。两个寿字形态还有所不同。其间有大小数条螭龙,螭龙口开如啸。

  围板上的这寿、福、寿字纹都是由螭龙纹作为笔画变体而来的。螭龙体福字(图-1)左偏旁尤如一站立小螭龙,右偏旁上下均有螭龙头。左右两个寿字中也含有螭龙纹。寿、福字的语境均是苍龙教子,这是清早中期出现的装饰形态。

  此时螭龙纹还变异出现一种前足立起的走兽姿态,或回首,或屈身,呼喊相应。其可称为走兽式螭龙纹。子母螭龙纹的寓意主题变幻出庞大的形态体系和各种图案花样。两边侧围子上,正背面雕纹饰,图案中心雕螭龙体寿字,两旁布满螭龙纹。

  床牙板中心置分心花,其上为草叶蔓卷形的螭尾纹,饱满茂盛,两侧各雕张嘴螭龙,牙板两端边缘为多重出牙曲线,三弯形和腿足上雕螭尾纹。

  这些螭龙纹大小不等,大螭带小螭,有正首,有回望,群龙成群,苍龙教子寓意下的图案设计用心良苦。

  黄花梨家具上的螭龙纹造型发展是不断创新的过程,由初期的写实发展为晚期的面貌多样,有的形象近乎抽象怪异。形式一直在变化,但大嘴喷张的式样和寓意是一直不变的。

http://www.people.com.cn/mediafile/pic/20170228/99/9384908650381624815.jpg<wbr>辨别古家具真伪"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list-style: none;" />图10 清早中期 黄花梨螭龙纹罗汉床

  长218厘米 宽125.7 厘米 高85.7厘米

  (选自安思远:《洪氏藏木器百图》)

  (六)鼓腿型

  明末清初至清早期,罗汉床一方面有的直腿趋于加粗,马蹄日益趋高,另一方面有的腿部加强了弯曲度,出现大挖马蹄、小挖马蹄式的鼓腿。大挖马蹄”曲度极大如鼓,又称为鼓腿。小挖马蹄的鼓腿,鼓腿中间一截为直线或近直线状,上下端作弯曲处理,其动感和张力逊于大挖马蹄。这类构件仍然保持着光素无雕饰形态。

  鼓腿罗汉床实例如下:

  1、紫檀鼓腿罗汉床

  紫檀鼓腿罗汉床(图11)上部方正,下方圆曲。方圆对峙而谐和,规矩而不失张力,实材大料中散发一种霸气,可见匠师的理性和才情。

  此床三围子独板,有束腰,鼓腿彭牙,软屉,笔者可用十三个字便完整描述此床,可见其简。此器之简素,使得绝大多数人不假思索地认为此器年代必属明代。但此紫檀床这种大挖式腿足,腿部弯曲极大,以致似不见马蹄。整体气息有力粗硕。在明晚期,则找不到可类比的罗汉床实物,彼时床足没有如许雄壮。

  而且,本例罗汉床足部较高,磨损较小,亦为年份偏晚的佐证。

  不论硬木、柴木的古代家具,其腿足的完整程度是说明年份重要的观察点。任何一个明代制作的家具,其腿足都不可能不被历史风尘磨蚀,应该而或多或少地留下时代变迁的烙印。大时代人世间的风云变幻,任何老家具都不会生活在世外桃源。

  本例鼓腿式黄梨罗汉床,属于观赏面不断加大法则中第三层面的“加大”一类,构件光素而式样“衍变较大”,年代为清早期。其年代偏晚而无雕饰,属于明式家具中的“第二发展轨迹”上的器物。

http://n/collect/crawl/20170228/y1ra-fyavvsk3857367.jpg<wbr>辨别古家具真伪"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list-style: none;" />  图11清早期紫檀鼓腿罗汉床

  长211厘米 宽106厘米 高79厘米

  (美国加州中国古典家具博物旧藏)

  2、紫檀铁梨鼓腿罗汉床

  紫檀铁梨鼓腿罗汉床(图12)三面围子攒接曲尺纹,以攒接工艺创造了视觉上的美妙韵律感。冰盘沿床盘,矮束腰打洼,鼓腿彭牙。视觉上,上空下实。其纤巧与壮硕,方与圆,形成强烈变化。其鼓腿大弯,以致足部不是马蹄形。其足部较高、束腰打洼的形态特征,表明其年份偏晚。

http://n/collect/crawl/20170228/Oeun-fyawhqy3039565.jpg<wbr>辨别古家具真伪"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list-style: none;" />  图12清早中期-清中期黄花梨攒曲尺围子罗汉床

  长221厘米 宽122厘米 高83厘米

  (庄贵仑:《庄氏家族捐赠上海博物馆明清家具集萃》,两木出版社)

