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两个“坏”女人一台戏

(2013-06-02 17:35:56)
标签:

365

旅游

http://s15/mw690/66b822e6gde28eb7f916e&690

      

      两个“坏”女人一台戏

               ——电影《杀戒》中的人性之恶

                       

如果“贵族男”和“钢琴女在后者怀孕前相逢,一切悲剧都不会发生;这将是现代都市版的白马王子与灰姑娘的故事。但灰姑娘面对“杀猪男”时,却顿时成为了白雪公主。在童话里,婚姻是一切故事的终结,而在现实中,婚姻却是一切故事的开始。可以说,悲剧播种于钢琴女与前男友的再度苟合,但开花于她与“杀猪男”的闪婚,最后结出恶果已无可避免。

 

      

                                鲍迪克

  杀戒》在法国戛纳电影节展映时,当地媒体说:故事很中国,内容很现实,影片很真也就是说,法国人认为,这部电影很真实地反映了中国的现实。

   但几位和笔者一起看片的中国美女,却在看完后抱怨:这部片子把女人拍的太坏了,现实中,女人没那么坏。

          女人最坏,男人爱看?

   法国记者和中国美女的话都很概括,前者用了“中国”这个大整体,后者用了“女人”这个大群体——而不是“某某女人”。

   因为,整部片子里有台词的女性角色只有5个,而对故事有发展有影响的,只有两个。这两个人,看上去都很坏。

女一号,在婚前怀了前男友的孩子,让老公做冤大头;婚后又和老同学劈腿,让老公戴绿帽子。女二号,是女一号的闺蜜兼男一号的同事,她知道二人的一切,却是这段悲催婚姻的牵线人、撮合者,也是骗局的策划者和掩盖者,被很多人认为是男一号一切悲剧的根源。甚至有人说,她们是这部片子里最坏的两个人。

因此,一起看片的中国美女才会说影片“把女人拍得太坏了。”而如果法国观众真的认为,这部片子“很中国,很现实,很真实”,那么他们难免会认为,中国女人很坏,而不仅仅是那两个女人坏。

电影是放大的生活。这两个女人,确实几乎浓缩了当代女人,或者说当代中国女人尤其是美女可能拥有的一切“坏”:浅薄虚荣,水性杨花(女二号曾经很崇拜作为同事的男一号,却在男一号意外落选配种站站长后与新站长潜规则),趋炎附势,虚伪狡诈,自私自利等,自负傲慢。

   将女人拍得那么“坏”,一个原因或者出于市场定位的原因——毫无疑问,这是一部男性的影片——男编剧、男导演、男演员为线索,大多数角色是男性,一开始很可能针对的也主要是男性观众——将女人拍得更坏些,把女人视为祸水,甚至一些祸害的根源,无疑更迎合男性的欣赏心理。

              

            男人也坏 只为真爱?

   当然,这部片子里也有三个“坏”男人:暗度陈仓,抢到站长职务的男主角同事;为了攀高枝而抛弃女主角,分手后却仍然后者怀孕的那位当代“陈世美”;以及那位横刀夺爱的女主角的“高富帅”情人。

   但对于大多数男性上,这三个男人之坏,只要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基本都能够包容。毕竟,权力和美女是几乎所有正常男性的梦想和最爱。而编剧和导演对三个男性的处理也恰到好处:那位新站长确实猥琐而无能,显然是为了衬托出主角的伟岸与才华;那位被认为全片中最卑鄙的“陈世美”,则根本没有露面,让镜头少了些污染和想象力;而作为本片男二号的高富帅,则不仅英俊潇洒,而且理性而优雅,谈吐间充满睿智和涵养,所谓不亢不卑而以理服人。甚至可以说,他是本片最完美的“王子”。尽管可以认为他好色,但一个拥有亿万家财,充满贵族范的白马王子,对一个贫寒且早已为人妇,为人母的贫寒女如此痴迷和爱护(该女在怀孕期间,他对她照顾甚至超过她老公),不禁让人“又相信爱情了”。此公或许是此片中男女观众都能接受的两个人之一(另一位是男主角的“眼睛男”同事)。

    很多人因此感慨“恨不相逢未嫁时”——如果贵族男和“钢琴女(女主角)在后者怀孕前相逢,一切悲剧必然都不会发生;如果开始于她与前男友相遇之前,这一切悲伤都将可以避免——这完全将是现代都市版的白马王子与灰姑娘的故事。

    但这位灰姑娘面对“杀猪男”(男主角)时,却顿时成为了白雪公主。有人在评论杀猪男与钢琴女的悲剧婚姻时说,在童话里,婚姻是一切故事的终结,而在现实中,婚姻却是一切故事的开始。可以说,悲剧播种于钢琴女与前男友的再度苟合,但开花于她与“杀猪男”的闪婚,最后结出恶果已无可避免。

          

            恶无恶报,大恶似善 

   但必须指出的是,这里所谓的悲剧,只是男主角一人的悲剧。在整部片子里,他几乎失去了作为男人的一切,妻子,孩子,工作和尊严。而钢琴女却得到了爱,孩子,雍容华贵的生活和省城的工作,几乎得到了作为女人的一切。那位高富帅,则除了他此前已经拥有的凡夫俗子所梦想的一切外,还最终得到了人间最可贵的真爱(从他对怀孕中的钢琴女如此殷勤体贴的表现看,他对于后者,绝非仅仅出于性)。另三位坏人,那位陈世美和闺蜜、站长似乎也没有什么损失。

