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天的童话

(2010-04-06 13:13:20)
标签:

杂谈

2008-09-27 11:41

"从前有一对鸭子在我面前晃来晃去,欢乐嬉戏,共浴风雨,无比恩爱...多年以后他们告诉我:那不是鸭子,那是鸳鸯

曾经有一个美丽女孩,借我一百元,幽幽问我“可不可以,长路相伴,策马红尘”...多年以后我终于明白:那不是艳遇,那是爱情" ----摘自《钱江语录》

......

这个秋天,马云与史玉柱的“鸭子变鸳鸯”的童话分别在香港和纽约上演,划上一个历史阶段的句话。想想看过的一篇文章:

《马云的18罗汉与史玉柱的4个火枪手》

出处:中国经营报 | 2007-11-11 10:18:48 | 阅读 31552 次

  ......尽管同为孔雀型,在关系处理上,史玉柱在一些人眼中,史玉柱带着邪气,在刘伟等内部人看来,史玉柱是个重情重义的人。5年前,陈国车祸,史玉柱连夜从兰州飞回上海,全公司停掉业务给陈国办后事。此后每年清明,史玉柱都会带着公司高层去祭奠。对高层用车,也只用SUV,并禁止在上海之外自驾车。与史玉柱一起爬过珠峰的费拥军,说起追随多年的理由,用的是“亲情”一词。他们相信这一点,在公司财务困难的时候,程晨甚至会从家里借来钱援助史玉柱。

   马云与史玉柱都具备领导力的核心特征:提出大家都认同的愿景,并使用有效的激励手段。从创业的第一天起,马云就宣称,阿里巴巴会成为最伟大的电子商务公司,他也让部将们相信,公司上市时,会得到更多。2、3年前,阿里巴巴的员工特别辛苦,待遇也不好。也有人抱怨,宁愿不要期权,多发点工资。马云的解决方案是,要有信心,我把我的股份稀释点给你们。1998年,从珠海去无锡的面包车中,史玉柱对那些20个月没领工资的追随者承诺,将来有了钱,一定会补偿。在他做征途的时候,他会告诉员工们一个梦,说巨人网络将来会上市。尽管那时候,外人几乎不相信。

与马云还是有所不同。马云与18罗汉更多的是师生、朋友、伙伴关系。“不懂”网络技术的他提出愿景,业务与管理放手让部将去做。而对实操擅长的史玉柱,与部将则是一种追随者关系,他也充分放权,无论是人权还是财权。但也会在每次商业的成败关键环节亲历而为,做脑白金时,他亲自调研了300名顾客,公司将要发的软文,他与大家一起,按10大标准篇篇审核。追随而非伙伴关系,与史玉柱经历有关,1989年第一次创业时,2名员工与史玉柱在利润分配和股份多寡上发生争执。史玉柱一怒之下摔了2台IBM286,那时起,他就决定,今后身边的人将只是追随者而非合作者。他从来也只考虑子公司与人共股,母公司一定自己控制。对手下,他更喜欢的是战术人才,而非战略人才。

...   

文章反复咀嚼,触动极深。拾起键盘,给雷珂所有战友写篇邮件,节列如下:

---------------

《秋天的童话:亲历亲为,亲情,补偿》

 TO ALL:

“亲历亲为”,不需要多解释,大家在工作中能看到我倡导的这种工作方式。这个一方面是基于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另一方面也是基于我个人对现代商业的理解。

“亲情”也不需要多讲,驾驭任何一架冰冷的商业机器,都是没有任何成就感的事情。关于雷珂亲情的建设和维系,做得好不好,不能由我自卖自说,冷暖自知。

关于“补偿”。为什么人们喜欢讲“马云”“史玉柱”的故事?因为他们成功了,因为他们成功的都不容易。还因为他们补偿了他们欠下的“责任和义务”,这符合中国人报恩的道德习惯。有时候,在公司内部从各种渠道,听到了大家对于各自薪酬一些期望和关于待遇上“厚此薄彼“的一些建议,听完这些想法后,我大多时候会一笑,告诉自己:一定把该记下的记下,别忘了报恩。

 在过去的12个月中,我们面临着战略转型的挑战,为此我们投入了数以百万计的现金。这个局面,从乐观的角度去看,我以为是雷珂成长当中不得不经历的烦恼。“为了明天”,必须这样做。一直以来,在公司的劳资体系中,那种付出和所得的“绝对公平”,那种“一手钱,一手货”的关系或许是最简单的。然而现实是:我们没有那样做。创造为先,回报为后是我们实践的原则。让公司有足够的积蓄能走得更久,是我一直面临的一种压力和惶恐,因为不知道冬天还有多长。

持续的投入,不是因为少年意气,是坚信成功的必然来临。纠结于以上因素,也就分外理解那句话:“史玉柱一怒之下摔了2台IBM286,那时起,他就决定,今后身边的人将只是追随者而非合作者”

期盼大家能把这个创业的精神和态度与我一起激荡在整个雷珂团队。

相信“报恩”的童话。

LION

--------------

既刻有邮件回传,也附列如下:

“我会格外珍惜眼下这个阶段. 不论面对大喜还是大悲,都会选择”站在将来看现在”,这样拾获的不仅是一份释然的心情,更不愿错过经历ing历史上的精彩瞬间的痛快. 而且,既然”站”在了将来,我们本身也就拥有了此事何果的眼光,以及置身阶段目标达成的快感. 这样,就好像我们每天都在扮演一个熟读据本中那个属于自己的角色,挨打挨揍都无所谓了,反正童话般完美的结局已经众人皆知,呵呵. ”

呵呵,也是大气魄,大胸襟

拱手谢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