  3、紫檀石板围子罗汉床

  紫檀石板围子罗汉床(图13)围子明显趋高,镶嵌绿石,鼓腿弯曲度较大,彭牙板与鼓腿相宜,圆润饱满。束腰打洼,腿足较高,保存较完整。虽无雕饰,但其其打洼束腰这种后出的形态,表明年份偏晚。

  绿石又称为南阳石,用于家具古已有之,主要装饰于漆柴木家具上。明晚期实物上,装嵌绿石,多见于插屏、桌案面心,用于床榻围屏上者少。有此床可见,绿石板装饰家居沿用时间极长。此床也可列为明式家具第二发展轨迹上的作品,属于后明式家具时期的器物。

http://n/collect/crawl/20170228/QoqZ-fyavvsh7071378.jpg<wbr>辨别古家具真伪"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list-style: none;" />  图13 清中期 紫檀石板围子罗汉床

  长217厘米 宽118厘米 高96厘米

  (选自北京市文物局:《北京文物精粹大系》家具卷,北京出版社)

  (七)直圆腿型

  1、紫檀圆裹圆罗汉床

  明式家具中,比较而言,无束腰罗汉床较少,圆腿圆裹圆罗汉床是无束腰罗汉床中的主要形式。实例如紫檀圆裹圆罗汉床(图14),其形态极为简洁,特点为三围子独板、床盘下垛边、圆腿、圆裹圆罗锅枨加矮老。但其罗锅枨上弯处接近中间,圆裹圆裹腿的圆角趋于方形,而非圆形,这些罗锅枨形态均表明其年代偏晚,年代已入清。

  本罗汉床与下几例罗汉床表现为明式家具发展中的第二轨迹之物。

http://n/collect/crawl/20170228/iPP--fyavvth8294791.jpg<wbr>辨别古家具真伪"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list-style: none;" />  图14清早中期紫檀圆裹圆罗汉床

  长 196.8厘米 宽100.3厘米 高68.6厘米

  (选自安思远:《洪氏藏木器百图》)

  2黄花梨双环卡子花罗汉床

  黄花梨双环卡子花罗汉床(图15)独板三围板、床盘下垛边、双环卡子花、圆裹圆、圆腿。其设计的匠心在于韵律感的追求,表现为大边抹头与垛边、圆裹圆直枨三个横向构件的上下排列、六组双环卡子花的左右成行。正面六组双卡子花是否数目过多了一些,可能作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双环卡子花如此之多,是加大观赏面的一种表现,应是年份偏晚的表现。

http://n/collect/crawl/20170228/9WXZ-fyawhqy3039570.jpg<wbr>辨别古家具真伪"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list-style: none;" />  图15清早中期黄花梨双环卡子花罗汉床

  长207厘米宽104厘米高74.5厘米

  (美国明代公司旧藏)

  (八)套框型

  正像椅类有套框式一样,罗汉床也有此类制作,其构造、式样以大框为外,小框居内,构成大小框的结构形态。

  1、黄花梨套框式罗汉床

  黄花梨套框式罗汉床(图16)三面围子外攒大框,通过矮老与中间小框相接,小框内装绦环板,板上控鱼门洞。这种结构的作品在明式家具中极少,应为较晚时期的变异作法。床盘混圆,下接外圆内方四腿。正面管脚枨枨上左右置矮老式立柱,两柱间置一横向攒框,框中左右两矮老三分空间。两立柱外,各置竖式三抹攒框。

http://n/collect/crawl/20170228/0iT_-fyawhqy3039572.jpg<wbr>辨别古家具真伪"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list-style: none;" />  图16清早中期 –清中期 黄花梨套框式罗汉床

  (美国加州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旧藏)

  2、紫檀套框式罗汉床(后明式家具)

  紫檀套框式罗汉床(图17)结构与式样与上例(见图)基本一致。区别为一是本床为紫檀制作,二是本床后围子中的小攒框中的三个小绦环板的鱼门洞中,雕有“拧麻花”式纹。这种纹饰出现极晚,应与此床的大式样的年代相吻合。“拧麻花”纹的年代就是这种床式制作时间的注脚。此床应视为后明式家具时代的器物。

http://n/collect/crawl/20170228/0ArE-fyawhqy3039574.jpg<wbr>辨别古家具真伪"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list-style: none;" />  图17清中期紫檀套框式罗汉床

  长216厘米 宽130厘米 高85厘米

 

辨别古家具真伪的“组合拳”,从各个角度来分析一件家具的品质,判断其真伪。

  第一式:看折射。在较强烈的光线下,变换不同的角度来观察一件家具各部分木料的折射。由于作伪者会先对补配的木料进行染色、刻木纹等方式进行做旧处理,使其光泽、木纹与原件浑然一体,因此,补配的木料与原件上的木料可能在木纹、色泽方面都一致。但它们对日光的折射率是不同的,不同时期的同种木料,其含油量、含树脂量不一样。如果发现家具有的地方发乌,有的地方发亮,这就是破绽。

