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饮食礼仪,餐桌上不可不知的“食礼”

(2018-10-18 14:47:21)

饮食礼仪,餐桌上不可不知的“食礼”

世界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中国文化不仅绵延流长,而且博大深厚,从而以独树一帜的鲜明特色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而论其底蕴,礼无疑是其中的重要内涵,甚至被视为中国文化的核心特质或表征,有不少人都非常认同礼是“整个中国人世界里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标志着中国的特殊性”;“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礼’”这样的说法。

                                                 http://www.daode.biz/bbs/attachment.php?aid=MzIzOTB8YWRlMzBhMWZ8MTUzOTg0NDgxNXw4YzVmU3ZOU1ZOa3hnTGRQcEFnN0QrV1FFcDVtUC9TR1VIb0QvdFZNTzFlZG5Rcw==&noupdate=yes


 

礼,是中国人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一个重要标志。


我们历史上曾经被称之为“礼仪之邦”,礼是中国人生命活动当中一切习俗行为的基本准则,标志着中国的国风、民风的特点。


礼在中国形成的年代比西方要早两千多年。西方是在14世纪的末期,才开始出现了有关文明礼仪规范的记载。


我国在两千三百多年之前的《礼记·曲礼》当中,就对人的行为作了一些规范、要求。


吃饭用餐都很有讲究,饮食礼仪也是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称为“食礼”。那么,在进食的时候怎样做才叫有礼,怎么样就是无礼呢?


一碗饭放在面前,不能把饭扒成一堆。把饭堆成一个尖子再来吃,这就叫无礼。为什么呢?

                                                http://www.daode.biz/bbs/attachment.php?aid=MzIzOTF8YWQzNGY4NDR8MTUzOTg0NDgxNXw4YzVmU3ZOU1ZOa3hnTGRQcEFnN0QrV1FFcDVtUC9TR1VIb0QvdFZNTzFlZG5Rcw==&noupdate=yes


 

堆这个尖子是表示给死人吃的,这样就违背了人吃饭的规矩。这是《礼记》里面记载的吃饭的规矩,但是没有解释为什么这样要求。


对于喝汤也同样提出了礼的要求,就是不能把它洒在桌面上,不要把汤盛得过满端到桌子上来。


这是因为水中有气,不能够将与气结合非常紧密的这一碗汤轻易地泼洒掉。这既是对进食的客人不尊敬、不礼貌,也不利于气机在这一碗汤里面的储存、运动,不利于饮用的人充分地吸收汤里面的能量和其他营养成分。


对于吃饭时嘴巴的动作也有要求,吃饭的时候不能发出过大的声音,嚼东西的时候也要闭口唇细嚼慢咽,这样既符合生理要求,也符合气机运动的要求。还有对于吃的东西也有要求,比如一块饼、一块肉,你夹起咬了一口就不允许再放回原来的那个盘子里。


现在,还有个别家庭祖辈都很守礼,注重礼德培养,对孩子要求严格,表现出“吃有吃相”的进食礼仪,但一般的人已经把这些要求都丢失了。


一般人进餐馆或者到别人家中做客时,那个声音实在热闹。在餐桌上,锅瓢碗盏“噼里啪啦”;嘴里面的咀嚼声更是非常典型,吞食面条也好,喝汤也好,吱吱声、呼呼声响亮得很,这都是不符合礼仪要求的现象。



在欧洲生活多年的华人们还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中国的礼仪传统。他们要求吃饭的时候不要发出声音,在口里嚼饭的时候嘴唇应该闭着,否则连外国人都不喜欢。这点我们国内的人已经很难做到,没有多少人去注意了。但是西方人和保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人反而在遵守这个规矩。

                                                    http://www.daode.biz/bbs/attachment.php?aid=MzIzOTJ8MzNiYmVkNDN8MTUzOTg0NDgxNXw4YzVmU3ZOU1ZOa3hnTGRQcEFnN0QrV1FFcDVtUC9TR1VIb0QvdFZNTzFlZG5Rcw==&noupdate=yes


 

严格一些的礼仪要求吃面条都不能发出声音,但是现在人们吃面条时候,“嘘嘘”吸得很响,以响来表达吃得香。但是在国外餐馆里,要是发出这样的声音来,马上会有十几个脑袋转过来盯着你看,人们会像看怪物一样看着你。


为什么呢?因为你失了礼。发出的声音太粗太大,人家认为你没有教养。但是实际上,在两三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早就有了规范,只是我们把民族传统文化都遗失了。


食礼中还有不允许当众剔牙的要求。现在的人在餐馆里哪有不当众剔牙的?桌子上本来就有一盒牙签,把盖子一揭,抓着一根就剔。张着嘴上掏下剔,甚至把手也伸进去折腾,哪里顾及什么体面呢?对照这些现象认真反思,我们已经是几代人失去礼德了。

                                                       http://www.daode.biz/bbs/attachment.php?aid=MzIzOTN8MDJiZWUyM2Z8MTUzOTg0NDgxNXw4YzVmU3ZOU1ZOa3hnTGRQcEFnN0QrV1FFcDVtUC9TR1VIb0QvdFZNTzFlZG5Rcw==&noupdate=yes


 

在外国人的眼里,在海外华人的眼里,现在的我们已经不能够自称为“礼仪之邦”了。看看我们的历史,确有“以治心为本,以礼治世”的辉煌时期。


历史上千古绝唱的道治和德治时代离我们比较远,尧舜时期也暂且不提,但就离现在较近一点的历史,也还是可以看到一些的。


例如周朝的初期、两汉时代、唐宋几个时期以及清朝的中叶时期,都曾经有过礼的辉煌。是那些时代铸就了我们“礼仪之邦”的光荣历史。历史上的这些时期使我们的礼德在世界上发出了无比耀眼的光芒,才使世界各国在历史上将我们的国家称之为“礼仪之邦”。

文章转自德慧智微信公众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