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王安石变法王安石文学成就冯友兰评价王安石李青友王安石影响列宁华莱士 |
分类: 返本开新 |
http://s2/bmiddle/001SC4p7gy6GEUlAMsFe1&690
变革,是王安石留给世界最大的文化遗产
□李青友
在王安石之后的岁月的,几乎每个时代都逃不过对他的或褒或贬,他有过仅次于孔孟的殊荣,也有过“古今第一奸臣”的恶名。——反差之大,表明其影响之大。而这个分歧实质上是对其变法的评价态度。所以,评价王安石就不能绕过“王安石变法”。
客观的看待王安石变法,终究是以肯定的态度的。但是不管是青苗法还是募役法,王安石变法的诸多具体主张已没有多少现实的操作意义,但变法却给我们留下了最宝贵的文化遗产,那就是——变革。
变革总是伴随着流血牺牲,而在北宋这样一个宽松的环境里,王安石可以与他的政敌司马光辩论着“富国强兵”和“礼教纲常”,而且任何人占上风都不会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这让王安石大胆地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政治主张。变革,是社会发展的必需,作为中国哲学源头的《易经》,一直强调事物的变化,譬如“终日乾乾,与时偕行”,“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南阳乡贤冯友兰先生在其1921年的日记中曾说,中国历史上以儒家思想治国的只有王莽和王安石。而二人的共同之处就是都主持了当时社会的变革,冯友兰的这种说法大概是肯定了二人对儒学中“与时俱进”重要思想的践行。
自王安石之后的南宋、明、清对其评价都非常低,而那些时代、那些评价者的高度都远远不及王安石及其时代。朱熹说王安石变法是“庸人治病”、学问是“邪道”,而他自己恰恰是“存天理,灭人欲”的始作俑者。朱熹的理学思想一定程度上默契了明清时期极度的专制,所以无论是开国皇帝朱元璋还是“十全老人”乾隆帝,他们无不对王安石一边倒的毁谤。
在王安石评价最差的时代里,彼得大帝、明治天皇、俾斯麦这些实力派人物正在主动把社会变革搞得风生水起,而在北京城的菜市口刽子手正挥着屠刀解决谭嗣同一党。戊戌变法失败十年后的1908年,梁启超写了《王安石传》,这距王安石变法失败已相隔800多年,这几乎是贬损王安石占主流的的800年,这800年该由谁来买单?
“富国已报君恩,民贫或愧黎庶。”对王安石是是非非的评说,终究掩盖不了他留给后人的最大文化遗产,那就是——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