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Lemon-梓涵
Lemon-梓涵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417
  • 关注人气:9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瓜白粉病

(2011-05-25 09:17:35)
标签:

白粉区

宋体

白粉病

奥力克—速净

黄瓜

文化

一、黄瓜白粉病简介

黄瓜白粉病是黄瓜栽培中常见病害之一。由于近年来,白粉病产生一定抗药性,而且一年四季均可发病,给防治带来一定难度。一般年份减产在10%左右,流行年份减产在20%-40%左右。

二、黄瓜白粉病症状

  病原 Erysiphe cichoracearum,sphaerotheca fuliginea 

  俗称“白毛病”,以叶片受害最重,其次是叶柄和茎,一般不危害果实。发病初期, 叶片正面或背面产生白色近圆形的小粉斑,逐渐扩大成边缘不明显的大片白粉区,布满叶面,好像撒了层白粉。抹去白粉,可见叶面褪绿,枯黄变脆。发病严重时,叶面布满白粉,变成灰白色,直至整个叶片枯死。白粉病侵染叶柄和嫩茎后,症状与叶片上的相似,惟病斑较小,粉状物也少。 

三、黄瓜白粉病发病规律

  北方地区病菌以闭囊壳随病残体在地上或花房月季花或保护地瓜类作物上越冬,南方地区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寄主上越冬越夏。翌年条件适宜时,分生孢子萌发借助气流或雨水传播到寄主叶片上,5天后形成白色菌丝状病斑,7天成熟,形成分生孢子飞散传播,进行再侵染。浙江地区黄瓜白粉病发生盛期主要4月上中旬和6月下旬危害保护地黄瓜,长江流域9月下旬至11月上中旬亦有发生危害。保护地栽培黄瓜因通风不良、栽培密度过高、氮肥施用过多、田块低洼而发病较重。 

四、黄瓜白粉病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目前的主栽品种除密刺类黄瓜易感白粉病外,大多数杂交种对于白粉病的抗性均较强。露地主栽品种有津春4号、津春5号、中农4号、中农8号、夏青4号、津研4号等新品种。大棚栽培新品种有津春l号、津春2号、津优1号、津优3号、中农5号、中农7号、龙杂黄5号等。温室栽培可选用津春3号、津优3号、中农13号、农大春光1号、津优2号、鲁黄瓜10号等新品种。 

  加强管理:经验表明,白粉病发生时,可在黄瓜行间浇小水,提高空气湿度,同时结合喷药,能一举控制病害。辅助措施还有,避免过量施用氮肥,增施磷钾肥,拉秧后清除病残组织等。 

  设施消毒:在棚室内栽培时,种植前,每100立方米空间用硫磺粉250克、锯末500克,或45%百菌清烟剂250克,分放几处点燃,密封熏蒸1夜,以杀灭整个棚室内的病菌。 

药剂防治:

1、预防方案:使用《奥力克—速净》按500倍液稀释喷施,7天用药1次。

2、治疗方案:

A、轻微发病时,使用《奥力克—速净》按300倍液稀释喷施,5天用药1次;

B、病情严重时,使用《奥力克—速净》按300倍液稀释喷施,3天用药1次,连用2—3次,之后采取预防方案用药。

3、用药说明:

A、发现中心病株及时用药;大水量喷,白粉病病菌遇水或湿度饱和时,易吸水破裂而死亡;持续用药,充分杀死残留的菌丝体及分生孢子,防止再流行

    B、打药时要彻底,叶面叶背一起喷。

    C、最佳用药时间:12:00—15:00,效果更佳。

防治白粉病的关键是早预防,减少病源。喷雾要周到,这样既能将药喷匀、喷到,使白粉菌孢子胀裂,又不至于因过分提高空气湿度而引起霜霉病。各种药剂交替使用,防止长期单一使用一种药剂而使病菌产生抗药性,降低防治效果。

 

服务电话: 13791638089  邵经理 

公司网站:www.sdwfaf.com

董波20093211

参赛主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