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斯与《四言描写辞典》
作者:鹭江明月(厦大生物78)

(右初版,左再版)
陈建斯校友(厦大经济系财金专业1978),毕业后始终奉职于原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会计系(现江夏学院前身,原址在福州津泰路,现已迁往福州闽侯上街大学城新址),直至退休。从学生在网上留言看,他是深受欢迎的好教师,如“一位很怀念的老师”,“他的讲课不限于教材,常在教材之外”,“他能让不自信的学生自信,自信的学生更自信”,等等。我于9月14日下午,在武夷山接到老友刘毅微信,称“建斯突然辞世”,感到惊讶悲凉。
我与建斯结识于上世纪70年代,同为闽北知青,蹉跎山乡,同时参加了1977、1978两次高考。他考上厦大经济78,我考上厦大生物78。毕业后,建斯除了勤于教学、科研,培育桃李专才之外,积数十年功力,编撰出版了《新编四言描写辞典》,先由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2002年9月,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再版。近年朋友受赠的多是海峡社再版本,深得各方盛赞。中文系77级校友戴全说,“他把中文系的活给抢着干了,并且如此出色,令我等惭愧。”
本书将三千多条四言短语分为时光、地理、情态、音乐、舞蹈、体育、人物等十几类二百多小类,短语以四言成语为主,兼收其他非成语的四言短语。对每个四言短语都有注音、释义、并引用书证,出处。举例涵盖古典名句及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大量名著中的四言短句,对爱好写作者、尤其是学生写作,是极好的手头工具书。

陈建斯在厦大时期
作为一位财金专业学生,为何花费如此巨力,编撰如此一部大作?这是很多朋友百思不解的。我既往与建斯闲谈中也多次问及。建斯说:“其实,这是我对山乡孩子们在心底的一项默默承诺。”
原来建斯在顺昌埔上当知青长达十年期间,后期担任多年乡村代课教师。他发现农村孩子写作非常困难吃力,语言贫乏,阅读的书太少、太少了。而当年知青能读的书也不多,于是他把能读到的好句子都尽量记录下来,给学生们分享。几年间积累下几大本笔记。后来,他想,如果能汇编成一本实用的辞典,有很多例句,提供给孩子们,那多好啊!但当时条件显然不具备。
1978年考上厦大后,厦大图书馆丰富的图书,像座宝库,使他这个念头重新复活。但在校期间学业繁重,尤其是对他而言,虽是福一中学生,但只有初中学历,一些必学的数理课程尤为吃力。4年后毕业,这一宏愿未能实现。工作后,教学工作也很忙,但毕竟有了更为充裕的时间与精力,他把无数可以用于自身休闲消费的时光,投入到辛苦的案牍劳形、编撰摘录上,在初版后继续补充完善。心诚所至,金石为开,至2002年9月,实现再版,完成一项“宏伟事业”,也实现了当年在心底对乡村孩子们的默默承诺。其中无数心血与艰辛,自不待言。
建斯,辛苦了!有心人,天不负!
斯人远去,书香留存,走好!
写于庚子年中秋夜,永泰梧桐山居
初中毕业四十多年后,福州一中校庆时,在昔日教室外,初一班主任周老师与学生合影(3排左4为建斯同学)
缅怀建斯
福州一中66届初三(6)班同学
巍巍福中,百年树人。你我有缘,同窗共读。
青葱少年,童心未泯。三牧情深,团队谊长。
文革洪流,各自东西。斗转星移,七十已过。
相念相知,五十八秋。物改人非,挚情依然。
逆境自强,不负才华。一代人责,亦有所尽。
于国于民,问心无愧。于家于已,各有交待。
转眼迎来,庚子流年。天有不测,痛失建斯。
鹤驾西归,我班传奇。活得潇洒,走得爽快。
教授一生,与人为善。著书十部,留德于世。
人虽谢幕,音容宛在。以此影集,长寄缅怀。
2020年9月16日
守望相助一生谊
刘
毅
五十八年相知路,与君守望共扶助。
潇洒一生不遗憾,驾鹤西去亦自主。
精神永驻留十著,礼义仁慈传家族。
兄台此去登乐土,茶酒诗赋犹兴书。
2020年9月16日

陈建斯(右3)与厦大财金78级同学
悼建斯同学
史建仑
潇洒一世终归建,
淡定人生莫如斯。
【注】归建,为军事术语,回到原单位的意思
有 感
黄守坚
同学相聚,教授论道;仑兄辩驳,互不相让。
各摆论据,妙语频出;身置其中,不亦乐乎。
欢声笑语,同窗情深;至今回忆,音容宛在。
惜仑赴澳,远隔重洋;斯失辩友,人生遗憾。
2020、09、16
情深谊长
黄守坚
三载共读同窗情,磨难同历感触深,
暮年重聚话友谊,来生再叙别愁长。
2020、09、16
(以上三位为福州一中66届初三(6)班同窗)
加载中,请稍候......