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下一个乘数
(2010-04-06 13:37:23)
标签:
杂谈 |
2008-09-27 11:25
去岱山是第二次了,去年五一加上今年十一,依然记得笑脸和热情,再次希望岱山不要成为上海这个欲望之城的后花园。
还是转发一份邮件,是非之地不讲是非之事,记录三号与五号之间。 祝愿叔文的太太手术顺利,法到自然。 各位雷珂同事, 事情的缘起不过如此:我的荷兰银行的朋友张宁女士与我谈起凤凰令是说起雅虎中国的新任CEO曾鸣,言及他是她之前的老师,可以介绍给我认识以利于日后的可能合作;几日之前,看本期的《中国企业家》,一篇谈从教授到ceo的文章提及了曾鸣,曾明表白:他的老板马云不常联系,但往往午夜打来电话,言必谈及雅虎中国网站,这个页面的设计不好,那么色块可以调整一下...读罢顿感汗颜。
马云我喜欢,但从不崇拜,正如我从不崇拜任何大师。然马云的这种疯狂敬业,是我们这个组织所缺乏的,尤其是我。如我的未曾谋面的朋友李叔文言道:大师只是符号,后面有人声嘶力竭。为了雷珂的这个事业,自问:有做到声嘶力竭吗?有做到人不卸甲马不离鞍吗?
沉思自省,除了倡导那种不甘平庸的创业精神,有没有将我们的目标,价值创造同透明公平的分配机制联系到一起?答案是:没有。除了每每提醒自己企业的终极压力的承担者是自己,有没有将压力以最合理的分配公式贯彻于雷珂这个有机组织当中?答案依然是:没有。
想起了另外一个案例:2005年,本科毕业,在太原一家国企做机械设计的马占凯,一名没有任何计算机背景,但每天使用百余次搜索引擎的年轻人发现,搜索引擎充分利用了用户输入的关键词,每当这个关键词的搜索量达到一定的数目,譬如几百万次,那么这个关键词就自动被收入搜索引擎的的词库。换言之,用搜索引擎来生成一个常用词的巨大词库,花费极小。这让马占凯隐隐感觉,让搜索引擎来做输入法大有可为。那时是马工作一周年,他终于忍受不了国企的沉闷与缓慢而辞职,只身来到北京,寻找工作。百度上市前半个小时,马占凯趴在电脑前,按照网上的客服邮件给百度写电子邮件,简要阐释了输入法的创意。邮件发出,马坐立不安,第二天下午又补充了第二封信。然而几天下来,除了一封电脑例行回复,音讯全无,无奈之下,马转向了搜狐。他等来了迅速而热情的回复,搜狐约其三天后到办公室一谈,马没有浪费这三天,他全神贯注的待在电脑前,不断使用搜索引擎,阅读相关理论,为来之不易的面试做准备。于是,三天后,面试前,马将一封新的邮件发到搜狐---一份30页的文档,其中包括上万字的搜索笔记,200个灵感点和100个小创意;于是马赢得了第二份工作---搜狐的产品经理;于是,搜狗输入法面试了;于是从4月8日搜狐公司发布声明称,谷歌拼音抄袭了搜狗输入法,至今搜狐的股价已经增长了接近50%。讲这个案例,我丝毫没有期望第二个马占凯随随便便出现在雷珂的团队当中,也没有懵懵懂懂期望孙巍,LOO改名孙占凯,卢占凯之类。故事或许在数月以后能不经意间诠释一群我们这群外行为什么能和凤凰令的成功关联在一起,但更重要的是能解释我们的思想:分散压力,关联价值,即时创造。
这篇邮件算是为我们团队将于十月上旬试行的雷珂未来收益计划的一个预告书。正如alex所讲:“中层以上的人,是一定会有心理压力的”,我同意这个观点,这里讲的中层,换言之,就是承担我们外来发展远景和使命的团队的成员;这里讲的承担包括承担压力和收益。之前,对于当下及未来的价值创造和分享,我们停留在“苟富贵勿相忘”的不确定阶段,今天我们意识到,我们有能力聚焦卓越的项目,我们有能力吸纳社会的资源,我们有能力高效的执行公司的战略,在这个前提下,进一步完善我们的组织制度的时候来临了。
雷珂未来收益计划,将明确我们未来的目标和每位未来的收益,简单说,定下目标,定下目标实现了各自的收益,做到了,属于你的就是你的,做不到,是我们的失职和无能。这个计划,是期权机制的一种变化版本,这个计划针对公司内部所有有能力提升空间的同事,这个计划由雷珂资管部人事行政部草拟,总裁审核,将在十月十五日前分步试行。
我们希望并坚信这个计划能简单明了,客观阐述,由于使命的共同承担,任何个体的休息,都没有停止这个团队的思考和努力。
|
前一篇:“姜汁可乐”?
后一篇:大师只是符号,后面有人声嘶力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