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师感悟:蒙台梭利教育毕业的孩子能适应传统小学吗?

(2013-11-28 10:49:50)
老师感悟:蒙台梭利教育毕业的孩子能适应传统小学吗?
 前言:中心成立到现在四年,经常有很多家长问我同样的问题:“孩子接受了蒙氏教育,接受了“爱和自由”,以后会不会不适应现在的小学教育。我会微笑的对他们说:“请相信孩子!我们需要做的不是“灌输”他知识,而是授予他能力,对孩子的教育不只是为了小学、中学...他还有整个人生,而作为父母的不是要安排他的人生,而是要靠他自己去创造他的人生....只有拥有足够的能力——精神力量、心理力量、人格力量和成熟的心智才能帮到他实现这一切.....六岁前是奠定孩子人格、心智的时间,而我们现在要做一个抉择,就是选择你用何种方式来对待孩子... 或许现在还为时不晚!我看到很多家长无意识的对孩子进行暴力,经常对孩子发泄情绪,压制、强迫、控制孩子的精神和身体的自由,或许这听起来有点言重了,可这正是经常发生在我身边,发生在很多家长的身上的无意识行为。我能感受到家长们对蒙氏教育的关注却又带着种种担忧,是因为他们不足够了解这种教育,不足够了解孩子,甚至连自己都不了解.....我想说,我能做的就是将这种教育用最客观的方式带给更多的家长,无论你是否选择了蒙氏教育,选择了爱和自由,无论你怎样决定,都会是对的。无论你在哪里,我们的爱,都在一起。享受你的决定。享受与孩子一起的每一个瞬间。

     这是一篇介绍蒙氏的、非常好的文章,可以说从外在形式上将蒙氏阐述得比较清楚明白了,值得家长认真阅读和思考,希望能更深地领悟它们的观点,总结出共同的、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精髓,家长对当今世界广为认同的教育法了解的越多、越具体、越深入,越用心,其教育孩子的方法就会越科学,态度就会越坚定,希望我们一起努力,共同打造一个适于孩子健康成长的环境。。——惋琳 2012-3-8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走入了蒙特梭利教育学校。当时我的孩子进入传统的幼儿园已经三个星期,可是仍然不能适应,每天送去的时候哭,接他的时候依然很委屈的哭,渐渐的我发现问题的根源在于孩子的老师并没有因为他刚入园的不适应而多给予一些关注(很重要和必要,儿童之家一般是由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单独带,先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孩子的特点,然后带着他熟悉环境,并选择适宜的、能吸引孩子的玩具或活动,以尽快平复孩子的情绪)孩子的小朋友相互之间也不十分友好,当我正在考虑是让孩子继续留在幼儿园慢慢磨合还是选择尝试换一家幼儿园的时候,我注意到家门口一家新开的蒙特梭利学校。虽然蒙式在北美已经颇为推广,然而对于我还是第一次接触到,为此我也做了一些深入的了解(做为家长,我们太需要做好这件事,这是避免人云亦云,为孩子选一家好园的前提)而一旦了解就被这套教育理念深深地吸引住了。

    在北美,学龄前的儿童入园通常也是面临着两种选择,传统的幼儿园和蒙特梭利学校(应该不止这两种)。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从孩子的出生到六岁是大脑求知和认识周围世界的高峰,所以家长也越来越重视对幼儿园的选择幼儿园对孩子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是的,如果选择正确,家长很容易就了解到孩子存在的真正问题在哪里,更为重要的是,只要您用心,自己的育子水平会不断得到提高。家长在选择幼儿园的时候通常考虑最多的问题是,哪一种方式更适合自己的孩子?是以玩耍为主的还是以教学为主的? 孩子在进入学前班前能够在幼儿园学到一些什么?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是否能够迅速适应小学的教学方式?(绝不应该是入园时才考虑的问题,这些问题甚至在孩子出生前就应该考虑并尽快明白,且有有效科学的答案—科学的教育自己孩子的方法) 通常传统的幼儿园的教学方式都是以集体为中心的,老师每星期都会准备一个主题,比如说这一星期介绍颜色,下一个星期教字母,然后全班的孩子集中在一起教,还有科学、艺术、手工等项目,分布不同的时间段,其余的时候是孩子自由玩耍的时间,屋子里各个角落放置着不同的玩具和书本(这种模式如果在国内,应该算好的了,实际上我们的方式更为糟糕,有些幼儿园甚至做不到不骂不打孩子)。这样的教学方式,有的时候孩子对于老师所讲的内容不能调动积极性和兴趣,孩子的学习多少有些被动,而且学习的东西有限,除了上课时间,整个教室闹哄哄的,显得非常杂乱(最糟糕的是在最关键的0-6岁阶段,没有将好习惯培养出来,导致一生蒙受其害)。

