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珂五年记
(2010-04-06 13:06:37)
标签:
杂谈 |
名动天下的李安导演回顾早年与太太相濡以沫的艰苦岁月,如今的无限光鲜中有隐隐伤感笑话:“那六年,没有片子拍,没有工作,家里的收入都指望太太的辛劳。每日傍晚,我都和儿子期待着勇敢的猎人妈妈带着猎物回家...” 文字让人想起一句遥远的江湖念白:有多少事,仿佛看A片,看的人极爽,做的人未必。“未必”这两个字用的极好,把人生的那种“徘徊过多少橱窗才能买件心爱的大衣住过多少旅馆才能成为老板娘”的无常和无奈描述的淋漓尽致。 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巴菲特的致富秘密,可没有那个基金经理能做的像老爷子那样从容不迫,那样满载而归。因为熬不过基民的短期发财的愿望压力。 雷珂这五年,或许原本可以活的幸福澹定,但是过程显然不是这样。来自于骨子里的那种野心让我们不断的折腾,不断的惹得满身伤痕,每每又是疤痕尚在,却早已忘记了疼痛。这是没有办法的事,DNA里的元素,改变不了。坚持这个东西,因为成功了才有意义,成功这个东西,因为还有更大的成功才有价值。 五年中,积累了这样一些段子,挑两个出来: 问:对成功期待吗?着急吗?答:期待不着急,就跟做爱一样,有人三分钟就到高潮,有人时间长些,我们选择后者。 又问:为什么不常常停下来休息一下,看看路上的风景?答:你见过爬珠穆朗玛时有人吊在悬索上四处张望瞧景色吗? 冯仑在他的新书《野蛮生长》中讲到信仰和目标的设立,提及这样一个段子,“那些人和事,相当于卖淫嫖娼,突然扫黄了,还没付钱,两个人因为害怕抱的很紧,以为是爱情了。结果警察一走,别人一揭发,将两人分开审讯,一交代,还是嫖娼。” 的确如此,不能因为压力抱的紧,就以为怀中的就是爱情,不能因为饿得慌,就放弃了等待。看过李书文最近的几篇文章,略略失望,纠缠于观众的眼色和喝彩,是件没有意义的事儿。 擅于等待,勇于攀登,任侠恣狂,埋首做事。记在雷珂五年,公元二零零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