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资金支出的审批流程

(2016-11-27 11:36:37)
标签:

审核权限

平台管理

监督权

决策

预算管理

分类: 管理方向

来到一个新的公司,首先要搞清楚公司的资金支出的签字流程是怎样的。员工报销费用时,都需要哪些人签字呢?中等规模的企业签字流程一般为部门经理、财务部经办人、财务总监、主管副总。如果公司没做费用预算,还需总经理签字。部门经理签字作用是证明业务属实,财务部签字目的是审核发票与金额、核定预算,财务总监签字是为了知晓资金流向,副总或总经理签字是审批同意资金支出。

有多少公司的资金支出审批需要一长串的签字呢?这么多领导签批真的有必要吗?
从相互牵制的原则看,一个经济事项最多三个人把关就够了。这三个人分别是直接主管、部门领导、分管领导。规模较小时,直接主管、部门领导可能就是一个人。多出来的签批大体属于两种性质:
一、跟风走形式的,只要前面签了,他就签;

二、需要知情了解的,这是内控上的一个误区,把知情权与审批权混同了。

资金支出审批签字是重要的内控手段,但很多公司打着加强内控的幌子,肆意把签字流程变得越来越长。这几乎成了一种趋势,这种趋势等于默认追求内控安全可以损伤部分运作效率。可能在很多人眼里,安全比效率重要,于是冗长的签字流程被不断固化。

除此之外,会计人员出于免责的考虑,在此过程中不乏推波助澜之嫌。去年年底,因为《一次付款的艰难旅程》,**总裁*先生曾签发电邮怒斥其财务总监,“据我所知,这不是一个偶然事件,不知从何时起,财务忘了自己的本职是为业务服务、为作战服务,什么时候变成了颐指气使,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这说明即便是一流企业,签字流程冗长而且死板的现象同样存在。

除了签字流程长以外,还有的公司追求最后签字人的级别高,动不动就要求签字流程走到总经理。一方面是因为总经理授权不够,凡事愿意亲力亲为;另一方面也说明总经理在用自己最后的把关加强内控。说穿了,还在于公司的管理制度流程健全、不规范、不透明。
究竟哪些资金支出总经理需要签字呢?我的建议是:
1.公司处于初创期,规模较小时,总经理一支笔不失为好办法;

2。内控缺失或内控不健全时,总经理做最后的把关;

3.没有实行预算管理的,总经理自行安排资金;

4.超预算的资金支出或预算外资金支出,总经理拥有决定权;

5.大额资金支出,总经理应亲自掌控;

6.高管的费用报销。

资金支出签字亟需减政,简政的思路是什么,用一句话说,就是让听得见炮声的人做决策。公司要把决策权交给一线办事的人,平台管理要做的是加强监督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