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一次动手打了赞赞!

(2010-05-28 19:43:41)
标签:

赞赞

咬人

打人

体罚

叛逆

育儿

分类: 赞妈育儿感悟

    赞赞感冒已经快一个星期了,虽然病是快好了,可是毛病却添了不少。

 

    首先是不好好吃饭了,以前赞赞每天上下午各吃一次我的奶,每天早中晚三顿饭顿顿吃得都特别香,而且饭量还不小。可是一生病,头两天这饭是怎么都喂不进去了,哭得跟个泪人似的,还看着我哭,哭得我心都没底了。这两天稍微好些,可是也吃得不像从前那么好了,总是坐在小餐椅里一边玩着吃几口。不吃饭可不少吃奶,现在几乎没半个小时就要吃一次,有时候玩着玩着玩具想起来就爬到我身上掀衣服就开吃!吃两口看着我乐。我权当给他补水了。吃就吃吧,可是不能影响吃饭呀,真是苦恼!

 

    另外,赞赞生病以后总要抱着,几乎不怎么下地儿玩,我以为大概是身体虚,可是他劲还挺大,我抱累了想放他到地上一会儿,他就用两条腿夹着我的腿,真像只小猴吊在我腿上,根本放不下。我算服了。其实想想看,赞宝贝就是撒娇“我就愿意妈妈抱着!”那就多抱抱吧!不是说生病期间孩子最有安全感的事情就是让妈妈抱着和吃奶吗?我们全齐了!

 

    还有呢,我还发现赞赞这些天特别爱哭。而且一点小事以前对他根本不构成问题的都成了大问题,哭起来还特别伤心,我想这真的是因为生病不舒服带来的副作用吧。

 

    好了,还是说说最严重的吧。赞赞咬人和打人的问题越发严重了,以前是只咬我一人,现在居然连姥姥姥爷都开咬,而且通常是毫无征兆,他正玩得高兴呢,一兴奋上来就给你一口!要不就是拿着玩具打人,今天居然把他的数字屋一下子砸到姥爷鼻子上了,这一下可真把姥爷砸疼了,捂着脸半天没说话!我一看真有点急了,抱起赞赞在他的小屁屁上就是几巴掌!还拧了几下!这可是我第一次打赞赞,我一边打他一边问他:“疼不疼!”这小家伙居然没反应!(因为我其实没有真的使劲打)之后我把它抱到次卧床上单独训话,可是他还冲我乐!不过我明显发现赞赞在有意躲避我的眼神!事后,我特别后悔,真不应该打赞赞,我说过永远都不动手打孩子,还和赞爸约定了的。我知道我在那一刻失去耐心了,我着急了。我等不及带赞赞下楼去玩儿,在外面只有我们两个人的时候我对赞赞道歉了,并且告诉他咬人和大人是不对的,赞赞似乎没有那么抵触了。

 

    晚上我一直在想这件事,我想我应该给赞爸打个电话,讨论一下这个问题,因为我突然间觉得很无助,我被一个小孩子给难住了,因为我想用伤害最小的办法来制止他的坏行为,却用了最暴力的行为,虽然只是做做样子。可是孩子学到就是以暴制暴,真是太不应该了。

 

    现在我终于理解了我的一个朋友说的“唯一能让他真正生气的是我的儿子”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了。我也终于明白为什么有些妈妈会在大庭广众之下对着自己的孩子大打出手,噼里啪啦就是一顿臭揍!我当时还觉得那些妈妈真是太过分了,难道那孩子不是她们十月怀胎生下来的吗?赞赞出生以前去朋友家,看到朋友对自己的孩子说话非常苛刻,我还制止他们,说要对孩子有耐心,慢慢说!朋友看着我说等你当妈了就知道了!

 

    现在我终于知道了。但是我还是不赞成对自己的孩子体罚。虽然我今天做的非常不好,但是这不代表我认同那些打孩子父母的做法。只是我理解了那些父母在没有更好的方法的情况下为什么会采取那种极端的办法,因为我自己也有失控的时候,就像今天!

 

    赞赞其实还是那个赞赞,而我这个做妈妈的耐心不够了,赞赞已经不再是个小娃娃,不再只是那个躺在那儿。不能怕不能动的小婴儿了。他在一天一天成长,他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所以他会有想法,会反抗,会叛逆;而我们却还希望他像个小婴儿不会弄得一身水,不会乱扔东西,不会玩土玩沙子弄得浑身像个泥猴。虽然我从未对赞赞说过:“听话就是好孩子!”“你为什么这么不听话!”之类的话;虽然当赞姥姥赞姥爷对赞赞说:“你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你不听话姥姥(爷)就不喜欢你了!”之类的话的时候我会很抵触并且不愿意他们对赞赞说这些,但是我发现我的内心深处实际上是很惧怕赞赞不听话或者很叛逆的或者说我很惧怕这一天那么快就来到!我嘴里说着淘气的孩子聪明,但是当我真正面对赞赞制造的种种麻烦的时候我还是需要更多更多更多的耐心才不会发脾气!我想我现在所需要的不是惧怕改变,而是要做好准备迎接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出现的所有状况,这也许就是所谓的和孩子一起成长吧。

 

 

P.S.有一段话觉得很有道理,贴在这里看看吧:“不是你所有的目的都需要达成,这个年龄是孩子自我意识萌发的时期,会比较强烈的想要体现自己的意志。一方面如果可以的话尽可能去允许他,另一方面如果真的不行要坚定的说不。孩子是非常聪明的,他非常能够听出父母的要求里面有没有余地,如果有一点点余地,他也要去试试究竟有多大。但如果你没有余地,他也就顺从你。就是说你自己心理界线要清楚,不是受孩子的表现影响。这样就不会有争执产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