  第二式:看表皮。用手或蘸点水的纸巾摩擦木器的外皮,若是老包浆,绝不会掉色,最多有点浮土和积尘,新包浆遇湿遇潮会掉色。

  第三式:看背板、底座。观察木器的背板、底座、椅面下暗处的包浆颜色是否一致,层次变化是否丰富。如果包浆颜色过于单调、无层次感,呈现整齐统一的旧色,那么,家具是做旧的新仿品。真正的老家具历经几百年,无数次冷热缩胀,不同人的使用都会留下各种痕迹,包浆颜色会相当丰富,如油画一般。

  第四式:看四腿四足。观察四腿四足之间的明暗处包浆过渡是否合理。一件老家具,各部位的糟朽度不是同步的,腿的糟朽规律一般是“一长一短,两中间”,即其中一条腿糟朽得最不厉害,还有一条腿糟朽得最厉害,两条腿糟朽程度居中。这种方法属于从文化角度来辨伪,看的是一件家具的来龙去脉是否有破绽。

  第五式:看榫卯肩口。观察家具的榫卯肩口是否严密。如果严丝合缝,外观又很古旧,那可能是仿品。因为旧的木质因为年代久远、反复缩胀已经渐渐失去活性,会在各处榫卯肩口出现不同程度的开裂、松动(刚修复过的老家具除外)。

  第六式:看扶手、脚踏。看扶手处(包括桌面前沿)、脚踏板是否有适度磨损。大多数老家具经上百年的使用,都会留下一些慢性磨损的痕迹。有些不法商人为伪造出这种痕迹,甚至将四个枨全部做旧,比如连脚都伸不到的地方,却磨损得很严重,这根本不合情理。一般来说,家具总是有某些部位磨损程度较大,某些地方磨损程度较小。

  第七式:看“伤疤”。外观过于风化、残旧的木器,经常被使用的部位会有一定程度的缺损,毫无缺失的几率很小。

  第八式:看完整性。有些家具如果部件(如扶手、罗锅枨等)缺失、残损,席面不可能毫发无损。如果席面完整,别处缺失,那么席面一定是后配上去的。如果铜活特别完整,看铜活颜色是否一致,不一致的就是后期配上去的。

  第九式:看雕工。观察家具上雕刻的纹饰,揣摩其时代风格是否统一,刀法是否一致。比如一套顶箱柜,有的柜门上雕刻得很生动,像乾隆工、葫芦万代等,但牙板部分的雕工却粗俗不堪,像晚清风格的做法,这就是破绽。

  第十式:闻气味。闻家具的气味,是否有化学物品或新漆的味道。作伪者会给新家具刷上桐油、核桃油、牛油等以改变其色泽、包浆,有些甚至用一些化学物品来咬腐,尽管事后会对表面进行去味处理,但只要细心闻,如果有异味,就是人工做旧。

  第十一式:看线形。观察一件家具各处线形,粗细、方圆是否连贯一致,有无改制的痕迹。如果一件家具前面的线形优美,但侧面、背面都没有起线,则是经过改制的。

  第十二式:看加工痕迹。观察家具上是否有现代电动工具使用过的痕迹,如角磨机、电刨子等,如果存在这种痕迹则是新仿家具。

  第十三式:看流派。熟悉各流派的家具工艺制作特点,利用这些特点去比照、辨别老家具,看其风格、手法与其所属的流派是否吻合。如果一件家具上存在多种流派的手法,那很可能是新仿家具。

  第十四式:看年代。家具断代是一门很重要的学问。现在一些人谈明式家具的总体断代,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偏早、超前的现象。定为明早期的,应为明中晚期,明晚期的其实是清前期的。大量比较优秀的、被定为明式的家具,如果从造型、用料、结构和雕饰的繁简程度等方面看都恰到好处,应该是清前期的。

  实际上,木器断代方法与其他文物断代方法是共通的,根据器物本身携带的符号来判断,符号与某一年代的同类器物身上的符号重叠的层面越多,就越接近那个年代。比如雕饰花纹,根据某一种符号出现的时间,可以推测出家具的年代。

  第十五式:看辅料。一件家具从木料上常分为主料和辅料两部分,而且主料与辅料的搭配有一定的讲究,如黄花梨的辅料配的是铁力、杉木,这是正确的;如果辅料用的是别的料,那这件家具就比较新。

  第十六式:看风格。观察一件家具的年代符号与风格是否一致,也是一个辨伪的好办法。比如,明代造型的家具就不应有清代的工艺,乾隆时期的家具上不会有民国时期家具的线形、手法,年代与风格若出现混乱,那基本上就是新仿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