 蒙特梭利的教学理念却完全不同,蒙式园的老师更喜欢把自己的幼儿园称为儿童之家而不是单纯的托儿所(蒙式园一般称为儿童之家,是蒙氏本人定义的,极具天才的定义,将幼儿园教育的环境要求及教育的本质极其精确的做了规定,这里的核心是家)。一所好的蒙式学校强化了六个基本元素:蒙式的学习环境、蒙式的学习方式、蒙式的学习关系、蒙式的学习精神、专业的蒙式老师以及蒙式老师所做的工作。 走进蒙式的教室,就像是走入的一个孩子的活动室(孩子的家更好),房间的布置给孩子们创造了一个蒙式的学习环境。四周围开放的架子上有目的的放置上了各种教学玩具,它们按照孩子们的认知方式分门别类,有对真实生活的练习、有强化感官的练习、有数学、科学、语言、地理、音乐和艺术的学习。蒙式的理念认为孩子的学习应该通过五个感官一起,而不是强调某一两种蒙式的孩子们自由的在屋子里走动,任意从架子上拿取自己感兴趣的用具,在属于自己的一块小垫子上进行“工作”,以他们自己的节奏、自己的兴趣对不同的领域进行认识和学习。这种看似独立在玩的学习方式,其实都是在老师精心引导下的(进行的),老师并没有采用传统的讲学方式,没有规定今天学这明天学那,而是在不经意间给予指导,是一种潜移默化似的教导(很多家长一直对我们不刻意教孩子知识非常担心甚至不满,断章取义,认为幼儿园不教东西是害孩子,最充足的理由是难以适应小学,无法和传统幼儿园出来的孩子竞争,错误之际,我们围绕孩子来实施教学,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敏感期)选择,并设法引导,最重要的是有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出发,更容易培养出良好的习惯和意志品质,这才是决定孩子以后是否有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可惜可悲的是,一些家长怎么说都不明白,在功利心的驱使下,不接受这种致力于使孩子真正成才的做法,片面追求孩子短期内知识的储备,为达此目的,甚至不惜强迫孩子学习,导致孩子厌学,亲子之间的矛盾和关系的恶化,最终实际上害了孩子)

    我曾经对这种完全以孩子自我意愿为主的学习方式感到过怀疑,如果孩子只对个别方面感兴趣而不愿意尝试新鲜事物怎么办?如果孩子对这些教学用具感到乏味了怎么办?如果孩子只是自己学习,缺乏了一种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人际关系怎么办?。。。(问得好,实际上这确实是现实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Miss Shelli, 一个有着八年的蒙式教学经验的老师,打消了我的这些顾虑。她告诉我,其实看似统一的蒙式教室,每个老师会根据自己的教学重点对它进行布置,除了蒙式教学上基本的教具,老师会根据不同的时节、不同的主题给予一些调整和新的布置,让孩子们始终保持一种新鲜感(非常难,但确实应该做到)。在孩子们自我学习的同时,老师始终都保持着对他们的关注,他们随时都记录下每个孩子的进度(这点极为关键和重要,在儿童之家,我特别在意这一点,这也是提高老师教学水平和实施科学教育的前提),重复是孩子学习的特征之一,在这种情形下,老师唯一应该做的就是仔细观察,并设法引导孩子进一步深入。只有在孩子不知该做什么,或出现错误而自己又不能解决时老师才出现)。同时,这种独立学习的方式其实并不独立,蒙式班级的孩子是混合年龄的,三岁到六岁都在一个班级,孩子们之间就会有一种相互的影响,大点的孩子本能的和小点的孩子分享了自己的知识。 

