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传统文化中的七相教育是每个人一生的必修课

(2018-07-24 14:48:33)
传统文化中的七相教育是每个人一生的必修课,您知道哪几"相"?

原创 德慧智 慧智
6月26日

中华传统修身文化中,将生命外在的、后天有为的治理,命名为王道有为之治。王道有为之治是对霸道有为治理的纠偏归正,王治亦是为内在的无为而治的圣道治理奠基。

生命的治理系统,分为外在的有为治理系统与内在的无为治理系统。外在的有为治理系统在修身系统中,涵盖着后天有为的心智识、脾意识的决策管理生理功能,以及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的后天有为的执行生理功能。

意识、身识品格的铸造工程,是对于修身明德内圣外王的规矩恪守不违,以立品格为先来规范六根六识,这是身口意守信品格铸造工程的基本要求。外王系统的训练,全部都要遵循标准化、规范化的德一中和的原则,而从全方位模仿入手,逐步掌握双曲S波并加以运用。在这一品格铸造工程中,有七个方面的专项训练格外重要,这就是站相、坐相、行相、睡相、说相、吃相、动相这七种相的标准化训练,简称七相训练。

一、七相训练的意义

七种身识之相,是修身实践对于用中得一良好行为姿态的一种规范标准,中和得的七相形态姿势有益于心身获得天德与地气能量的直接滋养。良好的姿态可以使人的外在形象气质更佳,从生理学上讲,也有益于预防多种疾病,维护身体健康。静态的人体美和动态的人体美,都会通过人体的各种姿态得以展示,七相承载着内在修养气质的透发,让人们感受到人的本质的力量和气势。人体姿态动作的美,是人体各部分协调配合、用中得一所呈现出来的外部形态的美,具有动态美和创造美的特点。

古人提出的七相修身要求,所表达的就是身识姿态动作的审美观从本质上说是提高人的品质、品行、品格的必需训练方法。因为坐立行等动作郁涉及脊柱、胸廓以及四肢的形态。我们前面讲过,脊椎得一是身识守信的根本, 而七相训练中的坐如钟、立如松、行如风、卧如弓等要求,都是紧紧围绕着脊柱得一这个根本而提出的。

我们知道,婴儿在刚刚出生的时候、脊柱并没有弯申,仅呈现轻微后凸,但是脊柱的S曲波是种天然的规律,在婴儿发育的过程中会逐步地呈现,作为父母就要懂得维护脊柱的幾学S玄曲波的形成。婴儿在学会坐、立、行的过程中,因为要适应头部朝上时胸廓的重心压力,就形成了颈曲、胸曲、腰曲三个生理性的弯曲,这些生理弯曲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地巩固。一般规律是,婴儿3个月左右抬头动作的发育,出现颈椎前凸出;6个月后能坐,出现胸椎后凸;1岁左右开始行走,出现腰椎前凸出。颈曲和胸曲,在7岁左右基本固定。从脊柱生理弯曲固定的时间段上可以看出,到7岁的时候,人的先天发育已经完成,开始向后天发育进军了。而腰曲则要到青春期才基本定型。在14岁前脊椎之间充满着软骨,14岁时开始钙化,大约20岁脊柱才最后定型。基本上是命体的天柱定形,精神体系发育才相继完成,例如后天意识的发育完成,骶骨仓库内先天元烈(气)储备的完成,都是在14岁左右实现。

生命在先天发育阶段,骨骼内的胶质丰富,弹性与可塑性高,因而异常性定型可能性也就存在较高的几率,儿童少年期身识的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与珍贵。因此,整个儿童少年时期,都要注意预防脊柱的侧弯和畸形,因为脊柱的S波是生命最根本的母体性的玄曲波,千万不能放弃。抓住了脊柱的S玄曲波,主动让孩子们的脊柱生长发育去符合S玄曲波的标准,那么孩子们在先天和后天发育阶段中,身识的发育成长就都能够符合守信得一的标准。

儿童和青少年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身体各组织中的水分、胶原体占很高比例,在7岁左右就可以开始进行适度的S波训练,以使整个脊柱进入良好的韵动状态。无论是在南方还是北方,在大街小巷里我们都经常看到一种场面:当爷爷奶奶或者爸爸妈妈带着小宝宝走到商场门前的时候,孩子们撒手跑向的第一个位子肯定是商场门口摆放的电瓶摇摇车。大人花一元钱,孩子就坐进摇车里自得其乐地摇晃起来。孩子们为什么喜欢摇晃呢?实际上就是一种天然的需求在驱使他们寻找S波韵动,因为S玄曲波韵动态能够给孩子们带来生命的快乐,孩子们能够感觉到S玄曲波韵动促进会阴穴的开合,地气能量进入身内对于生命的良好作用。当然,这并不表示我们应当让孩子天到晚地坐到摇车里,而是说应当适当地增加这一类的活动,让孩子们既有被动性地,也有主动性地,去进行有助于脊柱和体内一切S波曲的动的活动,这样对于家长教师而言,就是掌握了生命健康的一个奥秘。

二、七相的基本内容

站相一一站如松的意识身识品格行为训练;

坐相——坐如钟的意识身识品格行为训练;

行相——行如风的意识身识品格行为训练;

睡相——睡如弓的意识身识品格行为训练;

说相——说吐莲的意识身识口识品格行为训练;

吃相——吃数珍的意识身识口识品格行为训练;

动相——动守信的意识身识品格行为训练。

七相训练,就是从遵度、循数、守信三个方面,对意识身识口识进行规范化的训练,简称为身口意正善行为训练,为早日走进“玄之有玄”幾学双玄结构的智与慧的大门筑就坚实的台阶与基础。


本文选自《中华传统五德修身文化·信》 中央编译出版社  熊春锦先生著  ISBN:97875117335667

图片来源:选自网络

投稿邮箱:msg@dehuizhi.net

版权声明:德慧智原创,转载需注明出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