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琳莉《品位》专栏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1年北京的夏天没有提前通知我们,便忽改行事作风,有如南方雨季,一周一次电闪雷鸣,把这个一直下着大大的“渴”字的京城,浇灌的透彻清明。大自然似乎就是这样,不管我们人类的需要和喜好,该下雨就下雨,该刮风就刮风。日头天天东升西落,四季年年依次轮回,从不听人类指挥,只按自已的运行规则依律运转。
不仅大自然如此,人类社会也在社会运行规律下不断重复上演着政权更迭、经济兴衰,文化复兴与没落这一场场相似的历史大戏。而对于我们每个个体来说,也难逃自然定律,伤风必会感冒,突遭重大创伤必会心理焦虑受伤,到最终所有人都是相同的结局,王候将相、寻常百姓,无一例外。
然而,随着近代以科技为核心的西方文明迅速崛起与蔓延,人类拥有了原子弹与核武器,可以上天入地登月下海,似乎人定胜天,“万物之灵长”无所不能,然而一场地震几近摧跨岛国,一场金融海啸,几近危及全球经济衰退,突发的自然灾害和不定期爆发的经济危机,似乎是人类时常无法躲避的宿命。由此,人类自我再怎么强大,也无法超越自然规律,任性为之,只能碰壁失败。常有人来问,我的企业为什么以前一直经营的很好,但现在却举步维艰?我在单位一直勤勤恳恳苦心经营希望早日升职,但现在却看来无望,我该怎么办?我和他相恋多年,但为什么他始终不肯和我结婚?诸如此类,我给到的一个建议就是“顺势而为”。诸葛亮堪称天下奇才,为什么他就能“草船借到箭”、就能火攻赤壁大获全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于孔明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并能洞鉴人心、审时度势,并采取正确行动,从而赢得三分天下。很多时候我们碰壁受挫,往往可能不是我们不够努力,不够有信心,而是由于我们不了解当下的情势与规律,盲动强攻,挑战规律,如果再夜郎自大,最后必将挫败下马。待人从商,为官为夫,皆大同小异。
顺势而为的另一个重点是,何时“为”、如何“为”。易经,作为中华群经之首,通篇强调了二件事,那就是“时”与“位”。白话简译为“该做的时候就去做,不该做的时候就不去做”,即“依时守位”。在嵩山少林寺有座“立雪亭”,传说是为纪念禅宗二祖慧可“立雪断臂”的求法精神而建。慧可向达摩祖师求法之初,达摩只顾面壁打坐,根本不理睬他,但慧可从不放弃,朝夕在洞外承侍,直至腊月初九下了一夜大雪,仍在洞外守候的慧可已半身埋于雪下。达摩才于心不忍,但仍认为慧可只是“小德小智,轻心慢心”,并提出,如此刻天降红雪,方收慧可为徒。听闻此言,慧可毫不犹豫立即斩断左臂,感动达摩,方得真传。而诸葛孔明在遇刘备之前,仅为躬耕南阳一普通民夫,大志难伸,而刘备求贤时,孔明为被三顾后才下山?而下山空降后在遭关羽、张飞嫉妒和不信任时,他却不管其只是一新人,径直在勘察地形地物后迎战夏候惇,最终赢得博望坡一战,同时也赢得了张关二人的敬佩与信服。所以,依时守位,在时机还不成熟时,一定要忍得住,学习越王勾践安心蛰伏、卧薪尝胆。而时机一旦到来,则应尽力展现才能。我们有时尝尝懊悔错失一些机会,错过一些人,做错过一些决定等等,其中一个重要原因都是在当时没有“守好位”,没有做当时应该做的事,或者做了当时不该做的事而已。
夏天已过,渐入深秋。秋天是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在职场上,我们也将迎来一年的收获季节。
无论我们当前遇到的具体问题是什么,“顺势而为”是大势,“依时守位”是策略,清醒的把握自己,把当下应该做好的事情做好,条件还不成熟的事情先不做,当下不属于自已的人和物,先不要,时位属于你时才伺机而动,方为大智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