    Miss Shelli曾经给我举这样一个例子,到了午餐的时间,孩子们都是自己吃饭、自己收拾,如果谁的牛奶打翻了,没有关系,但是你要自己学会擦掉。在儿童之家,三岁的孩子几乎都能达到一定的自理能力,自己上厕所,自己吃东西,自己收拾餐具,自己放好椅子,自己把玩具归位。每天的早晨,有两个小时是完全不被打搅的“工作”时间,我很喜欢他们用“工作”两个字,而不是上课或是玩耍,显示出老师对此的重视,也显示出的的确确是以孩子们自我为中心的学习。整个学习经历就好像是一个自我探索的过程,通过这种学习培养孩子的注意力、自信心、自主自控能力和对学习的一种热爱。工作以外的时间,孩子们会参与准备点心、喂金鱼、搞卫生.......因为是不同的年龄,大孩子会帮助年幼的更好的掌握这些生活技能,小孩子会通过对年长的观察受到启发而去完成更有挑战的工作。整个氛围就像是一个小社区,孩子们之间是互助的、友爱的,孩子们像大人一样的相互尊重

    任何孩子在随着年龄的增长,都会面临着一个幼儿园升小学的过程,而蒙式的孩子,一直都是在这样一个自由的环境下成长,完全按自我的兴趣和节奏支配着学习进度(蒙氏教学法的特点),在升入小学接受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后,是否能够适应呢? 在最初接触到蒙式学校的时候,介绍中曾经提到蒙式的孩子能够很顺利的通过幼小的衔接,适应新的环境。通过对蒙式的深入的了解,我也相信这一点。每一个孩子从幼儿园升入小学,都会有一个适应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根据每个孩子的个性或长或短。但是,在这个适应过程中上蒙式的孩子有潜在的优势,因为蒙式的教学理念培养了孩子对学习的热爱,注意力集中的能力,和同学合作相处的社会技巧,独立学习的能力,生活自理的能力,更重要的一点,孩子们在蒙式的学校学到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多的学会了一种学习的方式。

而蒙式孩子的自由,并不是一种任性的无法无天的自由,而自由中是有规则的保护的(“爱和自由”家庭和幼儿园规则)。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学会了明辩是非。同样孩子们在蒙式的教学过程中,学会了一种秩序和纪律,每个孩子可以自由地活动、交谈、交换位置,甚至也可以按自己的意愿移动桌椅,但是在教室里的孩子都是有目标地、自愿地活动,每个人忙于做自己的工作,安静地走来走去,有秩序地取放物品,并不会造成混乱,因为他们懂得安静和有秩序是必要的,并且知道有些活动是被禁止的。孩子在这种环境中逐渐成长,自然会注意自己的行动,长此下去,就会养成遵守纪律的好习惯。这种纪律不是强加的,而是完全出自自制、自觉,所以说蒙式的孩子已经做好了进入小学的准备,确切的说他们已经做好了参加任何形式的学校或学习方式的准备。蒙特梭利不是训练孩子进行理论学习的方法,也不是那些教育道具的商标,而是一种教育的革新,它通过观察和支持孩子自身的自然发展,通过蒙式的教育实践激发孩子的潜能,展现孩子的才能。蒙式的学校虽然只是以幼儿园为主,但是蒙式的教育不只是局限于幼儿教育,他以三年分级,分为3-6岁、6-9岁、9-12岁,依次类推。现在随着家长对早期教育的认同,对蒙式体系的认同,让自己的孩子在幼儿阶段接受了蒙式的教育,随后入了正式的教育体制。

    然而蒙式的教育理念不能因为离开了蒙式学校而终止,家长应该更多的了解和学习蒙式的教育理念并坚持将它贯彻下来,教育的大任不仅仅是学校的,更多的应该来自家长。希望我们都能如蒙特梭利的教育宗旨所说那样“把孩子培养成对这个社会、这个世界有贡献的人,希望孩子在其有限的时间空间内完善自我、充实自我”。http://s1/mw690/001SDxIJgy6Eznqgd1e80&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