坏人必有恶报,好人终有善报的观众心理。但笔者发现,大多数人在看到男主角失去一切时,并未特别的同情和悲伤,几乎无人对他鞠一把泪。而当看到男主角拿着杀猪刀意欲谋杀那对“狗男女”时,却无不揪心——主要不是为男主角,而是那对真情男女。

一个浅层的原因是,后两位即便有些失德,但所有行为的动机都是出于真爱,而爱是不需要理由的。高富帅对钢琴女是真爱;而钢琴女的未婚先孕、疯狂夺子,这些看似有悖常态的行为的唯一原因,也是爱前男友,爱孩子,当然也爱自己。

   大家担心两位“狗男女”,却对于那位失去一切的男主角并没有深厚的同情。这里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男主角看似这个片子中的最正面人物,但许多观众在潜意识中却可能已经发现,他并非伟光正,甚至从内心,比起其他几位坏人,更加阴暗。

   “因缘和合,法相乃生”,大多数的事情,内因(因)是主要的,外因(缘)是次要的。既然这个悲剧是杀猪男的悲剧,那么这个悲剧的主要原因首先应该在他自己身上。

  在闺蜜嘴里和影片直接表现中,男主角伟岸而英俊,精于专业而多艺,能诗却又善骑,体贴却又阳刚,符合当下经济适用男的一切优点,也拥有有“恋兄”“恋父”情节女孩的说追求的一切特性。但这部片子。但当钢琴女不再是追梦女孩时,很快就发现了他“骨子里的粗俗(二人离婚时说的话)”。很多人在这里误以为这句话证明了钢琴女的自傲与浅薄,其实,这里反应的恰恰是“杀猪男”的浅薄和虚荣。

   在当代,一个体制内职务,且拥有稀缺专业特长的的人,其社会地位和发展前途,丝毫不亚于个优秀的白领或者普通创业者。以此,一个美丽的幼教配一个英俊的骨干配种技术员,完全是门当户对。钢琴女口中的“粗俗”,显然指的不是对方的外在气质和硬件条件,也不是男性的内涵,而是……更深处的性格基因。

  在影片中,他自认为自己很爱儿子,却为了报复女方,而把孩子东躲西藏,故意不让女方谈事孩子,全然不顾这会极大了影响孩子的系统教育和心理发育;看似热爱自己的行业,却听到“杀猪男”一词就会大受刺激,暴跳如雷;看似性格坚毅,却在职场上受点挫折就自暴自弃;自诩一介诗人,温文尔雅,却教育孩子遇到欺负,就要打人;看似坚毅而自尊,却为了一个体制内的编制而向自己看不起的新领导当众下跪。他前妻为了在法庭上称他“偏执,性格变态”确实有道理,而套用一句流行语“人格分裂”或者“精分”也并不为过。

   应该说,当他意外落选站长时,大多数银幕前的观众和银幕内的同事,都为他不平。但如果看完整部电影,细细品味之后,其实没有哪个领导干重用这样一个具有明显性格缺陷的人。

  他的性格特点尤其体现在了两件事的选择上,也正是这两次错误选择,成为了导致他婚姻和人生悲剧的主要原因。一个是他明明知道两人感情还不成熟,甚至并不知道双方是否真爱对方,就盲目同意结婚。一是,他的特长和性格弱点,明明更适合在能充分发挥才能的体制外发展,却在谋取站长职务失败后,仍然固守体制内的职务。从这里可以看出,他内心的深处的自卑而缺乏安全感,自恋而虚荣。事实上,他异常在乎一个体制内的官员职务来掩盖“杀猪的”的草根自卑;他异常欣喜地能轻易娶到一个美若天仙的女子,来对冲他农村家庭出身带来的寒微……

  

   这里说了这么多男女的坏,其实最重要的一个“坏”并没有说,因为导演也显然有意识地将这个恶隐藏到了最深处。

   这个恶,就是嫉妒

   杀猪男的一次打砸办公室,毁掉了他体制内之路。那次发作,一个主要原因是他发现以前和自己关系亲近的那个闺蜜已被新站长潜规则。

   而他准备杀人时,那两个人都罪不该杀,甚至也没有罪。事实上,杀高富帅,妒忌的因素很可能大于愤恨。这里的妒忌,不仅仅是出于对方抢走自己女人的妒忌,而是在一个阶层妒忌乃至引起仇恨的大背景下(这个谋杀的背景与小说《马嘶岭血案》中的那个谋杀案几乎完全相通)。

   他一度想杀前妻,同样出于一种妒忌,妒忌她的生活比自己更幸福(这也是一种阶层的嫉妒),妒忌她抢走自己的孩子,然而关键时刻他听到孩子说“想爸爸”。就打消了杀念,因为这让嫉妒心大减。

  悲剧的起源和悲剧的终结,其实都源于妒忌心起和妒忌心灭。

  导致悲剧的不仅仅是男主角的妒忌,也包括另外一个隐藏更深的妒忌——女二号对女一号的妒忌——你作为班花,处处比我强,把你介绍给一个杀猪男,会让我心里平衡很多——也许她自己都没有觉察到自己策划这起婚姻时的妒忌心。

 【圣经雅各书】中,有一段非常拗口,必须读几遍才能似乎明白的话: 

  “你们中间谁是有智慧、有见识的呢?他就当在智慧和温柔上显出他的善行来。你们心里若怀着苦毒的嫉妒和纷争,就不可自夸,也不可说谎话抵挡真理。这样的智慧不是从上头来的,乃是属地的,属情欲的、属鬼魔的。在何处有嫉妒纷争,就在何处有扰乱和各样的坏事。”

  其实整部电影,无处发生着妒忌引起的纷争,扰乱和坏事。但要看懂些,就像这段话那样,必须看不止一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